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人教版物理《江西 中考新突破》习题 第12章 演练.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00351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人教版物理《江西 中考新突破》习题 第12章 演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人教版物理《江西 中考新突破》习题 第12章 演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人教版物理《江西 中考新突破》习题 第12章 演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人教版物理《江西 中考新突破》习题 第12章 演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 第十二章1如图所示,是两种不同的碗夹若分别用它们把碗提起来,则前者相当于一个_费力_杠杆,后者相当于一个_省力_杠杆(均选填“省力” 或“费力”) 2物理学中常常把实际的研究对象或实际的过程抽象成“物理模型” ,例如使用铡刀铡草时,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这就是铡刀的“物理模型” 现在用一根绳子一端固定,并绕着油桶的另一端用力将油桶沿斜面上拉,如图所示,它的物理模型是_动滑轮_.这样使用的目的是为了_省力_3搬运砖头的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车箱和砖头总重 G 为 1 000 N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 F 为_300_N ,使用它可以_省力_( 选填 “省力”或“省距离”)4有一杠杆经过调

2、节,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每个钩码重均为 0.5 N,如图所示,在 A 点悬挂两个钩码,要使杠杆水平平衡,需在 B 点悬挂_3_个钩码取走悬挂在 B 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 C 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0.75_N;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左上方,杠杆仍然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变大_(选填 “变大” 、 “变小”或 “不变”) 5将重物从长 4 m、高 1 m 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的顶端已知沿斜面所用的推力是 300 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75%,则推力做的总功为 _1_200_J,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900_N6(2016 遂宁)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

3、重为 16 N 的物体以 0.2 m/s 的速度匀速提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若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 F 为_10_N ,拉力的功率为_4_W ,动滑轮的重力为_4_N 7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8如图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 F 甲 、F乙 、F 丙 、F 丁 ,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 ,正确的是( B )AF 甲 F 乙 B F 乙 F 丙CF 丙 F 丁 D一样大9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 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 A 拉至位置 B,在这个过程中,力 F 的大小将( C )A不变 B

4、变小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10如图所示,小明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 F200N 的推力,将质量为 30kg 的物体在 5 s 时间内匀速推到 1 m 高的平台上,斜面长 s2 m( g 取 10 N/kg)则( B )A推力的功率为 40 W B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75%C推力做的总功 300 J 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100 N11(不定项)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做法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有(BD)A增加物体被提升的高度B减轻动滑轮的重力C改变绳子的绕法,减少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D增加物体的重力12使用机械可以极大地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1)园艺师

5、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为了更省力,应尽量让树枝“靠近”还是“远离”刀轴 O,为什么?(2)剪刀的刀口比较薄,目的是什么?答:(1)修剪树枝时,在阻力和动力臂不变的情况下,让树枝往剪刀轴 O 靠近,减小了阻力臂,由 F1L1F 2L2 可知,动力会变小,因此可以省力;(2)剪刀的刀口比较薄,目的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13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 500 N 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 6 m 高处,所用拉力为 300 N,时间为 20 s,不计摩擦和绳重( g 取 10N/kg)求:(1)工人做的有用功和功率;(2)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3)如果用这个

6、滑轮组匀速提起 400 N 的重物,需要用多大的拉力?解:(1)工人做的有用功:W 有用 Gh500 N6 m3 000 J;工人做的总功:W 总FsF nh300 N26 m3 600 J;工人做功的功率: P 180 W;W总t 3 600 J20 s(2)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100% 100%83.3%;W有 用W总 3000 J3600 J(3)因为绳子的拉力 F ,所以 G 动 nFG 物 2300 N500 N100 N,G物 G动n绳子拉力:F 250 N G物 G动n 400 N 100 N214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一标记A

7、(如图甲所示) ,然后用大小为 F 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总重为 G 的钩码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 H 时,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另一标记 B,并测得 AB 两点间的距离为 2H(如图乙所示)(不计摩擦与绳重) 求:(1)动滑轮的重力 G1;(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如果减少钩码的个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如何变化?解:(1)物体由三段绳子承担,物体升高 H,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3H,F(GG 1),动滑轮重力:G 13FG ;13(2)有用功:W 有用 GH,总功:W 总FsF3H3FH, 100% 100% 100%;W有 用W总 GH3FH G3F(3) 100% 100%

8、,如果减少钩码个数,有用功减小,额外W有 用W总 W有 用W有 用 W额功不变,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减小,机械效率降低1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有甲、乙两位同学作出了如下的猜想:甲同学: ;乙同学: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 力动 力 臂 阻 力阻 力 臂为了验证以上两种猜想是否正确,两位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A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安装实验器材B在没有挂钩码时,将匀质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C将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 50 g)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边并移动其悬挂的位置,重新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D改变悬挂的钩码个数,并移动其悬挂的位置,使杠杆又在水平位置平衡并将每次实验测得的数据都记录在下表中,那么:实验序号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1 0.5 5.42 2.0 1.362 1.0 4.003 1.5 2.60 1.0 3.90(1)在记录数据的表格中,根据实验装置右边的放大图补充漏掉的两空应该分别填上_1.5_和_2.67_(g10 N/kg)(2)在实验中,当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的重心在图中的_O _点(3)综上所述,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动力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_,即_乙_同学猜想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