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温度说课稿.doc

上传人:eukav 文档编号:4645229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度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温度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温度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1 温度说课稿一、 说教材1教材内容:本节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包括摄氏温度、温度计原理、温度计及体温计的使用。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本章的教学首先是围绕“温度”和“温度计”进行的,它不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特别在后面的实验探究以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气象测量中,温度计的使用也将是其中重要的角色。3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要求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能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依据课标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温度计的原理。

2、了解并能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温度计原理及使用方法。难点:使用温度计易错之处。二、说学生课前调查学生对本节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一般学生均知道物体的冷和热常会用温度的低与高来表达,知道热胀冷缩的特点,会说温度但不太清楚其规定及意义,对于零下温度值容易读错,温度计使用中不能规范测量,对体温计只知道用前摔几下。所以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

3、际体会,在课堂教学时间上做相应的调整。三、说教法结合课标的要求,在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制作和体验,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培养对生活环境温度的感知能力,对摄氏温度的规定只作初步了解,重点锻炼学生的认读能力和温度计的规范使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能做的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去做,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说,不能用教师的一味说教代劳。四、说学法带着对科学的热情,有组织的进行探究与体验,用心观察,仔细体会。大胆讲读,认真规范的操作,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1首先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对冷热程度的表述自然过渡到本章第一节温度的教学。2合作探究,着

4、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自学讨论,学生通过阅读“摄氏温度”这段内容,了解其规定,教师根据回答适当补充。(2)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观察并体会液体热胀冷缩的特点。这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观察常用的温度计,了解其原理、里面的液体、名称等。(3)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并示范。迎合学生的心理,先让学生测一测冷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2教师巡视并将学生的一些错误做法模仿出来,让学生纠错,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气氛。教师作正确示范再次引导学生规范测量(测热水温度) ,正确认读。(4)多媒体展示,从对体温计的了解感受科技的发展。此处可以问答的形式,边问边解答体温计的相关知识。3课堂小结,当堂练习。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内容

5、,掌握知识脉络,辅以温度计的读数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六、预测教学效果1、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自主性、表述、交流、讨论、互动、互助可能与教师的教学设想存在一定的距离。2、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本节课中可能难全以解决。温度计教学反思冷与热是学生的身体时刻能感受到的,和他们的生活有着密的关系。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体的冷热变化已经有了很多的感知,对于温度计的了解也不太陌生。但是学生在感知冷热的过程中,容易将错觉当作科学,同时对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也仅仅限于表层。本节课的重点是观察和研究温度计的主要构造,并能识读温度计的刻度,能把温度计上的数字和物体的冷热联系起来。本节课新的课程标准有

6、四项要求:(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会测量温度。 (4)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新教材将旧教材中温度计和温度计测液体温度合为一节,容量更大,课标的第 4 条要求是旧的大纲所没有的。虽然本节容量较大,但要求都不太高,学生对本节内容原来就有一定的基础,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所以将培养学生设计能力作为本节的重点,这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的教育理念。一年中冬冷夏热温度不同,在理论上是无可置疑的。因此,教师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去说明这一“ 事实” 。但是,我在这一个教学过程中却在学生的发现中,把握住亮点,促进学生开

7、展了新一轮的学习研究。 在教学中为了一槌定音的给学生留下正确的深刻的印象,利用多媒体软件以及语言上的强调突出温度计的原理.摄氏温度的单位等物理知识.,从而落实教学大纲.在课改热潮的推动下,科学教师都希望通过“思中做,做中思” 的科学探究方式,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的科学思维能力。但是,真正做起来难度比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认真“把握学生的发现,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故此,第一,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课堂中学生突然出现的不同声音不能以一句简单的话语轻描谈写地放过。教师要设法机敏地抓住那些产生于动态中的问题,将一个学生的问题化为全班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样才能使课堂具有探究性,富有创意和动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思维的价值,产生不断创意新的求知欲望。二是教师要善于引导,使课堂上产生思维的碰撞,在老师的引导,使其自己去探究,找出解决方法,这样学生感到的不只是自己积极的思维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教学活动步步深入,富有活力。而学生在教师的1引导下自主又有效地运用可利用的资源及科学方法去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行为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习得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这正是“思中做,做中思” 的理念的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