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2125 课)检测卷(90 分钟完卷 满分 100 分)一、语言积累运用(25 分)1阅读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 分)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的探寻 ,也是人 类对自身的 tio( )战。从高峻的山峰到深 su( )的海底,从浩 hn( )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无论任何艰难险阻,都 ( ) 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 tio( )战 深 su( ) 浩 hn( ) ( ) 制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1 分)A.齐心协力 语无伦次 疲惫不堪 芸芸众生B.姗姗来迟
2、永往直前 孜孜不倦 刚毅不屈C.忧心忡忡 死得其所 养精畜锐 头晕眼花D.迫不及待 夸父逐日 声情并茂 频临死亡3.朗读要注意重音。请指出下列相同的四句话中,标示重音符号的词强调的意思是什么?(4 分)(1)他叫你明天回家。 (2)他叫你明天回家。 (3)他叫你明天回家。 (4)他叫你明天回家。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1 分)A云南石林中的石峰有的突兀擎天,有的姿态秀美,有的酷似传说中的人物真是巧夺天工。B科学和艺术史上的大师泰斗之中少年聪慧、早早成名的情况比比皆是,但少不出众、大器晚成的例子也不少见。C王克明同学在省初中生作文大赛上获得一等奖,这下他可在校园里声名
3、鹊起了。D刘菁同学的口才特别好,而且越是人多的场合他越能夸夸其谈,常得到老师的表扬。5.名言诗句积累。 (每题 1 分,共 5 分,错字、漏字、换字均不得分)(1) ,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2)江山代有才人出, 。 (赵翼论诗 )(3)成语“扑朔迷离”出自于木兰诗的诗句是: , 。(4)杜甫诗江南逢李龟年中借落花喻人世飘零凋敝之景的诗句是: , 。(5)河、渭不足, 。 (夸父逐日 )6.名著阅读。 (4 分)童年讲述的是 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 。小说中既刻画了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丑恶
4、形象,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外祖母的慈祥善良、 、 的光辉形象。7. 综合性学习。 (5 分)七年级(6)班开展了“我心目中的探险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我了解的探险家:概括其主要事迹。 (列举一个,中外均可) (1 分)(2)我崇拜的探险家:概括其事迹及崇拜的理由。 (一个即可) (2 分)(3)我对探险的看法:支持或是反对,言之要有理。(2 分)8.诗歌鉴赏。 (3 分)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1)用一句话概括全诗的内容。(1 分)(2)品析“青山独归远”中“独、远”二字的精妙之处。(2 分)二、阅读探究实践(35 分)(一)伟大的悲剧
5、选段 茨威格(11 分)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 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 这严酷的事 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 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 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 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 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
6、望简直可以 说是癫狂。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 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 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 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 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1月 18 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 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 这块伤心的地方。 “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
