收藏 分享(赏)

3.2桥之美 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80653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2桥之美 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3.2桥之美 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3.2桥之美 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3.2桥之美 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桥之美桥之美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爱桥的原因。2过程和方法目标:品味文章优美而富有意蕴的语言。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桥之美的领悟和熏陶,进而使学生能够获得一些简单的审美方法,并培养自己健康的审美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本文举例子说明方法的作用;比较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与一般说明文的区别。难点:通过对桥之美的领悟和熏陶,进而获得一些简单的审美方法,并培养自己的健康的审美意识。 。三、教学课时 1 课时四、教学方法 自读法、点拨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

2、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而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 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 。二、作者简介。吴冠中,1919 年出生,是当代著名的画家,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注重以和谐、清新的色调,创造宁静、淡美的境界,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他也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散文家。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学生听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在作者(画家)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绘画的形式美

3、就是要注意块、线、面的搭配。画面的构成要有块、线、面的搭配,桥在画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举了四个例子: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3、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2(画面的构成是否有块、线、面的搭配;画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 )四、研读与赏析(过渡)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更重其美学价值。那么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幅画面吗?重点研读第小节。 四人小组讨论:1、说说

4、四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之分,有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

5、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这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差距之大而仍能和谐统一,可能就在于桥有着经过精心设计的轮廓吧。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了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写长桥之美。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同时,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他似乎也具有生命力。)广西、

6、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写形式比较独特的桥风雨桥。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3(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五、比较阅读(过渡)我们从桥之美中,体会到了桥的美感,真是赏心悦目。同是写桥的文章,中国石拱桥与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比较篇目 说明对象 着眼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语言特征中国

7、石拱桥石拱桥,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说明文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举例子、引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语言平实自然而又准确、严密桥之美 在画家眼里 桥的美学价 总分总 举例子 文章语言优4桥美在何处 值,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美,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的事物,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同学们回去找找自己身边,或者旅游途中的风景照,或者利用网络或书籍寻找一些有关各地风土人情等的照片,给各自查找到的图片配上一段说明文字。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欣赏这大千世界吧!【板书设计】桥之美(吴冠中)乌镇石桥 舒畅开阔疏朗江南石桥 销魂刚柔相济长桥卧龙 满足灵动和谐风雨桥 欣赏安详自在桥 感受 美【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