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 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1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是 m /V.(1)质量 m 用天平测量(2)体积 V 用量筒、量杯或刻度尺测量2方形物体的体积可用刻度尺测量3测量液体密度是通过测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来求液体密度的1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时,物体应完全浸没2测固体密度时,应先测质量,后测体积3测液体密度时,不需要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V 总B计算石块的密度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 V 水D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m.(1)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2)测量石块质量
2、时,右盘有 20 g、5 g 的砝码各 1 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天平恰好平衡,石块的质量为_g.【提示】 (1)要测量石块的密度,需测量其质量和体积,实验步骤要尽量减小测量误差,所以先测质量后测体积;(2)石块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分度值【答案】 DCAB 26.4知识点 1 量筒的使用1使用量筒前,先观察量筒的_和_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中的液面_若俯视,则读数_,若仰视,则读数_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知识点 2 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2利用_测出物体的质量,利用_测出物体的体积,即可利用公式_算出物质的密度1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所
3、示,主要原因是( )A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2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3 (遵义中考)小明在测盐水的密度时,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盐水和杯子的总质量为 118g,然后将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甲,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cm3,再用天平测剩余盐水和杯
4、子的总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所放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小明测得盐水的密度为 kg/m 3.4 (玉林中考)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测量某金属块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帮他完善实验过程.(l)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 )端调节,直至横梁平.(2)把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的质量 g(3)若把金属块放入装有 V1=20mL 水的量筒内,量筒的水面如乙所示,其示数 V2= mL.(4)这种金属的密度 = (用 m、 V
5、1、 V2表示).(5)如果做实验时,先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则这样测得金属块的密度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5 (金华中考)根据图中测量一块矿石密度的信息,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矿石的质量是 27.4 gB矿石的体积是 40 cm3C矿石的密度是 2.5 g/cm3D矿石的密度是 2.7 g/cm36 (济宁中考)小梦参加了 5 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 2.50 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考生 小梦 小满 李明 张扬小石块的密度 2.45 g/cm3
6、 2.52 g/cm3 2.56 g/cm3 2.60 g/cm3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 2.50 g/cm3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7 (武汉中考)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 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BC D8 (淮安中考)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
7、石块的密度,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质量是_g;现将小石块浸没到图乙所示量筒里的水中,液面升至 46 mL,则其体积是_cm 3,密度为_g/cm 3.9下面是小李同学和小张同学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1)小李同学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 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_(2)小张同学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m
8、3,然后将烧杯内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 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 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_(3)请你对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估:按_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4)下图是按小张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倒出油的体积(cm 3)油的密度(kg/m3)34.1 _ _ _10. (遵义中考)张磊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出他家中酱油的密度,但他没有量筒和烧杯,只有天平、带有盖子的玻璃瓶和适量的水,请你与他一起来完成实验(水的密度用
9、 水 来表示)(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的_ 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在测量空玻璃瓶的质量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张雷操作的错误之处是:_.改正错误后,他又一次进行了如下操作: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 m;测出玻璃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 m1;倒出瓶中的酱油,将玻璃瓶清洗干净后,装满水,并将瓶的外部擦干,测出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 m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可知酱油密度的表达式为 酱油 _.来源:学优高考网来源:学优高考网参考答案第 3 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前预习1最大测量值 分度值 相平 偏大 偏小 2.天平 量筒 m /V当堂训练1C 2.A 3. 50 1.110 3 4.(1)左 (2)78.2 (3)30 (4)m/(V 2-V1) (5)偏大2课后作业5D 6.D 7.A 8.54.4 16 3.4 9.(1) ( m2m 1)/V1 (2) (m 3m 4)/V2 (3)小张 (4)17.3 20 0.84103 10.(1) 零刻度线 (2)称量物体质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水m1 mm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