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 4 节 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类型的判读班级_ 姓名_ 学号_ 分数_(测试时间 4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 1 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湖面低于海平面 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含盐量降低A BC D2艾丁湖 1 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绿洲萎缩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气候变干【答案】 1.A 2.D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 34 题。3图中反映了
2、该地近百年的气候变化,该地经历了( )A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B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干冷湿冷干冷交替变化4在 M 时期,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C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D海平面下降【答案】 3.A 4.D下图是 CO2浓度曲线()与全国温度曲线()、黄河流域温度曲线()、江苏省温度曲线()、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比较图。读图回答 56 题。5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 CO2浓度变化呈( )A正比关系 B正相关关系C反比关系 D负相关关系6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ACO 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B纬度位置是影响
3、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D海拔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答案】 5.B 6.A下面两图是不同时期美国航天局地球观测站在同一处拍摄到的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川。据此回答 79 题。7上面两图景观的变化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火山喷发 B臭氧层变薄C全球变暖 D酸雨8治理上题所指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加强预报 B减少氟氯烃的排放C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 D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9近年来,暴风雪、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对此解释最不可信的是( )A全球变暖是造成极端天气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B极端天气频发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C
4、大气环流异常是极端天气发生的直接原因D极端天气频发既有全球气候自然变化的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答案】 7.C 8.C 9.B【解析】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使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川面积变小。治理全球变暖的根本措施是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指减少 CO2的排放量)。地球内能释放对天气影响不大。10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 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 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A B C D【答案】A【解析】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海平面上升,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被淹没甚至消
5、失;北美中高纬地区热量增加,小麦可能增产;全球大气环境紊乱,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增加。11.下图所示为某地 12 个月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各月的气温及降水量,关于该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盛行西南风B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适宜发展橡胶种植业【答案】B二、综合题(共 56 分)12下图为 19512002 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19512002 年,我国( )A各地都增温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 0.8 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 4 (2)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 )A西北、华北、东
6、北地区 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 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3)据图分析气温变化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有利之处是什么?_(4)我国气温增幅变化最小的地区是_,原因是什么?_【答案】 (1)D (2)A(3)松嫩平原地区气温上升明显,对农业生产的有利之处表现为:促进作物光合作用,增加产量;利于缩短作物生长期,提高复种指数;使土壤冻土层融化,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土层温度升高,利于作物生长。(4)青藏高原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效果差,大气升温不明显;工业生产少,温室气体排放少,增温速度慢。13读图,回答问题。(1)由图可以看出,近 150 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7、?_(2)大气中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有哪些?_(3)近 150 年来,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如何?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何关系?_(4)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如何?为什么?_(5)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现象,我们应如何应对?_【答案】 (1)不断上升,尤其是 1950 年以来,上升更为明显。(2)一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二是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3)波动上升。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而升温。(4)波动上升。全球气温变暖,海水膨胀,极地、高山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5)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多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矿物能源的消耗;植树种草;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避免浪费,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出行时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