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语 法,学习建议,本章涉及的名词概念较多,重在理解内涵,能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辨认分析或加以解释说明。 本章内容较多,学习时要以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为纲,把各种语法现象归为两大类,把基本内容梳理清楚,各个击破。 分析语法现象,以汉语为主,必要时结合英语,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学习目标 认识语法及其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 领会语法的基本规则 掌握语法的基本单位及类别关系,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语音形式语义内容结构关系语言,重点掌握,一、什么是语法,生中国新在我们 山上草在吃牛儿 小便不可随处,我们生在新中国 牛儿在山上吃草 小处不可随便,1、概念:就是用词造句的规则系统,是词的构成规则、变
2、化规则、组合规则的总和。,(1)语法规则具有概括性。 一是可对数量巨大的具体词语进行分类,如名词、动词等;二是可从无限多的具体的语法组合中抽象出语法结构格式,如动宾结构、主谓结构等。,2、语法规则的特性,(2)语法规则具有重复性,指同一规则可以重复使用,如:看:看电影、洗衣服等;即使在同一句子内部,同一规则也可以重复使用。如:一件衣服一件新衣服一件刚买的新衣服一件刚买的很贵的新衣服等。凭借这样简单的有限的语法规则,可对无限多的语法组合进行概括描写。,不同语法规则是紧密联系着的,而且各有各的使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在使用一条语法规则的同时,不能违反其他语法规则。如“He often play foo
3、tball”这是一个错误的的句子,它虽然符合主谓宾搭配的语法规则,但是不符合英语动词和主语在人称上要一致这条规则。,(3)语法规则具有系统性,我们该怎样认识语法规则?,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聚合规则是潜在的,组合规则是现实的(显性的)。,二、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1、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一个接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这种规则是现实的,说这种语言的人必须共同遵守,否则就会造成错误的句子,说出谁也听不懂的话来。比如动宾关系:动词在前,宾语在后就是一个规则看电影、读报纸、下围棋、等等都要遵守这条规则。因此,我们可以用有限的词造出无限的句子来。,是指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
4、则。几个语法单位(主要指词),互相在同一位置可替换,替换后结构类型和功能都没有变化,这样的几个语法单位,就形成了一种聚合关系。功用:掌握了一定的组合规则后,人们可利用聚合规则,用同一类别的词语进行替换,聚合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性。,2、语法的聚合规则,他 看 报纸画报房子汽车新娘“他”与“看”也可作同样的替换。被替换下来的片断叫做语法单位,其中人们最熟悉的就是一般所说的词。通过替换,一方面可找出语法单位,另一方面可找到语法单位活动的位置,有了这两个立足点,就能逐步找出语法规则来。,语法的聚合犹如一座仓库,语法的组合则犹如把仓库中的各种零件按图纸组装起来的构件,把词语组织起来制成成品,使
5、语言有效地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作用。,3、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互相依存。,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断都是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和句子是不同结构层面上的语法结构单位。注意:掌握各种语法单位的分类情况。要特别注意语素中的有关概念。,三、语法单位,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又是交际中基本的表述单位。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而词、语素等都是语言的备用单位。句子总是同具体的语言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总是要表达说话人的某种思想感情的。所以,句子中所有所知对象都是具体的。比如:我们在图书馆见。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完整的语调。,1、句子,陈述句:是客观地叙述一件事情;祈使句:是向对方
