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1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学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464857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1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1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1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1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1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作者连线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孔丘的思想言行见于他的弟子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传世的论语共有学而 为政 八佾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等 20 篇。 论语与大学 孟子 中庸合称“四书” 。)孔子曾任鲁国大司寇,后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晚年致力于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著

2、名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晚年整理诗 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我国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是论语微子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如果天下有正道,我孔丘就不会同你们一道从事变革了。孔子热心救世,遭到不少隐士泼来的凉水,像选文中的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蓧丈人等。这句话反映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可以说是“不识时务” ,但也可以说是坚韧不拔。这种精神是极难得的,也是可敬佩的。1掌握“见” “易” “而”等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理解特殊句式,能翻译课文。2学习选文运用对比和衬

3、托来表现人物的艺术手法。3把握文中所体现的孔子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1字音字形木铎(du) 桀溺(n)长沮(j) 执舆(y)荷蓧(h dio) 见其二子(xin)怃然(w) 殆(di)八佾(y) 黍(sh)耦而耕(u) 耰而不辍(yu chu)2通假举要长沮、桀溺耦而耕:“桀”通“杰” ,形容高大是鲁孔丘与:“与”通“欤”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而”通“尔” ,你;“辟”通“避” ,躲避植其杖而芸:“芸”通“耘” ,除草使子路反见之:“反”通“返” ,回去3实词类举(1)常见实词仪封人请见:镇守边界的官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4、担忧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发布政令时,常摇动木铎来召集百姓。此处用的是比喻义八佾:舞的行列长沮、桀溺耦而耕:两人使子路问津焉:渡口耰而不辍:停止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参与往者不可谏:匡正,挽回今之从政者殆而:危险不仕无义:出来做官(2)一词多义见Error!与Error!易Error!为Error!而Error!(3)词类活用耰而不辍:名词活用为动词,用耰耕地子路从而后: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落在后面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留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洁,使乱(4)古今异义遇丈人古义: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今义:岳父。子见夫子乎古义:旧时对老师

5、的称呼。今义:是指因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君子之至于斯也古义:两个词,至,到;于,介词,引出对象,不译。今义:达到(某种程度),导致(某种结果)(多用于否定或反问) ;引出另一话题。子路从而后古义:两个词,从,跟随;而,连词,却。今义:一个词,连接分句,用于下文开头,表结果、目的或进一步行动,相当于“因此就” 。明日,子路行以告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4特殊句式(1)判断句子路曰:“为孔丘。 ”子曰:“隐者也。 ”为仲由。(2)宾语前置句而谁以易之?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奚自?(3)介宾短语后置句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子路宿于石门。(4)省略句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遇丈

6、人,以杖荷蓧。至,则行矣。5成语积累(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2)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6名言名句(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4)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7重要虚词结合例句,掌握“而”的常见用法。(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和”或“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

7、难)(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接着” ,或不译。植其杖而芸。(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论语微子)(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却”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 宪问)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论语 微子)(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7)表示因果关系。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表

8、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9)通“尔” ,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 “你的”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微子)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10)放在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 微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1选文主旨本课 5 则选文均体现了孔子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通过孔子的言行及别人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极力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为己任,具有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更具有明知不可为而为

9、之的执著与坚韧的品质。2句段赏析(1)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赏析 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长时间了,上天将借孔子来宣扬大道。这是孔子周游列国来到卫国仪地时,一位镇守边界的官员说的话,他对孔子游说天下的行为持肯定态度并抱有很大希望。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争霸,民众身处乱世,渴望过安居乐业、和谐幸福的生活。孔子在鲁国做小司空时,把鲁国的土地分为山林、川泽、丘陵、高原、平地,根据其不同土地属性,指导百姓种植和渔牧。由于他的政绩突出,不久就升任为大司寇,掌管鲁国司法刑狱事务,为国家的最高司法长官,位同卿大夫。孔子在司寇任上三年,鲁国安定太平,他以很强的能力和高尚的德行,得到了鲁国国君的信任和民众的

10、拥护。孔子从政的能力和业绩还远扬其他诸侯国,所以卫国仪地镇守边界的官员对孔子很崇拜,把匡救天下的希望寄托在孔子身上。(2)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赏析 孔夫子以天下为己任,一心频思君臣义,万里奔波志不改。他的“君子之仁” ,是为了实现“仁政”的政治理想,济世安民,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宁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也要为理想而努力奋斗。他的这种精神也感染着弟子们,子路的这一番评论,是对孔子的政治追求的一种体会和认识。好一个“不仕无义” ,孔子的出仕并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天下之义

