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页 1 第化石吟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知识链接】1、主题解读本文是一首科学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2、走近作者张峰,当代科普工作者,诗人,其诗作被称为“第三代诗歌”,反讽手法被广泛运用。代表作是小诗本草纲目,短诗对中国古典文化中许多著名的意象进行了调侃式的借用,解构了其中悠然的韵味,并对中国文化的阴柔缺乏阳刚之气表示不满的情绪。3、相关资料 这首科学诗写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当时,“十年动乱”刚结
2、束不久,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遍大江南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正在全国各地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遍及全国,实现科技现代化是国人的殷切希望。作者在这个时候,写下了这首科学诗,以此激励人们向科技现代化进军。【积累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1)骸骨( ) (2)潜行( ) (3)葱茏( )( ) (4)猛犸( ) (5)逝去( )2、解释词语。()腐朽:()化为乌有:()潜行:()海枯石烂:()葱茏:()叹服:3、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事在必行( ) 其貌不洋( ) 坐想其成( ) 以逸代劳( ) 故技重演( ) 针贬时弊( ) 言不由中( ) 出神入画( )4、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肉体虽早已腐朽
3、化为乌有,生之灵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问题探究】5、化石吟的“吟”的含义是什么?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精读精练】(一)、阅读课文后回答问题。9、化石所重现地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10、为什么说“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页 2 第11、“海枯,石烂,日转,星移”指代什么?从诗句中找出与之相适应的句子。12、“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有什么含义?13、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主题阅读】
4、(二)、阅读下面几节诗,回答问题。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肉体虽早以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15、“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16、“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
5、理? 17、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18、“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写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19、本文中的“你”是指谁?这是什么手法?用第二人称有什么好处?20、“海枯,石烂,日转,星移”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能选取一个方面加以说明吗?(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石头的颜色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页 3 第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
6、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能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他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在特殊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的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失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现象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介绍的还要丰富的多,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21、第节中的“死”是什么意思?这一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2 第、节中加点的词“可能”、“竟”能否删去?为什么?23、根据第节,可知第节应是对化石及其作用的评价,你能补充出来吗/24、第节在文段中有什么作用?全部文段的结构关系是什么?25、第节的说明内容显然是次要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文中列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诗文积累】26、2008 年 8 月 8 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世界各国友人相聚北京,我们不由得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 , ?”(论语学而)27、鸟向檐上飞, 。(山中杂诗)2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