6、发出请求或命令;疑问句:是对所述的事情表示疑问;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感情。,句子按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 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简称句型,是词的组合,是句子里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一个句子里的词组必须属于句子的一个分段,跨段的词不能组成词组。如:“汉语专业的新同学都学过英语”词组分为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两类。,2、词组,词是造句时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所谓“独立运用”,是它在造句中能到处作为一个单位出现(与语素不同),如“兄弟”;所谓“最小”,就是说不能扩展,也就是中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与词组不同),如“亲兄弟”。,3、词,最重要的一级语法单位,(1)实词:有实在的意义
7、,它储存着人们对现实现象的认识成果。能作句子的主要成分,有许多还能单说,单独回答问题。如:桌子(2)虚词:是意义较虚的词,它能帮助造句,但一般不能单说,不能作句子的主要成分。它为数不多,但出现的频率高,起着非常重要的语法作用。如:非常,词的分类从意义和作用看,从意义和作用角度确定词类的方法用于确定实词是十分有效的;但确定虚词却有局限性。因为虚词在句中位置固定,所以虚词的确定要用剩余法:如“这是我的书”这一片断中,可先把“这”、“是”、“我”和“书”等词提取出来,剩余的“的”就是虚词。,它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就汉语来说,大抵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但也有两个字表一个语素的,如“玻璃”“葡萄
8、”等,因“玻”“璃”“葡”“萄”单独没有意义。可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4、语素,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可单独成词,也可彼此组合成词。如:人、马、山、水;山水;拖拉机等。汉语中绝大多数的词是由词根构成的。,(1)词根:,(2)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成词,但构词能力很强。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称为中缀。中缀位于词的中间,较少见,马来话中有一些中缀。词缀往往虚化了,只表示比较抽象的意义,如老鹰、老虎等。,A前缀如:汉语:第、老、初等;英语:unknown
9、(未知的),enable(使能够),impossible(不可能的)B后缀如:汉语:子、儿、头;英语:reader(读者),voiceless(无声的)前缀、中缀、后缀都是粘附词根之上的附加成分,所以又称为前加成分、中加成分和后加成分。作用主要是构成新的词。,它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如英语book加上s后成为books,只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形式,不是不同的词。一个词除去词尾,就是它的词干。,(3)词尾:,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可把词根和词缀叫做构词语素,把词尾叫做变词语素。汉语中的语素绝大部分都是词根语素,词缀不多,没有词尾。这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不过在汉语语法里
10、,也常把前缀、后缀叫做“词头”“词尾”。列表分析下列语素:,学习提示,要注意认识语法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认识语法规则特性; 在学习语法单位时,要注意各个单位的定义及相互区别,一些较为生疏的概念,如词缀、词根、构此语素、变词语素等,最好自己动手分析一些实例来加以认识,这样比较容易理解。,第二节组合规则,学习目标 认识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并能分析词的构造 掌握并能分析词的组合的基本类型 弄清楚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及相互关系 理解并能分析语言的结构层次 认识组合的递归性及其音义,语法规则的分类词法与句法,语法的组合规则包括: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词组合成句子的规则,,前者叫构词法, 它和词的
