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精英2017版中考历史(人教版)系统复习夯实基础(集训)第15讲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40086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精英2017版中考历史(人教版)系统复习夯实基础(集训)第15讲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精英2017版中考历史(人教版)系统复习夯实基础(集训)第15讲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精英2017版中考历史(人教版)系统复习夯实基础(集训)第15讲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精英2017版中考历史(人教版)系统复习夯实基础(集训)第15讲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精英2017版中考历史(人教版)系统复习夯实基础(集训)第15讲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5 讲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1.(2016,淄博中考)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C )(导学号:73582037)A按劳分配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2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有( C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民族自治 共同繁荣A B C D3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 D )有利于祖国统一 有利于民族平等 有利于民族团结 有利于地区发展A B C D4(2016,南安中考)右图

2、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B )A民族团结B祖国统一C国防建设D文化繁荣5(2016,泰安中考)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D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一国两制”构想6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实现“大三通” 、共同抗议外国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国共两党高层持续良性互动、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20082012 年两岸贸易总额达 5542.7 亿元等。这些变化充分说明海峡两岸( B )(导学号:73582038)A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B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复兴是共同愿望C相互

3、交流仅限于经济领域D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变为现实7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实现我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C坚持不动用武力的原则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8(2016,泉州中考)右图所示军种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 D )A陆军 B海军C空军 D第二炮兵部队9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C )A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B外交事业的发展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D现代的社会生活10(2015,佛山中考)

4、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 ,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 ”在这“一个星期”里发生的“改变世界”的事件是( B )A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B在上海签署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双方互派大使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1(2016,重庆中考)岁月留痕,照片是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右图所示记录的是周恩来参加( C )A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动B中印双边谈判C亚非会议D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12(2015,德州中考)漫面梅开三度(如下图) 反映的是 20 世纪 70 年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其中处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C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

5、法席位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3解读下列表格,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1972 60 321975 304 1561980 3755 10591985 3855 3840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中国经济总体上比美国落后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A B C D14(2015,广元中考)20 世纪 70 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包括 ( B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国承办上海 APEC 会议A B C D15(2015,黔东南中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

6、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二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 年)材料三 2005 年 4 月 29 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手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手伸过最近距离 135 公里的台湾海峡、伸过 60 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1)乡愁提到的“割台湾”是近代什么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国人民在 1945

7、年 10 月收复台湾是哪一战争的胜利果实?马关条约 ;抗日战争。(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被成功地实践?“一国两制” ;香港,澳门。(3)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主要是“台独”势力,还有试图阻挠中国统一、干涉中国内政的国际反华势力。(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发展趋势的认识。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强大。我们要坚决同切分裂势力做斗争。(言之有理即可)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1 年 12 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

8、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 月 23 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摘编材料二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迫切需要中国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2)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外交孤立政策。(或政治孤立 ,经济封锁,军事包围)(3)根据材料二,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的不同点。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社会制度不同;求同存异。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内政。(其他回答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