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诗两首第二课时荷叶母亲泰戈尔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体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范读与学生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齐读、分组读)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从而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2熟读背诵两首诗。教学方法:美读法 赏析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一朵金色花,表达了孩子对母亲至真至纯的爱,一只小小的纸船又寄托了一个游子对母亲多么深沉的思念?今天我们一起
2、来学习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作品荷叶母亲。(二)检查预习情况(1)生字:嗅 匿 (2)词语: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至爱:最爱。(3)学生介绍冰心及创作背景。(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 莹,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 笑往事等, 诗集有 繁星春水等。创作背景:冰心在 1923 年初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于燕京大学, 获得了金 钥匙“ 斐托斐”名誉学位的奖赏,并接受了燕京女大的姊妹学校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 奖学金,赴美留学。1923 年8 月 17 日,冰心离开融乐和美的家庭,乘船赴美。离乡背井的生活使冰心万分苦恼。 荷叶母
3、亲是在太平洋舟中写成的。诗 的构思是将怀念母亲的至情寄托于童心复 归的天真行为之中:她叠成许多小小的纸船,抛到海里。冰心在去国的三年中由于远离母亲,常常沉浸在母爱的怀念中,所以她这三年中为母 爱放歌,占了她 这一时期作品的很大篇幅,使冰心成为世界文学中抒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 )(三)朗读课文1. 教师配乐范读。2. 朗读指导。划分节奏、划出重音。 3. 学生齐读、自由读。(四) 感悟诗歌 1.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深情的歌。) 2.合作学习为什么含泪,为什么悲哀?(一个人如果有初次离开母亲远走他乡的感情体验,就能深切地理
4、解这首小诗的感情。一直在母亲身边,习以为常,感受钝化了。一旦远走,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想念妈妈的滋味,最是难受。有这样的体验,就能理解她的“悲哀”,理解她的眼泪。) 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联想,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 (这一想象新奇大胆,充分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对母亲深情的爱) (五)再读诗歌 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借物抒怀的方法,感情抒发得既生动又具体,既含蓄又深沉。诗歌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的思念相协调。请体会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之情,诵读这首诗歌。 (六) 拓展训练 教师创设情境,诱导学生想像,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假如,今天冰心奶奶决定再次修改纸船,她老人家邀请同学们参加
5、这次诗歌评改会,你如果在被邀之列,你准备说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聚焦于“从舟上抛下在海里”一句,“抛”能否替换为“放”?“舟”能否更写实些,换成“大轮船”?有的认为“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一句中,“爱”和“悲哀”过于直露,应换成形象的词语,等等。教师以鼓励为主,不必动辄评判。重在参与,重在自主。)课堂小结金色花是一首着重从描绘孩子动作、心理的角度来表 现 母子亲情的散文诗,全 诗想像丰富、新奇而美妙,抽象的母子深情物化为美好可感的具体形象,给我们留下了鲜活而深刻的印象。荷叶母亲是来自远 离家园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 亲的深情呼唤,是献 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两诗主 题相近,手法相似,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灿烂的金色花,轻盈的纸船承 载着浓浓的亲情。同学 们,沐浴在母爱中的我们,该选择什么来寄托朴实纯真的母爱呢?学生齐背金色花荷叶母亲。(七) 作业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板书设计 诗 两 首金色花 母子深情荷叶母亲 浓浓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