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抽打心中的樱桃花这篇散文记叙年少时“我”曾阻止母亲抽打樱桃花,导致那棵樱桃树因营养供应不上而累死这件事,从而告诉我们“只有懂得适当的取舍才能获得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 ”文章以对比描写两棵樱桃树不同的成长经历为明线,以“我”在其中无限地渴望和漫长的等待为暗线,三线并行,思路清晰。文章语言清新自然,很少出现生僻难懂的词句,点点红唇、硕果累累、一串串、一盏盏大量叠词的运用,音韵感极强。红得晶莹透亮、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青青的樱桃、满树青黄等句子,画面感极强。这样一篇语言清新、自然,主旨鲜明的文章,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筛选信息,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内容和找出文章主旨,这个学习目标可以轻松达成,而设身
2、处地去体验作者的情感,感悟取舍的真正意义,就显得有些困难,再加上当下大多数家庭尽可能把“舍”之痛留给家长,把“取”之愉悦倾注孩子,与文中母亲的做法背道而驰,因此,孩子们很少体验到“难以割舍”的痛彻心扉,也就很难设身处地感受着作者的“痛楚” ,进而对主旨的感悟也只能流于对文字的读说。1、 为此,语文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能在自读的基础上,为插图排序,理清文章三线并行的思路,抓住对比的手法,用 24 句话概括文章主旨。2、 运用批注和 QQ 感情图标表示法,捕捉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切身体验作者的情感。3、 以小组合作形式,提取并写出七下语文书中“舍与得”的事例,交流自己对主旨的再认识。4、 以”老鼠
3、与米缸”为素材,补写或绘出老鼠的心灵历程以及米缸的变化过程。(设计意图:努力使语文学科知识的落实和思想的启迪同在,在学科知识上,抓住“三线并行”和对比手法,学生不仅能轻松读通此文,还能为写作实践提供思路引导。情感体验与文章主旨再探究,目的是在精神上唤醒学生,促进自身取舍观的成熟。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三线并行的思路,抓住对比的手法,理解主旨。教学难点:捕捉文章相关的词语和句子,体验作者的情感,对于主旨“学会取舍”能够有梯度认识。教学方法:教师_对话、点拨 学生:观察、自主、合作、探究、批注、体验、多种学习方法综合运用,目的是共创课堂学习生活的快乐,品咂文本的原汁原味,享受生活的有滋有味。教学流
4、程如下:活动一:多媒体呈现老鼠与米缸非文本材料,学生解读其中的内容,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开启学生思维,增强解读非文本材料的成就感,为本课同样的主题学习作铺垫) (板书:抽打 )活动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分为三个板块板块一:自读课文,用不同颜色的笔划出描写两棵樱桃树不同的成长经历的句子,为插图排序,并为每一幅图配上一个字的文字说明。设计意图:两种颜色加上未划线的部分,能够直观地呈现文章的三条线索齐头并进,四幅图片配的四个字,预设是舍、得、贪、失,既高度概括两棵樱桃树的经历,又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准备。板块二:学生抓住这四个字,运用 24 句话提炼文章主旨,而后教师呈现原作主旨。设计意
5、图:发给学生的材料,删除原文主旨段,学生与原作者 PK,增强学生挑战欲望和成就感,又能加深对主旨的认识。板块三:探究对比手法的妙处。此处是采用阅读批判和阅读反思的形式,意图:强化写作过程中,情节的层层推进对主旨的呈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活动三:本课的教学难点,我将难点细化为三个板块板块一:学生细读没划线的部分(也就是直接描写作者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的句子,以我选择感情图标,因为通过句子,词语,我体验到的形式进行批注。此处难点突破,我采用批注和学生们熟悉的 QQ 感情图标配合使用的形式,批注是孩子通过读与思,思与写和作者和文本对话的过程,学生再把对话的内容赋着在他们热衷的 QQ 感情图标上。
6、这便有了一个体验转移和输出的过程。学生反复斟酌该选择哪一个图标,情感便不断地与文本与图标循环碰撞,这种形式的设置也就为学生提供了“阅读三思”的平台。语言难点:教师预设两处 1、静候着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学生抓住静候,可能会选择睡眠图标、一杯咖啡、双手紧握、微笑,而真正语感好的同学,应抓住点点唇红一词,选 择流口水的感情图标。教师预设的启发式是(换词法,点点唇红换成片片火红,串串灯笼)2、我坚持不吃那颗已经成熟的樱桃,我预设的启发式是删除词语法,我不吃那颗已经成熟的樱桃呈现的是一种事实,我不吃;我坚持不吃呈现的是一种心理,嘴唇未动,但心里蠢蠢欲动,通过后文那棵樱桃已被全部吃光,我们似乎看到一个
7、小馋嘴的心理防线一点点被火红的樱桃击溃的场景。如此之爱,却亲手葬送爱,只胡这种深层次的语言欣赏,作者的爱与痛才会悄无声息地流入读者的心灵世界。当学生感受到爱不释手又不得不放手时才会真正思考该怎样取舍。板块二:小组合作,提取七下语文书中“舍与得”的事例,用 24 句话在练习本上概括事件,组长辅导表达不准确、不具体的同学。设计意图:当下大多孩子必会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常常抓住得不放,而难以割舍,书中的人物形象,邓稼先、闻一多、木兰、刘连满、伟大的悲剧里的斯科特,通过这些下面事例帮助学生树起正确取舍的标竿,组长辅导设置具体要求,目的是使合作学习落到实效。板块三:学生畅所欲言,怎样做才算正确取舍?而后
8、老师呈现孟子的二句话:学生任先其一进行背诵。意图:以榜样的力量为支撑,以名人名言作警醒,以自我思考为契机,促进学生自身精神成长!活动四:修改米缸与老鼠材料,补出米缸的变化过程以及老鼠的心灵历程,突出主旨:学会取舍。可以是文字,可以是连环画的形式。设计意图:用开课时的内容,学生节省了读材料的时间,又能够巧妙地将本课学习的语文知识运用于写作实践。五、作业:搜集舍与得的文章,挑选一篇进行批注素质教育严格要求减负,家庭作业要少而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语文作业还是要天天有读书。天天读,行为才会内化为习惯,才叫养成读书的习惯。学生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给予兴趣的调动,又要给予行为上的指导,久而久之,当阅读行为真正内化为一种习惯时,读书本身便是减负。忧伤时,书是倾诉的对象;喜悦时,书是分享的伙伴,疲惫时,书是休憩的场所多么渴望有一天,孩子会说:“语文作业就是减负。 ”六:教师赠语:以雨泉的舍得结束舍得人生观的探寻之旅。板书设计:以简笔画的形式,图文并茂,给学生以视觉的美感和文字的定格;同时深化题目的含义:抽打心花的樱桃花便是鞭策每个人心中的舍得观板书设计抽 打舍 得贪 失樱桃花大风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