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短文两篇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24070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短文两篇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短文两篇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短文两篇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短文两篇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常识。2.体会古代人民认识、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3 多元化解读共工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4.拓展阅读女娲补天 ,掌握文章中的文言知识及主旨。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常识,背诵课文。2.体会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探索精神。3.培养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多元化解读。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记得好汉歌吗?其中有一句歌词“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为什么大河会向东流呢?(学生回答:中国地势西高东低。 )中国古代先民的地理知识有限,今天我们来学习共工怒触不周山 ,看看他们对于这一现象作

2、何解释?(2)识神话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知识水平的低下,人类开始思考与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所诞生的结果。这篇神话选自淮南子 ,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哪篇课文选自淮南子?(学生回答:塞翁失马 )要注意, 塞翁失马是一篇寓言,而这篇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篇神话。我们来回忆一下淮南子 ,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书中保存了一些神话传说。(三)读神话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教师 PPT 展示易错字音:颛顼(zhun x) 水潦(l o)2学生范读,教

3、师及时予以指导。教师范读,注意读清节奏。3学生齐读课文。(五)论神话1读完这篇课文,你觉得共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小组讨论)该问题意在培养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多元化解读,切忌给出标准答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理解。可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共工的人物形象,适当穿插一些资料来辅助学生。解读角度:(1) 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当其(按指女娲) 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共工因为推行霸道而不行王道,与祝融发生了争战,失败而恼怒,用头触撞不周山使山崩塌。这样一个不行王道的共工无疑是暴君。 (2)共工与颛顼,分别

4、是炎帝和黄帝的后裔。炎黄曾在涿鹿大战,最终炎帝败北。共工与颛顼争帝,是炎黄之战的续篇。我国古代多以成败论英雄,从颛顼后来作为五帝之一载入帝王本纪来看,共工无疑是失败者。但他败得很壮烈,不愧为失败的英雄。透过这些荒诞不经的争战,使人们窥见上古时期部落大酋长之间为争夺统治权而展开的生死激烈较量,折射出历史的真实。 (3)共工失败了,这是有关共工资料的诸多版本所唯一一致的地方,那失败了以后用头撞不周山是为什么呢?失败后的任性负气呢,还是抱着必死的决心重建一个新世界呢?(六)诵神话要求学生快速背诵课文,全班齐背。(七)比神话本课课文较短,新的文言词汇较少,因此选取难度与量上都与本课相似的女娲补天作为比

5、较阅读材料,以弥补该课遗憾。另外女娲补天在内容上可作为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后续,它们都选自淮南子 ,这样既体现了神话故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阅读面。共工怒触不周山之后世界的平衡被打破了,那么应该如何补救呢?这就引出了另一个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1教师 PPT 展示: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n)焱(yn)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zhun)民,鸷(zh)鸟攫(ju)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o)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淮南子览冥训重点字词释义:四极:传说天的四边有四根柱子撑着,这四根柱子即“四极 ”废:坏,这里指柱子折断,天塌下来。爁(ln)焱(yn ):大火延烧的情景。 颛(zhun):善良的。鸷(zh)鸟:凶猛的禽鸟。 攫(ju):抓取。 济:救助。冀州:古九州之一,这里代指中国。 淫水:泛滥的洪水。狡虫:指恶禽猛兽。 涸:干枯,这里指洪水消退。息:止。 积:积聚。 周:遍全。 立:支撑。2学生尝试翻译,理解大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