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7.2《核舟记》教案(上海版七年级上) (1).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76922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2《核舟记》教案(上海版七年级上)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7.2《核舟记》教案(上海版七年级上)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7.2《核舟记》教案(上海版七年级上)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7.2《核舟记》教案(上海版七年级上)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7.2《核舟记》教案(上海版七年级上) (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用心 爱心 专心 1核舟记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文常用实词、文言文虚词,初步认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现象。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增强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了解从而提高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再现“核舟”的形象。 难点:完整了解雕刻艺术的构思。教法与学法1、读法2、点评法。文章除了说明外,不乏生动传神的描写。筛选文中写人物情态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品味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入题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灿烂辉煌的民

2、族文化,工艺美术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要向同学们推荐的是一篇介绍工艺小品的文章核舟记 (板书课题) 。 二、整体感知1)关于作者 魏学伊魏学洢(约 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省嘉兴市)人。其父亲魏大在明熹宗时做“给事中”官,因上流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逮捕下狱。魏学洢尽力营救其父,末成。其父被害死在狱中,学洢痛父冤枉,晨夕号泣,自己又受到阉党迫害威逼,不久悲愤而死,只活了 30 岁。他一生没做过官,生前好学善文,撰有茅檐集。 2)词语积累 罔(wng) 贻(y) 有奇(j) 黍(sh) 糁(shn) 髯(rn)褶(zh)膝(x)篆(zhun)狭(xi) 3)朗读指导

3、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珠历历可数也 )字词把握 通假字 为字共三十有四有 通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诎右臂支船 诎通曲:弯曲 左手依一衡木 衡通横:跟地面相平行的(跟竖直相对)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挑选 用心 爱心 专心 25)词的活用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箬篷覆之 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竹叶做成的船篷。 石青糁之 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 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型发髻。 6)重点句子 播放课件: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顺着原材料的格局来雕刻形象,各有

4、各的神情姿态。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 其人视端容寂:那人正眼看着炉子,神色平静。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笔划像蚊子的脚一样细,笔笔清楚,颜色是黑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挑拣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技亦灵怪矣哉:这种技艺,也真够奇妙的了! 7)译文: 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

5、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起看一幅书画横幅。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横幅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末端,右手指着书画横幅,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

6、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关联。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肢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篆文图章一枚,文字是:“

7、初平山人” ,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窗户八扇;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刻有船桨,刻有炉子;刻有茶壶,刻有书画横幅,刻有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8)理清说明的内容及顺序。明确:本文结构属于总一分一总,开头总写,由评论引入所要说明的事物,结尾再总写,在总述事物概貌的基础上再作扼要的评论。 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用心 爱心 专心 3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概述核舟作者的时代,姓名和其雕刻工艺的奇巧,提出核舟的由来及其主题。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

8、五自然段) ,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叙述各部位的人与物的神情状貌。这是全文的主体。 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 ,总括核舟上的人,物种类和数字,赞美核舟雕刻者的精巧技艺。三、研读课文 朗读课文可以男生、女生分读,师读齐读等方式,对读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读书力求使用普通话,尤其注意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的读法,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 3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分析,设计问题如下。 (1)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2)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 (3)找出说明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 (4)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答案: (1)概述雕

9、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 (2)盖大苏泛赤壁云。 (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4)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找四名学生朗读第 25 段,然后分析讨论。 (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可分成几个层次?第 24 段是一层,说明的是船的正面;第 5 段是一层,说明的是船的背面。作者是按照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的顺序说明的。 (2)研读第二段。设计问题如下。 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船舱,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介绍“核舟”体积时,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10、。突出王叔远的“奇巧” 、 “灵怪” ,从而也突出了说明中心请同学领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动口讲一讲。 (3)研读第三段。 讨论: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着重说明什么? 着力表现苏武、鲁直和佛印三位游览者的神情态度。 开展小活动:课堂表演(找三个男生分别扭作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让他们按照课文中所述的情境实际演练,主要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变抽象为形象,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 。 教师点拨:“东坡”与“鲁直”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 “佛印”矫首昂视,屈膝盘坐,神情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表演完毕后设计思考题如下: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

11、坡“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 用心 爱心 专心 4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表现他们豁达、豪放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佛印的形象则是苏黄二人的陪衬,他的表情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是苏东坡。因为刻画得仔细,所以作者当然也写得细腻;同时还因为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这样说明与主题吻合。 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

12、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 小结第三段:这段文字,说明人物神情态度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描述每个人物又是按照由上部到下部的顺序,层次分明。 (4)研读第四段。 开展小活动课堂表演。 让两名男生扮作两个舟子,身边放上一些道具充当“楫” 、 “壶” 、 “炉” “蒲葵扇”等物,模拟两名舟子的神情动作,让讲台下的同学观看并说出他们跟书中所作是否一致,主要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变抽象文字为具体形象。下一步,教师设计以下问题: 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 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总说“揖左右舟于各一人” ,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 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

13、什么氛围?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 ,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 ,仿佛在专注听“茶声” 。但表现了一个共同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 小结:第 24 段是写船的正面,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 请同学们发挥想像力,想像一下当时苏轼跟他的朋友泛游赤壁时的情景。 教师可引导:正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时,三个知心朋友暂时把身边琐事放在脑后,乘一叶扁舟荡漾在大江之上,江面波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清风吹来,荡起层层涟漪 研读第五段,设计问题如下。 a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b

14、写船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面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这是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现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C这段文字可以省略不写吗? 不能。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补充。 四、写作技巧 归纳本篇说明文的一些写作技巧如下:1以空间为顺序,层次清楚、主次分明。2语言简练、准确、生动。本文中的数词用法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中间没有量词介入,直接修饰名词。 五、小结:核舟记是古代说明文的精品,篇幅虽短,仅 400 余字,却完美地展现了“核舟”的形象。文章紧扣核舟奇巧的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先概括介绍,然后按船舱、船头、船尾船背顺序具体说明,最后归纳小结。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的淋漓有致,确实令用心 爱心 专心 5人惊叹。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效果: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地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地说明。这给我们作文以极大的启发。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核舟记魏学洢(一)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二)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