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短文两篇(第 1 课时)优质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 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2、 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方法。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教学重难点: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方法。学法指导:自主、朗读、合 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 入: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只小小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的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自由穿梭。美丽的生命在静静的绽放!那夏天里不断聒噪的蝉儿,那海边美丽的小贝壳,都会引起我
2、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这节课我们就跟着两位作者去领略一下。一:检查预习。1、掌握下列词语零落(脱落 )脆弱(禁不起挫折;不坚强)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 宽恕(宽容饶恕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2、文学常识填空(1) 蝉一文选自承教小记 ,作者卢玮銮。 (2) 贝壳的作者是台湾画家、作家 席慕容,她的代表诗集七里香 无怨的青春 ,散文集有一首歌等。二:问题导学。1、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 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2、“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 你怎样的感受?秋天来了,果实成熟了,本是收获的季节,但对在地下埋了 17 年,苦苦等了 17 年的蝉来说,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生命虽然短暂,蝉却执着的等待,作者对蝉的敬意油 然而生。3、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哪管是 90 年,90 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 命有 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板书设计: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