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教学重点:抓住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学习春的写景技巧和语言特点进行仿写练笔。 课内练笔从下列问题中任选一项,仿写 春写作手法写一篇写景散文。 (多媒体展示 “春、秋、冬” 风景画)1.模仿春写“夏” 。2.模仿春写“秋” 。3.模仿春写“冬” 。 布置作业1.积累摘抄优美句子。2.推荐美文,在下一课节前朗 读,感受美的意 蕴。教学反思: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诗意盎然、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授,机械地、繁琐地逐一分析五幅图画,学生在下面认真地作笔记,尽管学生把笔记写得密密麻麻,我想,
2、这也无疑是对新教材的一种背叛,是与新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结果肯定收效甚微。这堂课充分 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个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间共 90 分钟,真正老师讲授的只有 20 分 钟,学生 “动”起来占 70 分钟 (45 分钟朗读, 5 分钟讨论,20 分钟发言。 )这才是真正把主动权还给 学生。 (1)班通过自主实践,合作讨论,探究疑难,可以说人人都在这节课中“ 动” 了起来。这样,既体 现了新教材的理念,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对学习语 文的兴趣,收到了 较好的效果。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有个别同学趁讨论之机说闲话等,今后,我要更大胆地尝试教学改革新路,逐渐完善美中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