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磁铁的力量说课稿党峪镇洪家屯小学 贾立珍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磁铁的力量。我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教学方法、教学 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一、说教材磁铁的力量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的内容.这一课是小学阶段了解磁知识的开门课,内容集实用性、开放性、生活性为一体,分为“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哪种情况吸得多”、 “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 “磁极的指向” 四个部分。二、说学生学生在生活中对“磁” 现 象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一些磁 铁吸引物体的性质,但不一定十分清楚和准确。对“磁”为什么会吸引铁制品,他们充满
2、了好奇,渴望通过自己亲自探究,寻求答案。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由探索,去发现更多的方法,让学生放开手脚初步进行科学探究,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新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磁铁有磁性,认识磁力的大小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能隔物吸铁。2、能进行猜想、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3、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有关磁铁的实验。能意识到得出的有关磁铁性质的结论需要通过实验反复验证。四、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磁铁能够吸引铁的
3、性质,认识磁力的大小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难点是指导学生根据探究实验过程,小组设计实验证明磁铁有磁性。五、课时安排在第一课时我准备完成第一部分 “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与第二部分“哪种情况吸得多” 以及“ 隔物吸 铁”的拓展练习。六、说教法本节课我的教学设想是:用科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因为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以发展他 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所以这一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 探究实验法”通过动脑 、动口、动手,让学生得到直 观、生动的感性认识,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七、说学法
4、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采用“ 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八、课前准备1. 实验报告单2. 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磁铁、小铁钉、曲别针、大头针、小木块、铝片、 铜钥匙、铁钥匙、牙签、橡皮、棉花、玻璃、瓷 汤匙、硬币、泡沫、纸片、 铝合金、塑料尺子铁丝架, 线、小磁盘。九、说教学过程依据本课教学思路,结合多媒体电教资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分组实验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动口、动手、 动眼、动脑 ,充分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感受获得。我设计 了如下的教学过程:(一)游戏导
5、入,激发兴趣1、一个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喜欢玩的天性,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游戏,桌上放上一些用丝线固定好的曲别针,然后用一块“魔法石”引诱曲别针在空中 飞舞起来。游 戏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起来,为了进一步挖掘出学生探究的好奇心,我还让孩子轮流上台玩两次。然后让学生猜测,曲别针为什么能在空中“跳舞”呢?“ 接着,学生经过这一番探究活动后,研究得出结论:原来是磁铁。设计意图:我从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入手,设计问题,引发探究,并通过充分的情绪调动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习新知埋下伏笔。(二)联系实际,把握理念 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经验,
6、利用一系列问题,步步深入:同学们都玩过磁铁吗?你玩过的磁铁都有哪些形状?你可不可以给这些磁铁取名字呢?学生热烈讨论自己所见过的各种形状磁铁。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接下来我便出示课件中“各种各样磁铁”的内容,通过交流体会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所见过的磁铁, 让学生根据磁铁的形状为磁铁起名称,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三) 动手操作,获得新知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因为新的科学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活动” 为载体的基本理念,就是以
7、学生的亲自参与动手为主线,通过活动组织课堂教学,所以这部分我引导孩子们自己设计实验用磁铁去试一试,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并逐步形成理性认识。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安排三个实验的第一个实验: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我先请学生猜想课前准备好的这些材料,哪些材料能被磁铁吸引?究竟谁才是磁铁的好朋友?在学生经过了充分猜想之后,引导学生明确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尊重事实。在实验前,首先让学生思考实验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三点:(1) 你准 备 怎样检验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以小组为单位说说你们如何设计实验。(2) 边 做实验边 填好实验记录单。(3) 考 虑被磁 铁吸引的物体在材料
8、上有什么共性的地方。然后学生就开始分组实验。学生实验完毕后汇报实验结果:哪些物体会被磁铁吸引,哪些物体不被吸引。这里可能有同学原来猜想硬币、铝合金会被吸引,通过动手实验会产生认知冲突,借这一时机,介绍硬币的合成,是用什么材料构成的。从而小结,磁铁能吸引铁类的物体新课标提倡“科学与生活密切相 连” ,在生活中 发现科学,并应用与生活。所以接下来我会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磁铁。(学生交流,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第二个实验:哪种情况吸得多?在这个实验中,我先按照课本上的装置用铁丝架、线、尺子、U 形磁铁、小铁钉和小磁盘来做这个实验,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把实验结果记录在书上的方
9、框里。然后学生就开始分组实验,完毕后汇报实验结果。学生会很容易发现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强,反之则越弱。第三个实验:隔物吸铁我们能不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你看,问题来了,小明的奶奶正在给小明钉扣子,一不小心,把缝衣针掉到了喝水的杯子里,奶奶带上老花镜找了半天,还是没找到,你能帮帮老奶奶吗?不沾水能取出缝衣针吗?同学们可能会猜测用磁铁来帮忙,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来猜猜试试,隔着水能吸铁吗?还能隔着哪些物体能吸引铁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安排就绪后,我放手让学生用身边的材料充分玩磁铁,做实验,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自己获取知
10、识,从而享受成功的喜悦。试验后,我将组织学生交流实验成果,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四)课堂总结,深化认识。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在本课结束时我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有人不小心把一个小铁片掉到了水沟里,又不想把衣服弄湿,怎样才能把铁片成功捞上来呢? 需要什么器材来帮助?”留待课下思考,下节课向大家汇报,看谁能想出好 办法,这样就把课上探究延伸到了课下学习。设计意图:把课堂中的知识延伸到课外,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教师利用课上学到的知识,巧妙布置作业,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为学生能在课外探究到更多磁铁中的奥秘埋下了巧妙的伏笔。十、板书设计 14.磁铁的力量能吸引铁类物体距离越近磁力越大隔物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