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 重庆中考考点研究第 9 讲 透镜及其应用玩转重庆 10 年中考真题(20082017) 命题点 1 凸 透 镜 成 像 规 律 及 应 用1(2014 重庆 B 卷 10 题第 1 空 1 分)如图所示,透过晶莹剔透的露珠观察到叶脉变粗,此时叶脉所成的像与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所成像的性质相同第 1 题图 2(2012 重庆 8 题 2 分) 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_(选填“实像”或“虚像”)第 2 题图考 向 拓 展1. 2017 年我国部分火车站开启了刷脸进站模式,刷脸机是通过摄像机捕捉人脸信息来识
2、别乘客的,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透镜,所成的像是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考向拓展 1 题图2. 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二维码图片,现在无论是大街上、网络上还是生活中二维码已经随处可见二维码也成为手机生活、学习服务的重要入口,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这是利用光的_(选填“反射”或“折射”)成 _(选填“实”或“虚”)像,识别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的识别考向拓展 2 题图命题点 2 眼睛及视力矫正3(2015 重庆 A 卷 9 题 2 分)每年 6 月 6 日是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 “关爱心灵窗户”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_透镜,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需配戴_
3、透镜来矫正4(2015 重庆 B 卷 10 题 2 分)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手机进行“自拍”“自拍”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该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矫正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5(2011 重庆 11 题 2 分)将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的是_眼,应配戴_透镜的眼镜矫正命题点 3 透镜作图6(2017 重庆 B 卷 14 题(1)1 分)作出图中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第 6 题图7(2017 重庆 A 卷 14 题(1)1 分) 在图中画出这条过光心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出射光线第 7 题图8(2010 重庆 15 题(2)1 分) 如图是一束平行于主光轴并射向凹透
4、镜的入射光线,请画出穿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第 8 题图 9(2015 重庆 B 卷 14 题(2)1 分)如图是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光路,请在虚线框内画出一个合适的透镜第 9 题图命题点 4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0(2016 重庆 A 卷 9 题 2 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cm;用该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位置如图乙时,移动光屏可成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第 10 题图11(2016 重庆 B 卷 15 题 5 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第 11 题图(1)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亮的光点,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
5、距为_cm;调节光具座上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2)如图乙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3)在(2)小问的基础上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2(2013 重庆 B 卷 15 题 5 分)在用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2)当烛焰距
6、凸透镜 25 cm 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_(3)当烛焰距凸透镜 6 cm 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 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第 12 题图答 案1. 放大镜 【解析】此题中露珠相当于凸透镜,叶脉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透过露珠观察到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实际大,此时所成像的性质与放大镜所成像的性质是相同的2. 凸 实像 【解析】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 凸 凹 【解析】眼睛的晶状体中间
7、厚、两边薄,故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远处物体经眼睛后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因为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所以为使光线推迟会聚,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4. 凸 远视眼 【解析】手机“自拍”时,手机相当于照相机,其镜头相当于凸透镜,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近处物体经眼睛后会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为使光线提前会聚,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所以配戴凸透镜可以对远视眼进行矫正5. 近视 凹 【解析】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
8、,远处物体经眼睛后会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为使光线推迟会聚,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6. 如答图所示第 6 题答图7. 如答图所示第 7 题答图8. 如答图所示第 8 题答图9如答图所示第 9 题答图10. 10.0 放大 【解析】由题图甲可知,凸透镜所在位置为 10.0 cm,光屏所在位置为 20.0 cm,故凸透镜的焦距 f20.0 cm 10.0 cm10.0 cm;由题图乙可知,蜡烛所在位置为 50.0 cm,凸透镜所在位置为 65.0 cm,则此时的物距u65.0 cm50.0 cm 15.0 cm. 由于 fu2f,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11(每
9、空 1 分,共 5 分)(1)10.0 同一高度 (2)放大 投影仪 (3) 靠近【解析】(1)如题图甲所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它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故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60.0 cm50.0 cm 10.0 cm ;为了使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央,实验中要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如题图乙所示,物距为 15 cm,在 1倍焦距与 2 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3)在凸透镜成实像时,有“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所以在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应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12(每空 1 分,共 5 分)(1) 同一高度 光屏中央 (2)倒立 照相机 (3) 不能【解析】(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2)当烛焰距凸透镜 25 cm 时,u25 cm2f ,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照相机;(3)当烛焰距凸透镜 6 cm 时,u6 cm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在光屏上不能成像【考向拓展】1. 凸 倒立2. 折射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