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春版九年级上曹刿论战说课教案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曹刿论战,它是 长春版九年义务 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的一篇课文。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新大纲对文言文的学习阅读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 文基本内容,背 诵一定量的文言文。2、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了解古代社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二、课文的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精彩段落, 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 勺之战的史实。 这是历史上“以弱胜强” 的典型战例。赞扬了曹刿热爱祖国,关心国事的精神及其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此文在新教材中编入第六册第六单元第一
2、篇课文,从编者意 图来看, 显然出于以下几点考虑: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关注古代 历史上的经典战例,从而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本课精当剪裁,短小精悍,和第二 课陈涉世家,第三 课 出事表相比,放在第一 课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认识和吸收积淀古代文化。2、教材单独组元,意在指导学生单元集中比较,比较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今词义既有发展变化,又有继承、联系的特点。3、教材注意到第六册的特殊地位,作为开篇,它是对前面五册的总结,又是对前面文言文知识基础的升华与发展。对 今后高中阶段语文能力与习惯 的培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三、学生情况分析我班作为毕业班中的普通班, 语文基础相对比较差,特 别体
3、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此对 曹刿这个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的把握应循序渐进,有浅入深,适当取舍。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文的教学目标 确立为:1、借助工具书用自学的能力及圈点批注的方法掌握文言 词语 、句式。2、把握人物对话,探究人物思想观点。3、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到 “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教学重点是目标 1、2。课文 2、3 段对于表达中心来说是本文的难点。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叶圣陶语)。本文是短篇精品,内容丰富。字词句方面,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文言和课文注解,大致能理解。因此能以一得引多得的
4、自学 辅导设计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精品,喜欢精品,在理解的基 础上,融会 贯通,并联系实际,有所启 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 读、 讨论、 质疑、 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起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采用投影、小黑板、地图等媒体手段。六、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 师应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七、教学程序设计一、导入新课联系当今世界、国防、军事建设导入课文,同时板书“齐鲁长勺之战”,并点明战争的性质“以弱胜强”。(导语深入浅出,简明而有启发 性,符合 这篇课文的风格。 )二、学生自学1、通
5、读全文(1)、指导学生不看课文注释,初读全文,把不懂的字、 词、句标出。(2)、对照注释,再读全文,标出不懂的地方,并写入课堂笔记。(3)、学生各自翻检词典,自己解决课堂笔记中的问题。(4)、学生相互质疑,释疑。2、点拨、交流(1)、教师发印好的材料给学生 阅读,在学生 阅读材料的时 候,教师出示小黑板,补充注解。(材料是有关古代文化知识的,一是有关 “肉食者”,二是有关“战车”,三是“齐鲁长勺之战示意图”。 )(2)师生交流小黑板的注解:伐 请 下视其辙下, 视其辙 战 登轼而望之登, 轼而望之3、朗读训练(1)、教师领读 (2)学生自 读(3)集体齐读 (4)检查朗读,师并作纠正4、总结本
6、课内容5、作业布置(1)、学生填写课本上练习三、四,并对照订正, 师适当检查,点 拨。(2)熟读课文(以上为第一课时)三、深入理解1、提问:同学们对词语解释还 有什么问题?(提问的目的一是自然过渡,二是复 习交流巩固。 )2、翻译理解课文:(1)、同桌右边的同学逐句翻译第一段给 左边的同学听,再请左边的同学逐句翻译后 2 段给右边的同学听,相互提意 见,力求 释词 准确通畅。(2)、老师指导一个讨论小组,然后请其中一位同学上讲台翻 译。(这种形式从动嘴到动脑,气氛 热烈,每个学生都投入了活动,很好地锻炼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老师简述课文三段的段意。并讲述参与战争的三个主要人
7、物,同时让学生去思考这三个人物中谁是英雄人物。 (答案一目了然,曹 刿。 )4、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投影讨论题:(1)、课文写他怎样成为英雄的呢?写出了他怎 样的性格?(2)、曹刿能发挥他的远谋,有所建树,似乎应该加上重要的哪一条?你对之有什么启发?(3)、你对鲁君是怎样看的呢? 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5、师生交流,归纳总结。(1)、曹刿是个有远谋的人,在长勺之战中表现了他的战略思想和指 挥才能,他认为战争要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他 认为战争中要抓准战机。他是一个典型的军事家。(2)、曹刿有所建树,重要的一条是爱国精神。(交流、讨论能激发学生的个性 兴趣,鼓励学生的
8、创造性思 维,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6、齐背课文四、拓展训练(要求谈自己的一点体会,自己的发现。 )小黑板揭示练习题:(1)从曹刿论战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从曹刿论战谈“民不可失,机不再来”。(3)从曹刿论战谈鲁庄公鄙乎。五、作业布置1、完成书后练习一、二2、背诵课文附一:有关“肉食者” (略)附二:有关“战车” (略)附三:有关“齐鲁长勺之战示意图” 附四: 板书设计第一课时:齐鲁长勺之战弱国战胜强国伐下视其辙下,视其辙 遍 偏(pin )战登轼而望之登,轼而望之 孚(f)夫(f)请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 可/ 以/一战 遂/逐/齐师 惧/有伏焉第二课时:齐鲁长勺之战乡人 曹 刿 公爱 国英 雄远 谋战 略 思 想 指 挥 才 能(取信于民) (抓住战机)军事家学优+中) 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