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内力作用),1.褶皱山 2.断块山 3.火山,(一)褶皱山连绵的山体,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二)断块山独立山体,有陡崖,华山、庐山、泰山,(三)火山锥形、盾形,顶部平,富士山、乞力马扎罗山,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一)褶皱山 1、褶皱 (1)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2)基本单位:褶曲背斜与向斜的比较,含义:,基本形态,褶皱的一个弯曲,背斜,向斜,强大水平挤压岩层塑性变形褶皱,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向斜,褶皱景观,活动 1、根据背斜和向斜岩层的分布特征,判断下面的褶皱哪
2、部分是背斜、哪部分是向斜,并说说形成的山岭是背斜山岭还是向斜山岭。,2、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考虑背斜和向斜的构造,应该选择在甲地还是乙地?,乙,甲,甲,北,活 动 答 案 1、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乙地是背斜,甲地是向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由于岩层差异侵蚀,形成山岭的是向斜。 2、应选择乙地建隧道。因为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而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一般:背斜成岭,向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疏松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致密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特定条件下:地形倒置 背斜成
3、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的原因,背斜山,向斜谷,向斜成山,背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褶曲 形态,岩层 形态,岩层新 老关系,地形形态,侵蚀前地形(内力作用),侵蚀后地形 (外力作用),背斜,向斜,向上拱起,向下弯曲,中心部分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中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山岭,谷地,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为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向上 拱起,向下 弯曲,未受侵蚀山岭 久经侵蚀谷地,中心老 两翼新,中心新 两翼老,有良好的储油构造,容易储存地下水,小结:背斜与向斜,未被堆积谷地 久经堆积山岭,2.褶皱山 (1)含义: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地或
4、谷地的总称。 (2)褶皱山的分布举例: (3)褶皱山成因:板块构造学说,1.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且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2.板块位于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背离运动:裂谷,海洋; .相对运动:褶皱山系。,(二)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地球上最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从南土耳其开始,一直到莫桑比克海岸,横跨亚洲和非洲,跨越50多个纬度,总长6500千米 , 40多个带状和串珠状的湖泊群。是一条巨大而狭长的凹槽一样的沟谷,宽度大约50千米,两边是陡峭的悬崖,高差最大的达千米以上。谷底有两条平行的深长裂隙,深达地壳底部,是地下炽热岩浆喷出的通道,这条通道使裂谷带成为大陆上最活跃的火山带和
5、地震带,共拥有10多座活火山和70多座死火山。,阿尔卑斯喜玛拉雅山系,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华山,(二)断块山,断层的形成,上升岩块(地垒): 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如华山、庐山、泰山,下沉岩块(地堑):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断层,华山北坡大断崖,泰山,庐山,汾河谷地,1断层附近能否建大型工程?为什么?,2断层面附近能找到出露的泉水吗?,挤压力,挤压力或 拉张力,高大的 褶皱山脉,波状弯曲 变形,破裂并沿 破裂面有 明显位移,岩层连续完整,岩层失去了连续完整性,比较褶皱与断层,块状山地,1)填入背斜、向斜、地垒、地堑:A._ B._ C._ D._,2)有良好的储油结
6、构的是:_; 容易储水的是:_; 容易形成泉水的是:_与_之间,地垒,地堑,背斜,向斜,D,C,A,B,例3.,3)渭河平原属于上面那种地质构造:_,B,(三)火山,(三)火山,1.火山的形成,处在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有时候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 宽广的玄武岩高原(如东非高原) 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火山(如富士山),2.火山的结构,没有破坏的:呈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 火山口破坏后的:呈半封闭状态,火山锥 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 积而成的锥形体。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长白山天池,火山口,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山地
7、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2.山地影响交通线路的分布,在山地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山区优先发展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理由:公路比铁路建设成本低、难度小 影响:山区的交通线主要以公路为主,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山地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2.山地影响交通线路的分布 3.山地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延伸方向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如在陡坡上建成“之”字形弯曲。,在山地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山区优先发展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理由:公路比铁路建设成本低、难度小 影响:山区的交通线
8、主要以公路为主,山区公路选线的原则,课堂小结,山 地 的 形 成,山地的成因类型,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影响运输方式的选择,影响运输线路的分布,影响运输线路延伸方向,1、图为某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问答下列问题。 (1)从褶曲的基本形态上讲,图中a处是 , 在地形上是 地形成因是 , 。 (2)从褶曲的基本形态上讲,b处是 ,在地形上是 ,地形成因是 。,向斜,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 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背斜,山岭,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巩固练习,(3)图中c处是 ,判断依据是 。 该处由于 常发育有沟谷和河流。 (4)从成因上讲,d山称 山,它是 相对上升的岩块。它与我国的喜马拉雅山成因 ,此山在形
9、态上的最突出特点是 。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 地貌。,断层,岩体发生破裂,而且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错动和位移,岩石破碎,断块,断层,不同,有陡崖,低地或谷地,按褶皱的基本形态划分,该储 油构造属于,该地质构造 在外力侵蚀严重的地区常形成 (山峰,谷地)地形。,在储集层,由于石油,天然气, 和地下水三者比重差异而产生的 分异规律是:层是, 层是,层是。,2、读某地储油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 问题 。,背斜,谷地,天然气,石油,水,图中的储油构造经过一段时间的 开采之后,抽出油量会逐渐减少, 这时采用向油井中注水的办法,原 因是_ _ _.,岩层a形成时期的地质环境是( )A 沉积作用为主 B 火山爆
10、发 C 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D 风化作用为主,水的比重大,注入的水会下沉到储集层的 最下部,从而抬高石油的液面,增加石油 的可开采量。,A,3.有关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以铁路为主,公路次之 B.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以公路为主,铁路次之 C.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地址宜远离河谷地带 D.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应以直线走向为主,B,课后作业,2、导学练第77页B组18题。,1、课本第76页活动第2题。,(四)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修筑公路的原则:,* 要尽量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 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
11、之间寻求平衡。,(影响因素:修建成本、工程难度),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沿 等 高 线 延 伸,滇藏公路运输,1)图中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_。 根据底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_。 处的地形属_山地。,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后易受侵蚀,地层中间老,两侧新,块状,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06沪),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06沪),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06沪),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多项选择)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AC,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06沪),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_ _。,该处为向斜构造,,在此处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