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边的侵害和保护目标预设: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框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并识记生活中存在哪些侵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并理解和掌握,青少年要运用法律武器和自己的智慧,积极争取社会、家庭和学校等方面的保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结合自己个人的所见所闻,初步培养正确判断生活中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的能力。要求学生懂得运用法律武器和自己的智慧与各种破坏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行为做斗争。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讲述国家和法律对青少年的特殊保护,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努力使自己成为“四有”新人。通过教学,学生逐步增强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使自己健康成长。 教学重
2、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利用身边的各种保护,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教学难点:认识到身边的种种侵害教学准备: 1、织学生排练小品2、现代化教学手段预习导学:教师和学生查阅报刊杂志和互联网,了解近期的法制新闻及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案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由学生讲述法制新闻:1、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正日益成为社会的突出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我国 1979 年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为 4900人,到 1995 年未成年人犯罪人数达到 17000 人,而且犯罪特点成低龄化,手段成人化、暴力化。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李鹏在未成年人保护法
3、颁布 10 周年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保证我们事业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全社会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深入实施,为未成年人的茁壮成长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请你谈谈你的感想。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1、种种侵害举例说明:14 岁的周欣在骑自行车的上学途中,被一拖拉机撞倒致伤。由于司机在肇事后逃逸,致使周欣因抢救不及时造成终身残疾。8 岁的小创多次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说谎。对此,他的母亲非常不满,用笤帚殴打他,导致他重伤。某游戏机老板在招揽小林同学进去玩游戏。请回答下列问题:上述例子中青少年受到的侵害主要来自哪些方面?这
4、些侵害对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在我们周围还存在哪些侵害?(学生举例说明)总结: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也是复杂的,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青少年心理的现象,还时有发生。2、身边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活动 1:表演小品“小虎队”剧情:一天中午, “小虎队”成员中的一名队员在校外遭到“不法分子”的敲诈,他就跑回学校找到其他几名队员,回到被敲诈的地方,见“不法分子”还在,就冲上去揍“不法分子”并夺回了被敲诈的钱物。小品表演结束
5、,教师提问:请问“小虎队”成员们,你们为什么要成立“小虎队”?组织学生讨论敲诈勒索的危害性:造成一些学生人心惶惶,上课心不在焉,回家路上担惊受怕,有的学生害怕报复不敢向家长或者老师报告,闷在心里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等。针对敲诈现象,学校、社会、家庭可以做些什么呢?那作为被敲诈的学生该怎么办?请大家对“小虎队”发表一些看法。教师总结:“小虎队”现象比较普遍,是弱小同学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自我保护方法,教师可在学校回答后指出其不利的方面,从而引导他们学会运用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活动 2:阅读并回答书本 P92 页的案例。活动 3:学生展开讨论,谈谈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总结:青少年如一棵小树苗,它需要牢牢
6、地扎根在沃土之中,学校、家庭、社会、司法的共同关注和爱护,才能培育出一棵参天大树。三、延伸拓展,巩固内化1、青少年应该如何加强自我保护?2、如何正确看待上网的利和弊。附:全国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五要”和“五不”要善于上网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空间。四、布置作业,当堂反馈1、在学校和家庭中,你怎样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某中学初二 1 班的同学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课对当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进行调查。以下是他们的部分调查结果摘录:专门提供青少年进行文化学习活动的场所太少,市青少年宫也曾连续 6年改为经营服装皮具的商场;网吧和电子游戏室林立,其中不少充斥着淫秽、暴力、赌博、迷信的内容。某些以色情、暴力为主题的口袋书、脏话贺卡、恐怖玩具等在校园内流传。某些影视作品和非法出版物,大肆宣传黑社会的恩仇打斗,畸形情爱,僵尸鬼怪。初二 1 班同学根据调查结果决定举行一次“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主题班会,邀请你作为特约嘉宾并发表意见。请运用所学知识,写一份发言提纲。(可以结合以下两方面展开,如何评论上述调查材料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状况;提出自己对创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的建议。 )学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