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面 教学目的: 1、在理解文章中心的基础上,看看围绕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其中哪些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 2、弄清记叙的顺序。 3、结合上下文,把握语句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掌握记叙文的一些特点,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教学设想: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课前五分钟 要求学生想象一下七年以后与自己老朋友会面的情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二、 导入新课,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地窖 赫然 窘 捻 摩挲 抖擞 憎恶 揩油 恣情 阅读全文,简要复述“我”与鲁迅见面的经过 口头介绍下列“镜头” A、书店的全景 B、书架一角的近景 C、一本书的特
2、点 填写下表,看看作者对鲁迅外貌的描写是如何由远及近、从粗到细慢慢深入的 描写的角度 鲁迅外貌特征 远景 中景 近景 作者写鲁迅的外貌重点情展示的是他的什么特征?为什么要这样写? 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指出文中详写的部分和略写的部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三、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解答思考题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旧课 二、 要求学生阅读下列语句,结合上下文,体会划线部分的含义和感情色彩。 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
3、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来越顽强的战士! 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三、总结全文 四、板书设计 练习: (一)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 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书“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 亲的抚摩 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是的。 ”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
4、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 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我低了头,头脑里隆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问我:“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
5、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1 文中的“他”指 。 2 解词:新愈: ; 打眼: 。 3 文中的一对反义词是 和 。 4 第一段外貌描写表现“他” 形象和 思想性格。这段描写与后面一段描写有何异同? 答:相同的是都突出了 的特征;不同的是:前者 兼备,着重写精神,后者属于 。5“你买这本书吧。 ”这本书指 。 6“我”断定“他”是个“不平常的人”的主要根据有两个:从他的眼光看, ;从他的语言看, 。 7“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 ,为什么“他”却知道“我”的钱不够?请从文中找出两个依据: ; 。 8“我”说话
6、声音低的原因是什么? 答:买, ;不买, 。 9“我很惊异”的原因是 。 10 文中两个破折号的用法依次是 和 。 A 表注释 B 表提示 C 表插说 D 表话题转换 E 表话没说完 11 对反复描绘鲁迅先生肖像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表现鲁迅先生身体不好,像大病初愈 B 表现“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C 写鲁迅先生消瘦的外形,是为了表现他为大众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崇高品德 以形绘神 12 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神倘若是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义” ,而一面在描绘鲁迅的肖像是,恰好画了人物的头发,还有胡
7、须,试说说你的看法。 答: 。 (二)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有时忽然一陈大笑,像孩子一样的天真。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我向里面望了一下 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50 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衔、叼)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 (升、腾、冒)起一陈一陈烟雾。 1 给两个括号里最贴切的词打上“ ” 2 文中那个“中国人”指 。 3 作者对文中那个“中国人”只能模糊辨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说话人所处的位置是在 ;二是 。 4 作者判断“坐在南首的”那个是
8、“中国人”的根据是 。 5 文中“非日本的什么东西”指 。 6 画横线的文字属于 描写,它从 处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 、 和抽烟的 。 7 文中的破折号表示( ) A 注释 B 插说 C 话题转换 D 话未说完 E 提示 (三)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眼,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默默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和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
9、我们,越来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 瘦!我们这位战胜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 “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 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1 文段中所写的主要事件是 。 2 文中表示惊讶和欢喜的语句是 ;表示高兴激动的语句是 。3 文中的“您”和“他”都指鲁迅,但作者心照不宣,其原因是 ,表现了作者对鲁迅 。 4 文中的两个“蹦”字含义不同。前者指 ;后者指 。 5 文中表现鲁迅先生慈爱安详,对“我”的举动理解关切的词语是 。 6 文中的“同志” 、 “朋友” 、 “父亲” 、 “师傅”四个词的含义依次表示 、 、 、 。 7 作者与鲁迅素昧平生,鲁迅却送书给他,这表明鲁迅对进步青年的 。 8 在“银元”前加修饰语“带着体温的” ,表明 ; 强调说明“他的手多瘦啊” ,意在表现鲁迅 ;“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表明作者这时被 感动;“我恭敬地鞠了一躬” ,表明作者对鲁迅 。9 文段中四个破折号的作用依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