11、。任凭路途遥远,不顾世人眼光,夫子带着弟子们,驾着马车,奔波在追求道义的路上。3精读深思(1)试比较孔子跟长沮、桀溺、荷蓧丈人这类人的异同,并简要说说自己的看法。答案 类 别 相 同 不 同孔子力图改变现实,并且不屈不挠;重视社会道义的担当,对自我考虑较少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对混乱污浊的现实强烈不满面对现实,不想改变,选择了消极避世的生活态度;不太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担当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因为世道太乱,因此躲起来,他们属于消极避世之人。孔子知道世道不太平,但是他敢于去改变(积极入世) ,虽然有时候这种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是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应该值得肯定的。(2)你是如何理解子路“不仕无义”

12、的思想的?这种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答案 儒家学说的支柱是伦理,试图用固定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来维系社会的安定。朱熹说“人之大伦有五”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 。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俸禄) ,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子路说:“不仕无义。 ”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以废除呢?而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的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

13、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朱熹说:“仕所以行君臣之义,故虽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废。然谓之义,则事之可否,身之去就,亦自有不可苟者,是以虽不洁身以乱伦,亦非忘义以徇禄也。 ”儒家认为“行义”和“行道”是不同的,“行道在君,必在遇而后行;行义在我,遇与不遇皆然” 。(3)选文是如何塑造孔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答案 正面体现:文中直接引用孔子的话“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思想境界,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先哲形象,用人物自己的话来体现其内心世界,显得说服力极强。侧面衬托:所选的这几段文字以正反两方面的衬托阐述了人

14、物的内心世界。在文中仪封人和晨门的话语都是侧面叙述,交代出了孔子改变天下无道现实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以及这种悲剧性的执著。另外长沮、桀溺和接舆则作为孔子的对立面出现,他们消极避世的态度和孔子积极入世的观点形成强烈对比,凸现了孔子的崇高思想境界。除此之外,选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极富特色,往往三言两语,使之情态毕见,富有个性。如第 2 则中桀溺说完后“耰而不辍” ,写出了桀溺的那种神态,使人物格外生色。接舆劝孔子一段,在他唱完后,写了一个场面:“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这之后便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1.仪 封 人 请 见 ,曰 :“君 子 之 至 于 斯仪 地 的 守 官

15、请 求 把 自 己 引 见 给 孔 子 ,他 说 :“凡 是 君 子 到 这也 ,吾 未 尝 不 得 见 也 。” 从 者 见 之 。 出里 来 ,我 从 没 有 不 见 的 。”孔 子 的 学 生 引 他 去 见 了 孔 子 。他 出 来曰 :“二 三 子 何 患 于 丧 乎 ?后 对 孔 子 的 学 生 们 说 :“诸 位 何 必 为 孔 子 丧 失 官 位 而 担 忧 呢 ?(论语八佾)天 下 之 无 道 也 久 矣 , 天 将 以 夫 子 为 木 铎 。”天 下 没 有 德 政 已 经 很 久 了 ,上 天 将 以 孔 夫 子 为 圣 人 来 宣 扬 大 道 。”2.长 沮 、桀 溺

16、耦 而 耕 。孔 子 过 之 ,使 子 路 问 津 焉 。长 沮 、桀 溺 两 人 并 耕 。孔 子 路 过 ,让 子 路 去 询 问 渡 口 在 哪 里 。长 沮 曰 :“夫 执 舆 者 为 谁 ? ”长 沮 问 子 路 :“那 个 拿 着 缰 绳 的 人 是 谁 ? ”子 路 曰 :“为 孔 丘 。”子 路 说 :“是 孔 丘 。”曰 :“是 鲁 孔 丘 与 ? ”长 沮 说 :“是 鲁 国 的 孔 丘 吗 ? ”曰 :“是 也 。”子 路 说 :“是 的 。”曰 :“ 是 知 津 矣 ! ”长 沮 说 :“这 人 周 游 天 下 ,他 知 道 渡 口 在 哪 儿 ! ”问 于 桀 溺 。

17、桀 溺 曰 :“子 为 谁 ? ”子 路 又 去 问 桀 溺 。桀 溺 说 :“您 是 谁 ? ”曰 :“为 仲 由 。”子 路 说 :“我 是 仲 由 。”曰 :“ 是 鲁 孔 丘 之 徒 与 ? ”桀 溺 说 :“您 是 鲁 国 孔 丘 的 门 徒 吗 ? ”对 曰 :“然 。”子 路 说 :“是 的 。”曰 :“滔 滔 者 天 下 皆 是 也 ,而 谁 以桀 溺 说 :“天 下 到 处 都 是 像 洪 水 一 样 混 乱 的 情 形 ,你 同 谁 去 改易 之 ? 且 而 与 其 从 辟 人 之 士 也 ,岂 若 从变 它 呢 ? 况 且 你 与 其 跟 随 躲 避 与 自 己 志 趣

