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50讲 物质性质实验(经典精讲)课后练习.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33471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50讲 物质性质实验(经典精讲)课后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50讲 物质性质实验(经典精讲)课后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50讲 物质性质实验(经典精讲)课后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50讲 物质性质实验(经典精讲)课后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50讲 物质性质实验(经典精讲)课后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五十讲 物质性质实验经典精讲题一: 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如上图(甲)所示,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红色褪去,溶液温度_(填“升高” 、 “降低”或“不变”)。如上图(乙和丙)所示,同时将两支充满 CO2的相同试管分别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 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丙中液面高于乙,说明 NaOH与 CO2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本实验中乙的作用是_。实验结束后,进行废液处理。将丙所得溶液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再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全部加入后测得溶液 pH为 3,调节 pH接近 7,达到排放标准。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的过程中,大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题二: 为了制取

2、CO2并验证它的性质,张林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 a的名称是_。(2)B中玻璃管内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酒精灯加上铁丝网罩的作用是_。(3)D中石蕊溶液始终没有变红,则 C装置中的 M最有可能是_(填序号)。A. 稀硫酸 B. 澄清石灰水 C. 氢氧化钠溶液(4)尾气的处理方法可以是_。为了证明 A中反应后的溶液里含有 CaCl2,张林同学向溶液中滴加少许 Na2CO3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你推测是_(填物质名称)的干扰。2题三: 请按照要求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汞与氧气反应_;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_;

3、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_。(2)同学们按如图 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导管口处有大量气泡产生。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_。(3)同学利用如图 2所示装置进行了一个兴趣实验。在集气瓶和气球中充有某种气体,通过胶头滴管甲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振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气球变瘪,液体变浑浊。继续通过胶头滴管乙向其中滴入另一种液体后,振荡,发现气球又重新膨胀,液体变澄清。上述过程中,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题四: 如图是几种化合物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含锌化合物 M的转化关系图(1)物质 M属于_(填“酸” 、 “碱”或“盐”)(2)写出转化发生反应的

4、化学方程式:_。(3)写出符合转化反应的规律:_。题五: “侯氏制碱法”首先得到的是碳酸氢钠,然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产品碳酸钠:2NaHCO3 Na2CO3+H2O+CO2。碳酸钠置露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2CO3+H2O+CO2=2NaHCO3。3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瓶开启后久置的碳酸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进行探究。【提出假设】 假设:完全变质;假设:没有变质;假设:_。【实验探究】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加入少量 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假设_不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导管连接后固定在铁

5、架台上,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样品,有气体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假设_不成立。【实验结论】假设_成立,样品的成分是_。【交流反思】欲除去 Na2CO3变质后产生的杂质,最合适的方法是_。 题六: 某氯化钠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杂质碳酸钠,为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加入的 A溶液是_,B 溶液是_,白色沉淀 C是_。(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题七: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检测次数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第一次 KCl、K 2SO4、Na

6、2CO3、NaCl第二次 KCl、BaCl 2、Na 2SO4、K 2CO3第三次 Na2SO4、KCl、K 2CO3、NaCl(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次检测结果不正确。(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溶液,检验的离子是_;然后继续加入过量的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_;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_溶液(填化学式) 。题八: 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学习时,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WN4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混合:_;碳酸钾溶液

7、与稀盐酸混合:_;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硝酸混合:_。(2)你想过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如上述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Ba2+和 SO24,而 Cl 、Na +则是“旁观者” ,并没有参加反应。请你分析上述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_;上述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_。(3)请根据你的想象,在图右边的容器中画出体现 NaOH溶液和稀 HCl反应产物的示意图。+ +5物质性质实验经典精讲题一: 升高 2NaOH+CO 2=Na2CO3+H2O 进行对照试验,证明 CO2与 NaOH发生反应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有气泡产

8、生解析: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所以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红色褪去,溶液温度升高;NaOH 与 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 2=Na2CO3+H2O;乙烧杯中盛的是水,为的是做对照试验;丙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显碱性,而甲烧杯中有酚酞和盐酸,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丙的过程中,溶液先变红,并有气泡冒出。题二: (1)长颈漏斗 (2)CO 2+C 2CO;使火焰集中,用以提高温度 (3)C (4)用气球收集(或用酒精灯燃烧掉等);盐酸解析:(1)仪器 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B 中玻璃管内二氧化碳与碳粉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CO2+C 2