7、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 别。 ”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 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 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 帐篷。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它的占领者 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 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 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 这里,所以他 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 实地去履行 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 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 热烈追求的。9.选段中“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8、 ”和“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两个句中加点的“这”各指代什么?(2 分)10. 选段划线句子“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句中的“堡垒”指什么?这样写又有何用意?(4分)11. 既然知道阿蒙森先到达了极点,斯科特一行为什么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他们的路?(2 分)12.请运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说说探险者为什么选在 1 月进行南极活动,而不是 7 月?(3 分)(二)猎 手贾平凹(12 分)从太白山的白麓往上,越往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 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住了一 户猎
9、狼的人家。这猎 手粗脚大手,熟知狼的习性,能准确地把一 颗在鞋底蹭亮的 弹丸从枪膛射出,声响狼倒。但猎手并不用枪,特制一根铁棍,遇到狼故意对狼扮鬼脸,惹狼暴躁,扬手一棍扫狼腿,狼的腿是麻杆一般,着扫 即断。然后挡腰直敲,狼腿 软 若豆腐,遂 瘫卧不起。旋即弯两股树枝吊起狼腿,于狼的吼叫声中趁热剥皮,只要在 铜疙瘩一 样的狼头上划开口子,拳头伸出去于皮肉之间嘭嘭捶打,一张 皮子十分完整。几年里,矮林中的狼竟被猎杀尽了。没有狼可 猎 ,猎手突然感到空落,他常常在家喝 闷酒,倏忽听见一声嚎叫,提棍奔出去,鸟叫风前,花迷野径,远近却无狼迹。 这种现象折磨得他白日不能安然吃酒,夜里也似睡非睡,欲睡乍醒,
10、猎手无聊得 紧。一日,懒懒地在林子中走,一抬 头见前面三棵树旁 A. (躺、蹲、卧)有一狼作寐态,见他便遁。猎手立即扑过去,狼的逃路是没有了,就前爪搭地,后腿拱起,扫帚大尾竖起,尾毛动, 发一面旗子。猎手一步步向狼走近,眯眼以手招之,狼莫解其意,连吼三声,震得树上落下一层枯叶。猎手将落在肩上的一片叶子拿了,吹吹上面的灰气,突然棍击去,倏忽棍又在怀里,狼却卧在那里,一条前爪已经断了。猎手哈哈大笑,迅雷不及掩耳将棍再要敲狼腰,狼狂风般跃起,抱住了猎手,猎手在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受 伤而发疯的恶狼。棍掉在地上,同时一手抓住了一只狼爪,一拳塞进弯过来要咬手的狼口中直抵喉 咙。人狼就在地上翻 滚搏斗,狼口
11、不能合,人手不放松。眼看滚至崖边了, 继而就从崖 头滚落数百米的崖下去。猎手跌落到三十米,在崖壁上的一块凸石上,惊而 发现 了一只狼,此狼皮毛焦黄,肚皮丰满,一脑壳的桃花瓣。猎手看出这是狼妻。有狼妻就有狼家,原来太白山的狼果然并未绝种啊。猎手跌落到六十米,崖壁窝进去一小小石坪,一只幼狼在那里翻筋斗。 这一定是狼子。狼子有一岁吧,已经老长的尾巴,老长的白牙。这恶东西是长子,还是老二老三?猎手跌落到一百米,看见崖壁上有一洞,古藤垂帘中卧一狼,瘦皮包骨,须眉灰白,一右眼瞎了,趴聚了一圈蚊虫。不用问这是狼父了。狡猾的老家伙,就是你在传种吗?狼母呢?猎手跌到二百米,狼母果然又在一个洞口。猎手和狼终于跌落
12、到了崖根,失掉在斜出的一棵树上, 树咔嚓 断了,同他们一块 B. 11(坠、掉、落)在一块石上,复弹起来,再落在草地上,猎手感到剧痛,然后一片空白。猎手醒来的时候,赶忙看那狼。但没有见到狼,和他一块儿下来已经摔死的是一个四12十来岁的男人。13.结合语境,在文中空白处选出准确的词语填空。 (2 分)A. (躺、蹲、卧) B. (坠、掉、落)14.选文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 分)15第段划线句采用了哪种方法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3 分)16.通读全文,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猎手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17.小说的结局有种荒诞的“聊斋”感,你如何理解文章的深意?(3 分)(三)共工怒触不周
13、山(12 分)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 维绝。天 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 焉。18.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2 分)(1)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2)故水潦尘埃归焉19.下列各句中的“为”字含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1 分)A.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B.以为妙绝。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C.卒之为众人。 得为众人而已耶?D.并自为其名。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2 分)(1)故水潦尘埃归焉 焉: (2)故日月星辰移焉 故: 21.将句子“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