11、变化规则 合在一起叫做词法,,后者叫做句法。,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构成单纯词的语素都是也只能是词根语素。如“人、手、山、水、man、book、dest、chair”等,都是单音节单纯词;还有很多多音节单纯词,如:忐忑、猩猩、轰隆、啊呀、巧克力等。,重点掌握:,一、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构词法 (分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如“山峰、革命、大家、环境、根子、chairman、classmate、sadness”等。根据构成合成词的语素的性质,合成词又分为两类:复合词派生词,2、合成词,一类是由词根语素按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词,叫做复合词,如“台灯、金色、夸口、b
12、reakfast、bookcase、everyday、blackboard(黑板)、railway(铁路)”等;,一类是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构成的词,称为派生词,词缀在词中的位置一般在词首或词的后面,如汉语中的“老师、阿哥、作者、氧化”等,英语中的“happiness、teacher、unlike”。,合成词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两类。,据内容语素间的关系可分为五类: 寻常、出纳、是非、兄弟 黄豆、卷烟、卧铺、拖鞋 改正、推翻、扩大、记住 干事、司机、失色、揭底 神往、口红、口吃、性急,复合词,并列式,偏正式,补充式,支配式,陈述式,注意辨析: 围墙/围裙/围脖/围巾/围棋 围脖是支配式,其他是偏
13、正式 再比如: 卧铺/拖鞋/卷烟/爱心/伤心/裹腿/管家 后三个是支配式,前面四个是偏正式 再如:理事/司令/扩大/失色/加强 扩大和加强是补充,其他是支配式 金黄/月亮/笔直/雪白/火红/口红/眼红/眼热 其中,月亮/口红/眼红/眼热是陈述式,其他是偏正式,派生词,汉语:前附式:老师、阿姨、可恨、非凡、以前、小偷、打听;后附式:编者、箱子、苦头、盖儿、恶化、中性、洋气、会员; 英语: writer ;return构成派生词的规则叫做派生词构词法,或叫附加法。这种构词法在英语、俄语等语言中占优势。,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语句是有层次地灵活运用五种基本结构规则造出来的
14、。因此,对这五种结构类型应熟练掌握,要弄清楚各种结构内容的语法关系,相互区别,并能结合语言实例进行分析。,二、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句法,名词性谓词性谓词性:动词、形容词、少数名词 如:李老师/走了 (主语是施事)桃子/吃了 (主语是受事)这部电影/真好看 (谓语是形容词)今天星期天 (谓语是名词),1、主谓结构,2、述宾结构,这种结构的意义较复杂,一般反映动作(述语)和受动作支配的事物(宾语)的关系。动词性名词性如:保卫边疆扯了口子,抽烟斗 喝两盅 写楷书 担心学不会 蹲着狗。 起风了 丢了鸡,对象,结果,工具,数量,方式,原因,存在,出现,消失,动词性补语补语可以由动词或者形容词充当。
15、如:吓/倒了(表示结果程度)冲/上去(表示趋向)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表示方式、手段)读/了两遍(表示数量)注意:动量词和物量词的不同,3、述补结构,这种结构反映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如:副词动词;名词名词;形容词名词等如:集体/经济 五朵/金花祖国的/关怀(名词性偏正结构;定中结构)积极/发展 努力/开拓 愉快地/劳动(动词性偏正结构;状中结构),4、偏正结构,所谓偏与正,是就结构来说的,并不 是说在意义上中心语比修饰语重要。,谁的书我的 什么时候出发马上,它的构成成分在语法上是平等的:如:名名;动动;形形等。如:批评指导路线、方针和政策不但雄伟而且壮观不光说还唱,5、联合结构,五种基本语法结构
16、是从语法意义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名称已提示了每种结构所概括的意义:即语法意义。大致说来, 主谓结构的意义是“陈述”, 偏正结构的意义是“修饰”, 述宾结构的意义是“支配”, 述补结构的意义是“补足(述语)”, 联合结构的意义是“并列”或者“选择”(还有“递进”)。,1、语法意义:它与词汇意义相对而言,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意义。如“红太阳”是偏正结构,“红”修饰“太阳”,“太阳红”是主谓结构,“红”陈述“太阳”怎么样,这里的修饰与陈述,就是语法意义。,三、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语法手段,再比如:如“白”“花”这两个词各有自己的意义,组合成偏正结构“白花”:组合成主谓结构“花白”,来客人客人来
17、其中“客人”有没有不同之处?,它相对于语法意义而言,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形式标志,也就是说,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就是语法形式。如汉语“同志们”中的“们”和英语“comrades”中的“s”,语法意义是复数,它们就是复数这一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2、语法形式,谈到语法形式,马上就会出现语法手段。,3、语法手段,是对语言形式的进一步概括归类,它是根据表达语法意义的同一性质的语法形式所概括出来的类别。 如英语动词“seeing”(看)附加上词尾“ing”,表进行体,英语名词“vases”(花瓶)附加上词尾“s”,表复数,这两种语法形式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但它们语法形式的性质是相同的,即都是