18、不 合 的 人 ,怎 么 比 得 上辟 世 之 士 哉 ? ” 耰 而 不跟 随 避 开 人 世 的 隐 士 呢 ? ”说 完 ,仍 旧 用 耰 松 土 ,根 本 没 有辍 。停 下 手 中 的 农 活 。子 路 行 以 告 。夫 子 怃 然 曰 :“鸟子 路 回 来 后 把 事 情 告 诉 了 孔 子 。孔 子 怅 然 若 失 地 说 :“人兽 不 可 与 同 群 ,吾 非 斯 人 之 徒 与是 不 可 以 与 飞 禽 走 兽 合 群 共 处 的 ,如 果 我 不 跟 这 世 间 众 生 在 一(论语微而 谁 与 ? 天 下 有 道 , 丘 不起 ,又 跟 谁 在 一 起 呢 ? 如 果 天

19、 下 政 治 清 明 ,有 德 政 ,我 就 不 会 参 与 易 也 。”与 到 变 革 中 了 。”子)3.楚 狂 接 舆 歌 而 过 孔 子 , 曰 :“凤楚 国 的 狂 人 接 舆 唱 着 歌 从 孔 子 的 车 旁 走 过 ,他 唱 道 :“凤兮 凤 兮 ! 何 德 之 衰 ? 往 者 不 可 谏 ,啊 ,凤 啊 ! 你 的 德 行 怎 么 这 么 衰 微 ? 过 去 的 已 经 无 法 挽 回 ,未来 者 犹 可 追 。已 而 ,已 而 ! 今 之 从 政 者来 的 还 来 得 及 改 正 。算 了 吧 ,算 了 吧 ! 现 在 参 与 政 治 事 务 的 殆 而 ! ”人 很 危

20、险 啊 ! ”孔 子 下 ,欲 与 之 言 。 趋 而 辟 之 ,不 得孔 子 下 车 ,想 同 他 谈 谈 。他 却 快 步 走 着 避 开 了 ,孔 子 没 能(论语微子)与 之 言 。和 他 说 话 。4.子 路 从 而 后 ,遇 丈 人 ,以子 路 跟 随 孔 子 出 行 ,落 在 了 后 面 ,遇 到 一 个 老 年 男 子 ,用 拐杖 荷 蓧 。 子 路 问 曰 :“子 见 夫 子 乎 ? ”杖 背 着 除 草 的 农 具 。子 路 问 道 :“您 看 到 我 的 老 师 了 吗 ? ”丈 人 曰 :“四 体 不 勤 ,五 谷 不 分 ,孰 为 夫 子 ? ”老 人 说 :“四 肢

21、 不 劳 动 ,五 谷 分 不 清 ,谁 是 老 师 ? ”说 完 ,植 其 杖 而 芸 。便 把 他 的 拐 杖 插 在 田 头 而 除 草 。子 路 拱 而 立 。子 路 两 手 合 在 胸 前 ,恭 敬 地 站 着 。止 子 路 宿 ,杀 鸡 为 黍 而 食 之 ,见老 人 留 子 路 在 他 家 住 宿 ,杀 了 鸡 ,做 了 黄 米 饭 给 他 吃 ,又 其 二 子 焉 。叫 两 个 儿 子 出 来 拜 见 子 路 。明 日 ,子 路 行 以 告 。 子 曰 :第 二 天 ,子 路 赶 上 孔 子 ,把 这 件 事 告 诉 了 孔 子 。孔 子 说 :“ 隐 者 也 。”使 子 路

22、反 见 之 。 至 ,“这 是 位 隐 士 啊 。”叫 子 路 回 去 再 见 这 位 老 人 。子 路 到 了 那 里 ,则 行 矣 。老 人 已 经 走 了 。子 路 曰 :“不 仕 无 义 。子 路 说 :“不 出 来 做 官 ,就 违 背 了 臣 对 君 应 当 秉 持 的 政 教 伦 理 原 则 。长 幼 之 节 ,不 可 废 也 ;君 臣 之 义 ,如 之 何 其 废 之 ? 欲 洁 其长 幼 间 的 礼 节 不 能 废 弃 ,君 臣 的 义 又 怎 么 能 废 弃 呢 ? 想 要 使 自身 ,而 乱 大 伦 。君 子 之 仕 也 ,身 保 持 清 白 ,却 破 坏 了 根 本 的 君 臣 伦 理 关 系 。君 子 做 官 ,目 的(论语微子)行 其 义 也 。道 之 不 行 , 已 知 之 矣 ! ”是 推 行 道 术 或 主 张 。道 术 不 能 推 行 ,我 们 已 经 知 道 了 ! ”5.子 路 宿 于 石 门 。晨 门 曰 :“奚 自 ? ”子 路子 路 夜 里 住 在 石 门 。早 上 看 门 的 人 问 :“从 哪 里 来 ? ”子 路(论语宪问)曰 :“自 孔 氏 。” 曰 :“是 知 其 不 可 而 为 之说 :“从 孔 家 来 。”看 门 的 人 说 :“是 那 个 明 知 做 不 到 却 还 要 去 做 者 与 ? ”的 人 吗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