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强化训练 30 人类生存的地球基础训练1(2013温州)如图是地球的内部结构圈层示意图。由外到内依次表示( B )A地幔、地核、地壳B地壳、地幔、地核C地核、地壳、地幔D地核、地幔、地壳2(2015丽水)2015 年 4 月 25 日,尼泊尔发生了 8.1 级地震,造成近3 万人伤亡。我国迅速派出工作队赶赴灾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尼泊尔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易发强震,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3(2015宁波)下列地形变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B )4(2013衢州)今年 4 月,雅安地震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地震是由于板块的碰撞或张裂引起的B
2、地震只能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C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到房屋内躲避D我国已经能够准确预报地震解析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雅安地震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或张裂引起的,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且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现在人类还不能够准确预报地震,当地震发生时,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地震中不应乘车逃命,远离交通工具。发生地震时应远离建筑物、危险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更不能躲进防空洞。5(2015湖州)2015 年 4
3、月 25 日,尼泊尔发生 8.1 级地震。科学家曾在考察喜马拉雅山区时意外发现海洋古生物化石,这些事实都说明了地壳是在变动的。6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以下有关地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地球是一个椭球体B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和地幔两层C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D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7(2013台州)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为不恰当的是( B )A打草稿纸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B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C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D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解析 打草稿纸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
4、节约了资源,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旅游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是保护环境的正确做法;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浪费了资源,是不恰当的,故选项 B 符合题意。8(2013金华)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太阳和月球是与人类最密切的天体。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太阳是一颗行星B地球内部只分为地壳、地幔两层C地球自转一周约为 24 小时D月球是一颗会发光的卫星解析 A太阳是一颗恒星,原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原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地球自转一周约为 24 小时,原叙述正确,故符合题意;D.月球是一颗不会发光的卫星,原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5、。9(2014扬州)2014 年扬州市着力打造“七河八岛”生态旅游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C )解析 A花草树木可以吸收一定的空气污染物,可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增高,空气变得清新,故 A 正确;B.分类回收垃圾,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故 B 正确;C. 随意排放污水,使河流、水源遭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故 C 错误;D.绿色低碳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温室效应的产生,使生态变得更好,故 D 正确。10(2013湖州)下列现象与其形成原因对应的是( D )A雅安地震人类活动B四季更替地壳运动C海陆变迁太阳活动D地形变化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解析 雅安地震、海
6、陆变迁是由于地壳活动引起的,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故选 D。11在地震中,不少无辜者并不是因房屋倒塌被砸伤及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种种不当行为“扼杀”自己。若不幸被困于倒塌建筑物中,下列措施不宜采取的是( C )A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间B用湿毛巾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C不停地大声呼救并迅速用手挖掘砖块尽快逃生D一时无法脱险时应尽量节省体力,寻找代用品和水,延长生存时间解析 在地震中,若不幸被困于倒塌建筑物中,不停地大声呼救并迅速用手挖掘砖块尽快逃生的做法是错误的,而应当保存体力,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
7、物,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间,一时无法脱险时应尽量节省体力,寻找代用品和水,延长生存时间。故选 C。12(2014宁波)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 “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上述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13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但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 2.53%。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 A )A亚洲
8、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B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是均衡的C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解析 由图提供的信息可知亚洲淡水资源占全球 35%左右,而人口数量占到 60%左右,欧洲和非洲拥有的水量和人口所占的比例比较接近,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淡水资源所占的比例超过人口数量所占的比例。故选 A。拓展提高14(2013深圳)今天(公历 6 月 23 日,农历五月十六日)小明圆满完成了中考。以下部分他对身边科学问题的看法正确的是( B )A中考期间深圳总是白昼短于黑夜B中考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C今天有可能发生日食D暑假若去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旅游,那里和深圳一样处于夏季解
9、析 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南半球处于冬季,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故选项 B 符合题意。15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资料一 我国部分省市年人均水量图(单位:米 3/年)资料二 水资源紧缺指标紧缺性 人均水量 (m3/年)极度缺水 500重度缺水 5001000中度缺水 10001700轻度缺水 17003000资料三(1)资料一和资料二是我国部分省市年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缺指标。从空间上看我国水资源分布有南多北少的特点,极度缺水的省市有河北、北京。(2)资料三表示广州、杭州、北京、哈尔滨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能代表北京的是 B(填字母)。
10、解析 (1)资料一中河北、北京两地人均水量500m 3/年,极度缺水。(2) 由资料三中的“月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可知,A、B、C 、D 依次是哈尔滨、北京、杭州、广州。16分析下面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框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框图中 A、B、C、D 、E 所表达的水循环中的各种环节名称。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下渗 E:地表径流(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哪一环节可以施加影响?请举例具体说明。地表径流。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等。解析 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即海陆间循环,是地球上水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种循环形式,能够为陆地源源不断地提供淡水资源。要正确填写出题目
11、中所要求的各个环节的名称就必须了解海洋和陆地之间水循环的具体过程:广阔的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着气流运行,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陆地上的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沿着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因重力作用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完成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回忆了海陆间水循环的具体运动过程,第(1)小题便迎刃而解。要回答第 (2)小题的问题,首先要想到目前人类对水资源利用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诸如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等,然后思考一下这些措施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属于哪个环节,问题便可得到解决。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水的蒸发、凝结、水汽输送等环节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地表径流,在局部地区却可以施加某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