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百分闯关】2016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79493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分闯关】2016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百分闯关】2016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百分闯关】2016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百分闯关】2016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绪言 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3 分1545 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A将木头锯断 B铁生锈C将弯曲的弹簧拉直 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2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需要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下列问题中不是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的是(C)A新型超导材料的研制B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生活环境C改进汽车外形,流线型设计以减少阻力D研究生产低毒高效的农药、化肥 ,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D)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D)颜色变化 状态变化 发光 放热 其他物质生成 沉淀生成气体放出A B C D5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

2、化的是(B)6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D)A只有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C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D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7下列有关 O2 和 CO2 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B)8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C)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D)A用铝作导线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 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10下列实验操作与所选择的仪器正确的是(C)A盛装固体药品细口瓶 B取用碳酸钠粉末

3、镊子C吸取少量液体滴管 D少量液体间反应量筒11正确量取 8.5 mL 的液体,应选用的合适仪器有(A)5 mL 量筒 10 mL 量筒 50 mL 量筒 胶头滴管A B C D12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造成试管破裂,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C)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试管外壁有水 试管底部接触灯芯 试管内的液体超过容积的 1/3 没有进行预热 ,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A B C D13在实验室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D)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C为了能看清标签,倾倒液体时 ,标签不能向着手心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 ,试管口

4、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14下列各项化学实验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D)A给烧杯中液体加热时,在烧杯下面垫上石棉网B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如有水,加热前应擦干C熄灭酒精灯只能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手扇等方法熄灭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 先加小砝码再依次加较大的砝码15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B)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填空题(共 20 分)16(5 分) 现有下列一些数据,将正确的选项字母填入下列空格中。A45 B90 C2/3 D1/3 E0.1 g F0.01 g(1)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

5、平一般准确到 E。(2)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要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C。(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大约 D 处,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D,试管要与桌面成 A 的角, 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17(6 分) 根据下图所示仪器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字母) 。(1)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试剂用 E;(2)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C;(3)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 D;(4)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 F;(5)可以用作加热的仪器 A;(6)既能用来配制溶液,又能用作较大量试剂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B。18(6 分) 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

6、做好实验记录。实验步骤:观察木炭的颜色和状态;另取一块体积相仿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把木炭砸碎;把木炭放入水中。实验记录:a.黑色固体;b.与煤块相比较木炭轻;c.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且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木炭较容易地被砸碎;e.木炭放入水中,不溶于水且漂浮于水面。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 , 理由是仅形状改变;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理由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 黑色固体,密度比煤小,硬度较小,比较脆,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化学性质有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19(3 分) 某同学用

7、100 mL 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所示。(1)图中所表示的液体体积是 40mL。(2)若该同学要量取 42 mL 的该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胶头滴管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3)如果该同学在量取 42 mL 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积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 ”)42 mL。三、简答题(共 24 分)20(6 分) 写出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1)用嘴吹灭酒精灯:造成酒精灯失火或爆炸;(2)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试管受热不均匀 ,使试管炸裂;(3)取用细口瓶中的液体,细口瓶的标签没有正对着手心: 残留的液体流下来,腐蚀标签;

8、(4)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珠: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 ;(5)把大块(或粒状 )药品垂直投入试管中:打破试管底部;(6)用一支滴管取不同的药液:污染试剂。21(8 分) 如图为取用液体药品的示意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细口瓶的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原因是防止沾上杂质, 污染试剂,同时防止腐蚀桌面。(2)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标签要朝向手心,原因是防止瓶口的残留液流下 ,腐蚀标签。(3)倾倒液体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缓缓倒入,原因是防止液体倒出试管外 。(4)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上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 朝外。22(5 分) 看图回答问题。(1)如下图所示实验操作图中,正

9、确的是 C(填字母) 。(2)指出上图中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图 A 中易污染胶头滴管; 图 B 中易导致人体中毒;图 D 中易将试管底砸破。(3)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D(填字母)。23(5 分) 碳酸氢铵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它受热易分解 ,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2)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是受热易分解。(3)往试管里加入少量碳酸氢铵的方法是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4)加热碳酸氢铵所需的仪器是试管、铁架台、酒精灯。(5)怎样证明加热后生成物

10、中有二氧化碳气体?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则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四、实验探究题(11 分)24科学探究是个奇妙的过程,请你参与下面的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在一个门窗紧闭刚上完课的教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教室外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什么不同?【提出猜想】小岑认为:刚下课的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比教室外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查阅资料】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实验探究】用排水集气法分别收集教室内和操场上气体各两瓶。进行如下探究:比较项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教室内的空气和操场上的空气的集气瓶中教室内的空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操场上的空气瓶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教室内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操场上的空气中高氧气的含量将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入盛有教室内的空气和操场上的空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教室内的空气瓶中蜡烛很快熄灭;操场上的空气瓶中蜡烛过一会熄灭教室内的空气中氧气含量比操场上的空气中低【拓展应用】根据实验探究结果,你认为我们在教室里学习时应注意什么?教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