18、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 所以可把这两种有相同性质的语法形式概括为同一个语法手段,即词形变化,也即形态变化。,1)选词;2)词序;3)虚词;4)词形变化。,常见的语法手段主要有:,进入结构的词首先要在语法的词类聚合中进行选择。如: 美丽的西湖(偏正)天下雨(主谓),(1)选词,词选出来后,必须按一定的次序加以排列。各种语言里述宾结构两项的位置是句子语法结构的重要标志。如: 汉、 英、法、德等语言属于宾语在后的类(SVO), 日语等语言属于宾语在前的类型(SOV),汉语与日语中的述宾:“写字”“字写”。汉语中的偏正:“红酒”、“快跑”、“弟弟的书”;法语:“酒红”、“跑快”、“书的弟弟”。(
19、普通话:快下课了吴语:下课快了),(2)词序,词序在汉语中非常重要,也叫辅助词,是语言中专门用来构成语法形式的词。是汉语中的重要的组合手段之一。如 “我和妈妈”“我的妈妈”不同,“我把你打了”“我被你打了”也不同,就是因虚词不同。虚词在外语里也是组成结构的重要手段,如日语的主语、宾语、状语后一般都有特定的助词标明它们的身份,在造句中依赖虚词的程度甚于其他语言。,(3)虚词,指在语法结构中词本身结构上发生的变化。如:英语中的单数第一人称:充当主语时是I;充当宾语时要变成me.,(4)词形变化,1、组合的层次性和递归性:层次性语言中的句子,无论结构有多么复杂,不外乎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这几
20、种结构类型.句子就是各种结构类型层层组合起来的,具有层次性。,四、组合的层次性和递归性,语法基本结构类型可层层嵌套,扩展,就是结构规则有递归性。 如:花开了。牡丹花开了。院子里的牡丹花开了。王五院子里的牡丹花开了。掌握语法结构的递归性,可套用有限的规则造出许多句子来。,递归性,结构中某个单位(如词) 可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 词组去替换,结果可使基本 结构里的项扩展成非常复杂 的结构,但作用仍等于原先 的那个项。,分析句子常用的方法主要是直接成分分析法。它是分析句法结构层次的方法,它利用图形分析句子或词组的结构,把结构层次和结构类别都标示出来,以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显性意义。对一些有歧义的句法结构
21、,这种分析法也可通过层次分析来说明。如:,2、句子分析的方法,我们的老师能够讲清楚这个问题 | | | 主 谓 | | | | | 偏 正 偏 正 | | | 述 宾 | | | | | 述 补 定 中,咬死了猎人的狗 | | | 定 中 | | | 述 宾 | | |述 补,咬死了猎人的狗 | | |述 宾| | | | |述 补 定 中,有歧义的句子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时,谓语部分如有“状语动词宾语”,切分为偏正和述宾均可;.多义短语,作不同的层次分析;.层次分析时,结构名称写在框内框外均可;.“的、地、和”等虚词不分析。,注 意,、 大伙批评了他一顿 | | | 主 谓 | | |
22、述 补 | | | 述 宾,应该马上向领导汇报 | | | 偏 正 | | | 偏 正 | | | 偏 正,带回来一条好消息 | | |述 宾| | | | |述 补 偏 正| |偏 正,带回一条好消息来 | | | 述 补 | | | 述 宾 | | | | | 述补 偏 正| | |偏 正,我们十分热爱祖国辽阔壮丽的河山| | |主 谓| | |偏 正| | |述 宾| | | 偏 正| | | 偏 正| | | 联 合,这是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 | | | 主 谓 | | | 述 宾 | | | 偏 正 | | | 偏 正 | | |主 谓,很热爱祖国和人民的英雄 | | 偏 正 | |
23、述 宾| | |偏 正| | |联 合,很热爱祖国和人民的英雄 | | | 偏 正 | | 偏 正 | | |述 宾 | | |联 合,弄清结构的层次 对正确理解语句的意义很重要,热爱/人民的周总理 热爱人民的/周总理准备了/两年的粮食 准备了两年的/粮食一个/工人的建议 一个工人的/建议,河北和/河南的部分地区河北和河南的/部分地区上面的例子是句法歧义现象。也就是说,一个结构有两种解释。考试时要注意这样的题。,学习提示,本节需要进行分析的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抽象,要真正领会并能做得熟练运用,必须加强实践练习,不能死记硬背。 关于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等问题,可以结合第三节语法范畴进一步深入认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