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课,课程标准:知道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一. 土地制度的演变,二.“重农抑商”,三.“海禁”与“闭关锁国”,知识结构:,(一)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在原始社会,土地属于_所有,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氏族公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 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 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二)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
2、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田里不鬻。礼记王制,井田制的特点:,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实质也是一种土地私有制; 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故称井田; 庶民和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出现)(根本原因) 战争频繁导致土地转让、劳动力流失。,各国的税制改革直接原因,井田制瓦解的原因:,鲁国“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收税,秦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质就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3、春秋战国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3、井田制瓦解的影响是什么?,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几种形式?,土地兼并:,地主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夺取农民土地,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四川巡按孔贞一言:蜀昔有沃野之说,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明神宗实录(万历),嘉庆时,大学士和珅占地达80万亩,就连他的两个家丁,也占有土地6万亩。 道光时的大学士琦善,拥有土地高达256万余亩,占地之广超过和珅三倍。,土地兼并危害:,国家:经济上国家财政赋税收入减少;政治上社会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农民:大量自耕农破产,几无立锥之地,无法向国家交纳赋税。,“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
4、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历朝统治 者采取抑 制土地兼并:,北魏至唐前期 实行均田制,明朝按照人丁和田亩 的多寡收取赋税(鱼鳞图册),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抑制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但只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均田制始于北魏时期,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 政府除了将百姓原有的田地算作政府的“授田”外,还将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百姓每年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还要服徭役和兵役,隋唐时,规定可以纳绢代役。 均田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拥有少量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
5、性使荒地得到开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加之安史之乱,均田制逐渐瓦解。,均田制,明朝政府为整顿田赋,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登记每块土地的面积、地形、四至和田主姓名,并绘制图册,因所绘田亩图形很像鱼鳞,所以称为“鱼鳞图册”,它是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二、“重农抑商”,(一)含义,重视农业,抑制商业和手工业,(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二)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社会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
6、材料一:战国时期,法家认为,商人依仗其雄厚的财力,生活上“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政治上“交通王侯,力过吏势”,因而被韩非子视为“邦之蠹也”。,“朕(雍正)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苦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摘自大清会典事例,“重农抑商”政策演变过程:,(1)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2)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崛起。 (3)西汉武帝时,推行一系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4)明清时期,依然固守“重农抑商
7、”政策,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四)具体表现,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农本商末,鼓励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发展。 2、西汉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3、明清时期,统治者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推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五)评价,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抑制了社会经济的活力,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维护了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8、。,1、积极意义:,2、消极意义,三、“海禁”与“闭关锁国”,材料一: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商人。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而为寇。永乐实录卷二十七,材料三 :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引自台湾外记,问题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明清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禁海闭关政策的主要内容,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清朝时期 广州十三行, 是
9、唯一准许与 外商打交道的 商行。,问题: 明、清为什么改变我国古代长期的对外政策而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海禁”原因:,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危及明朝统治,明太祖下令实行“海禁”。,“闭关锁国”原因:,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清初:,对付抗清力量,“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乾隆语)梁廷楠粤海关志,根本原因:自然经济决定 思想上:统治者愚昧自大,3、消极影响,清朝长期实行
10、的闭关锁国政策,不仅阻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材料: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画面一: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夕阳与曙光,画面二: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
11、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画面三: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7-18世纪中国显露出哪些危机?,走进高考:,1(2010浙江文综1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
12、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C,2(2010四川文综16)“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D,3(2010广东文综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C,4(2010海南单科3)
13、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C,1.(广东文基)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 )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C,2.(2008广东单科,4)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
14、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推断 ( )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D,18.(2007海南,4)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C,再见,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徭役 兵役,(均田、限田),封建国家,佃农,抑制兼并,地主,自耕农,田赋 人头税,田赋,土地兼并,沦为,农民起义,激化矛盾,新的封建国家,新的自耕农,死亡或逃亡,轻徭薄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