9、CO;在酒精灯上加铁丝网罩,可以使火焰集中,以提高温度,促进反应的发生;(3)二氧化碳溶于水能生成碳酸,碳酸能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D 中石蕊溶液始终没有变红,说明反应残留的二氧化碳被 M装置中的溶液吸收,稀硫酸不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但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吸收能力有限,则可推断出 M装置中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说明:澄清石灰水常用于检验一种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4)尾气中的 CO有毒,为避免排入空气污染环境,可采用气球收集或用酒精灯燃烧掉等方法处理尾气;A 中的反应物是盐酸和碳酸钙,该反应会生成氯化

10、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为检验生成的氯化钙而向其中滴加少许 Na2CO3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该反应的反应物中盐酸过量,导致加入的 Na2CO3被盐酸反应掉(或 Na2CO3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被盐酸溶解掉)。题三: (1)2Hg+O 2 2HgO 2KClO 3 2KCl+3O2 CuSO 4+2NaOH=Cu(OH)2+Na 2SO4 (2)CaCO3+2HCl=CaCl2+H2O+CO2(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CaCO 3+2HCl=CaCl2+H2O+CO2解析:(1)汞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根据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是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受热的条件下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

11、解答;根据盐和碱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新盐和新碱进行书写,根据题中的叙述分析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结合书写方程式遵循的规则写出方程式;(2)大6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遇稀盐酸可放出气体二氧化碳,可判断反应为碳酸钙与盐酸放出二氧化碳的反应;(3)根据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进行分析;根据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分析。题四: (1)盐 (2)ZnO+2HClZnCl 2+H2O (3)两种可溶性的盐反应生成另外两种新盐(或:盐和盐均可溶,且至少产生一种沉淀;或: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解析:(1)氯化钡、氧化锌和盐酸都能转化生成 M,M 是含锌化合物,故可推断出 M是氯

12、化锌,属于盐;(2)氧化锌不能够在水中溶解,因此氧化锌转化为氯化锌只能和稀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O+2HCl=ZnCl 2+H2O;(3)依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由氯化钡转化为氯化锌,氯化钡只能和易溶的硫酸锌发生复分解反应,由于反应能够产生硫酸钡沉淀,所以反应能够发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SO 4+BaCl2=BaSO4+ZnCl 2。题五: 【提出假设】部分变质 【实验探究】 假设 CaCl 2+Na2CO3=CaCO3+2NaCl假设【实验结论】假设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加热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碳酸钠在空气中可以变质为碳酸氢钠,综合已给出的假设,可知假设为部分变质;

13、实验一:氯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的沉淀和氯化钠,完全变质不成立;实验二:根据已知碳酸氢钠加热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没有变质不成立;总上所述,待测物质部分变质成立,根据除杂“不增” 、 “不减” “生成物易分离”的原则,加热固体,其中的碳酸氢钠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题六: (1)AgNO3;HNO 3;AgCl (2) 17028NW解析:(1)样品溶于水后形成溶液,加入 A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混合物,可推断出加入的 A溶液与氯化钠和碳酸钠反应都生成沉淀,能使 Cl 、CO 23同时沉淀的阳离子很有可能是 Ag+,便可推断加入的 A溶液是 AgNO3,向白色沉淀混合物中

14、加入足量 B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 C和无色溶液乙,可推断白色沉淀混合物中有一种白色沉淀溶解,故可推断加入的 B溶液应该是酸,因为本题是为了计算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能引入 Cl ,可推断出所加入的酸是为 HNO3溶液,白色沉淀 C应该为 AgCl沉淀;(2)根据 NaCl与 Ag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设有质量为 m的氯化钠参加反应。NaCl+AgNO3=NaNO3 +AgCl 58.5 143.5m N克 可列式:58.5 : 143.5 m : N克7解得 m=1728N克故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728=NW克克100%=17028NW%。题七: (1)二(2)碳酸根离子(或 CO3);

15、Ba(NO 3)2,检验并除尽硫酸根离子;AgNO 3。解析:(1)第二次检测中的氯化钡和硫酸钠在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二者能够发生反应;(2)先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如果溶液中有碳酸根离子,则会产生气泡;然后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如果有硫酸根离子,就会产生沉淀;最后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若有氯离子,即有沉淀产生。题八: (1)BaCl 2+Na2SO4=BaSO4+2NaCl K 2CO3+2HCl=2KCl+CO2+H 2OBa(OH) 2+2HNO3=Ba(NO3)2+2H2O(2)CO3、H ;OH 、H (3)如图所示解析: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混合能够生成硫酸钡沉淀,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硝酸反应有水生成。以上三个发应均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故反应能够发生。在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只有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的离子才是反应的参与者,而其他离子则是反应的“旁观者” ,它们是被动的结合在一起。在 NaOH溶液和稀 HCl反应的过程中,H 与 OH 结合生成 H2O,Na +与 Cl 在溶液中仍呈自由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