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五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姓名:_ 班级:_ 用时:_分钟一、选择题1(2019原创题)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材料中日本的“革新”指的是( )A伯利克里改革 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2(2018烟台模拟)对下面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3(2019易错题)战国策秦策三“夫
2、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这段史料能直接提供的历史信息有( )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为田开阡陌封疆”、奖励耕战等措施商鞅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富国是商鞅变法的根本目标A BC D4(2018莱芜模拟)如图完成迁都壮举的是( )2A秦始皇 B孝文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5(2018株洲中考)“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一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观点( )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
3、革命派6(2018遂宁中考)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技术 自由劳动力 市场 资金A B C D7(2018北京中考)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C明治维新 D俄国农奴制改革8(2018滨州中考)19 世纪中后期,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使本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促进了本
4、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本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D成为本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9(2018德州中考)观察下图,其中 19211925 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3A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0(2018盐城中考)“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从来还没有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为改变这一状况,1933 年罗斯福开始( )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B对外进行武力扩张C全盘推行国有化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1(2018威海模拟)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
5、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12(2018包头中考)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A 1921 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B 1936 年苏联通过新宪法 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形成C 20 纪 80 年代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 苏共对国家的领导力加强D 1991 年苏联解体 霸权主义威胁得以解除13.(2018滨州中考改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80 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
6、幸福感”的原因是(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C农村停产闹革命D农村实行“大包干”14(2018呼和浩特)1992 年,呼和浩特市成为对外开放城市。这件事属于如图对外开放进程图中的( 4)A有重点开放阶段 B由点到线阶段C点线面结合阶段 D全方位开放阶段二、非选择题15(2018青岛中考)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吴起在楚,商鞅在秦,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农民军队之配练与井田制之废弃,为新军国图谋富强之两要端,而即以促进宗法封建贵族之崩溃。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 孝文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
7、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钦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 在 1898 年光绪皇帝与太后分享皇权合法性的情况下,皇帝采取大刀阔斧而又激烈的改革方式,将会使反对变革的保守派与那些由于改革而丧失既得利益的官僚,有可能与充满权力失落感的慈禧太后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皇帝难以招架的强大政治阻力,可以说,这是清末变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特殊的问题。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材料四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 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
8、小平的南方讲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吴晓波激荡三十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在秦”使“新军国图谋富强”的措施是什么?(2)材料二中,“孝文”为什么要“使其整体的汉化”?(3)材料三中,“清末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皇帝难以招架的强大政治阻力”是什么?(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的。怎样理解“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5(5)综上所述,你认为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16(2019改编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
9、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 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全球通史材料二 1861 年,对美俄两国来说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时间节点:1861 年 4 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了一个新法令。材料三 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1870 年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了官营企业。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 1880 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
10、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下卷)(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代哪一次改革?(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的哪一文件为联邦政府赢得战争胜利起了巨大作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新法令是什么?材料二中涉及的两个事件的影响有何相同之处?(3)据材料三,归纳日本工业化的特点。(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学习西方方面,中日两国存在的差异。17(2019原创题)古今中外,危机与改革相伴随,直面危机,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6进步的永恒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8 年 6 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和一系列诏令,实施变法。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11、等各方面,但“改科举、废八股”的诏令引发各地士人“民情汹汹,群起反对”,而军事上的措施既少又空洞,无法实施。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这些诏令始终停留在纸面上。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记载:“西后待皇上疾声厉色,呵斥之声不绝。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诸臣之敢履次抗拂上(皇上)意者,皆以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上(皇上)所倚者,唯军机四章京而已。”八年级历史教学参考岳麓版(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哪次变法?变法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材料二 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在农业调整法(1933 年 5 月通过)生效的头一年,屠
12、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播种面积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 19091914 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调整农业政策的措施及特点。材料三 19281937 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7摘编自尼尔弗格森文明(3)上述表格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真题精选】1B 2.C 3.B 4.B 5.C 6.B 7.C 8.B 9.D 10.D 11.D 12.B 13.D 14.B15(1)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或国家承认土地私有。(2)加强对中原地
13、区的统治;汉文化对孝文帝的熏陶或孝文帝对汉文化的仰慕。(3)戊戌变法(或变法维新运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是否得到支持;改革措施是否得当;改革者的决心等。(答对任意两条即可)16(1)洋务运动。(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或宅地法。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相同点:都废除了奴隶制,都促进了资本8主义的发展。(3)政府主导和推进;向西方学习;将官营企业转给私人资本家。(4)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制度;日本不仅学技术,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军事、教育等。17(1)百日维新(或者戊戌变法)。旧式知识分子强烈反对;地方各级官员大多持观望态度;中央官员多次违抗光绪皇帝的命令;改革遇到障碍,始终没有落实;光绪皇帝没有实权,支持和参与变法的人员很少,力量薄弱等。(任答其中两点即可)(2)鼓励农民减产并予以补贴。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3)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行计划经济;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答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