14、绝。 ”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22.你觉得共工是怎样的一个人?从他的身上你可以学到什么?(4 分)三、习作表达展示(40 分)23.攀登是一种向上的姿态,也是一种追求的 过程;攀登意味着体力的付出,更意味着意志的坚定;攀登是一种情感的挣扎;攀登意味着位置的变化,更意味着境界的开拓攀登是克服外部的困难,也是战胜 内在的自我。 环顾身边的社会,攀登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请以“攀登”为话题作文。写作要求:题目自拟,选材新颖,写作角度独特。主题深刻,有真情实感。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诗歌除外,文体不限,500 字以上。不得抄袭。第五单元(2125 课)检测卷答案(满分 100 分)一
15、、语言积累运用(25 分)1. 挑 邃 瀚 遏 2.A 3.(1 )强调发出动作的对象:谁叫你。 (2)强调受动作支配的对象:他叫的是谁。 (3)强调时间:什么时候回家。 (4)强调干什么:叫你回家。4.B 5.(1)黄梅时节家家雨(2)各领风骚数百年(3)雄兔脚扑朔,赤兔眼迷离(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5)北饮大泽 6. 阿廖沙 19 世纪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聪明能干 热爱生活 7.(1 )张骞出使西域;柯受良飞越黄河;哥伦布(西班牙)发现新大陆;南森(瑞典)探险北极;斯文赫定(瑞典)发现楼兰古城等。 (2)示例:麦哲伦(葡萄牙人 ):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地球是一
16、个球体, 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3)支持探险:探险能更好地开发地球资源,为社会进步做贡献;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富有刺激性,能使人活得更有意义,也更能证明生命的价值。 反对探险:探险就是无意义的冒险,它消耗时间,浪费钱财,还可能遭遇生命危险;探险是一把双刃剑,人类无自律无限制的“探险” , 哥伦布探出“新大陆”带来的殖民主义扩张,太空垃圾环绕地球等反映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扩张。8.(1)描写诗人傍晚时送别友人灵澈返回竹林寺时的情景。 (2) “独、远”形象地描写诗人独自在夕阳下,伫立目送灵澈孤独地向青山远去,表 达 对 友 人 依依不舍的 深 厚 情 谊 , 也 突 出 灵澈
17、归山的清寂的 风 度 。二、阅读探究实践(35 分)(一)9.第一句指:千万年来人迹未至,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第二句指:第一个发现南极点。10.拟人手法。以挪威国旗飘扬的景象反衬斯科特及队友们失败后沮丧、懊恼,万分痛苦的心情。 “堡垒”指难以征服的南极。反衬斯科特一行人的伟大。11.因为明知结局是失败,内心绝望,却并不半途而废,高尚的人格和坦然面对失败的绅士风度促使他们坚毅、执着地走完全程。12.南极位于南半球,他们的冬夏季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因此,1 月恰好是南极大陆的夏季,是那里一年中气候最好的时候。不过由于南极大陆号称“风极” ,那儿的风雪一年四季都相当惊人。所以,斯科特他们才会接连遭
18、遇狂风暴雪的袭击。(二)13. 卧 坠 14.结构上:承上启下,为下文做铺垫。内容上:狼被猎尽,说明猎手猎杀狼的本领非比寻常,才会有下文失去对手的百无聊赖,以及突遇对手惊险搏斗的故事高潮。15.动作描写。形象再现了猎手面对狼时的气定神闲,以及猎杀手段的娴熟残忍。16.猎手能用枪猎狼,却偏要用棍虐杀;活剥狼皮,手段残忍;无狼可猎,竟寝食难安;坠落山崖,仍难忘猎狼,把对手视为恶物,是一个残忍嗜杀,贪得无厌,人性扭曲的人。17.暗示自然对人类下的最后通牒,人类在屠戮狼群,破坏自然,就是杀死自身。猎手无狼可猎,竟寝食难安,精神恍惚误将他人作狼残杀,揭示人类的残忍嗜杀,害人害己。猎手看到死的是人却非狼,用自己的灵魂俯视一切,人与自然残忍的斗争,终将遭到自然的惩罚等。(三)18.(1)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2)故/水潦尘埃/归焉 19.C 20.(1)到那里(2)所以、因此 21.(共工氏)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大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地的大绳子也断了。22.是一个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无私奉献精神的人。但他性格暴躁、偏激任性,做事不计后果。学习他勇敢坚强,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挑战、敢于探索的精神;牺牲自我,为民造福的献身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三、习作表达展示(40 分)(参阅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