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导与练】2015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整合练习:第二十单元 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科技文化.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79067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与练】2015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整合练习:第二十单元  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科技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整合练习:第二十单元  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科技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整合练习:第二十单元  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科技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整合练习:第二十单元  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科技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整合练习:第二十单元  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科技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十单元 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科技文化测控导航知识点 题号冷战中的对峙 1、2、3、11、12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4、5、12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6、7、11 第三次科技革命 8 现代文学、美术、音乐和电影 9、10 一、选择题1.(2013 杭州)1946 年,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丘吉尔)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他的演讲”标志着( A )A.“冷战”序幕的拉开 B.雅尔塔体系的建立C.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D.美苏争霸的开始解析:英国首相丘吉尔在 1946 年 3 月应美国总统杜鲁门之邀,在美国小城富尔顿发表演说,“从波罗的海

2、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次演说被称之为“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2.(2013 雅安)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的原因有( C )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 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美国试图用武力颠覆苏联等国政权 战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壮大A. B.C. D.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解析:“冷战”是指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排除含有的选项即可。3.(2014 南京)1955 年,苏联和东欧 7 个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至此,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是( B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两极格局C.“一超多强” D

3、.多极化趋势解析: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1955 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4.(2014 临沂)“现在世界上只有惟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但这绝不意味着世界是单极的。如果是一个单极世界,那就只有一个超级大国和许多实力较小的大国,不存在实力强大的大国。”这种世界局面形成于( D )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后 C.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后 D.两极世界政治格局结束后解析:1991 年 12 月,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来源:gkstk.Com5.(2013 河北)尼克松

4、1971 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中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强国,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对尼克松的上述讲话理解正确的是( A )A.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B.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鼎足之势C.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 D.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局面解析:随着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遭受经济危机,西欧走向联合以及日本经济的繁荣,结合题干“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可判断尼克松的意思是世界政治格局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6.(2013 娄底)2

5、011 年以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突然爆发,并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西班牙、爱尔兰等国同时遭受信用危机,欧元持续贬值,全球经济形势突然变得扑朔迷离,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这一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经济全球化( C )A.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利B.对发展中国家弊大于利C.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D.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解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经济风险日益增大。7.(2014 济南)“某型汽车=德国的设计+澳大利亚的发动机+日本的车身薄板+美国、加拿大的变速器+韩国的轮胎+20 多个国家的零部件”,这个公式反映了当今

6、世界的( A )A.经济全球化 B.政治多极化C.经济信息化 D.经济高速化解析: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的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经济的发展。8.(2014 成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 GPS)是利用 GPS 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D )原子能技术 航天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A. B.C. D.解析:全球定位系统需要卫星在空中联络信号的指挥作用,必然与航天技术有关;信号需要通过计算机处理,因而又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故选 D。9.(2014 东营)一位当代美国历史学

7、家说:“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具创新风格的就是爵士乐了。”爵士乐起源于( A )A.非洲音乐 B.美洲音乐C.亚洲音乐 D.欧洲音乐解析:爵士乐起源于非洲音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发展起来,并很快风靡美国,流传世界。10.(2014 济宁)20 世纪欧美文学名著很多。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作者是( B )A.高尔基 B.罗曼罗兰 C.德莱塞 D.贝克特解析: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反映了一个有才华的音乐家在资本主义社会遭遇的失败。二、非选择题11.(2014 揭阳)战后世界格局错综复杂,并随着经济军事实力不断演变。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二战后,出现了美

8、苏冷战的格局。为了遏制苏联,美国提出了哪些冷战政策?(2)1967 年,为了维护自身安全,抗衡美苏,法德实现和解。这一年由法、德等六国成立的组织是什么?(3)1991 年苏联发生的某一事件,导致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历史事件是什么?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4)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全球化,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国际组织是什么?中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于哪一年加入了这个国际组织?解析:随着战时同盟关系的结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具体表现为:美国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

9、;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西欧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1967 年法、德等六国建立欧洲共同体,1993 年发展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发展过程中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答案:(1)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2)欧洲共同体。(3)苏联解体。(4)世界贸易组织;2001 年。12.(2014 东营)二战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格局不断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5 年

10、5 月 9 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材料二材料三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 年国际形势黄皮书(1)材料一中“战争才刚刚开始”的寓意是什么?(2)材料二图示中的环状结构体现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

11、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3)依据材料三,指出在世界格局的“过渡期”,“权力”的转移趋向。面对这一现状,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解析: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即“冷战”。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面对世界格局的“过渡期”,“权力”的转移趋向,中国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壮大自己的综合国力。答案:(1)美国将推行以遏制苏联为核心的“冷战”政策(或实行“冷战”)。(2)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实力。(3)从

12、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应对: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加强区域合作;加强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等。(答出两项即可)测控导航知识点 题号冷战中的对峙 1、2、3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4、5、1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6、7、15第三次科技革命 8、9、10、11现代文学、美术和电影 12、13一、选择题1.(2014 郑州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英国和美国在希特勒垮台之后有效地控制了欧洲的发展。”下列事件能够反映“有效地控制了欧洲的发展”的是( B )A.巩固战时同盟 B.实行“冷战”政策C.成立欧盟 D.发动科索沃战争解析

13、:战后,美苏实行“冷战”政策。美国通过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有效地控制了西欧各国;苏联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加强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2.(2015 预测)下列对“冷战”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D )A.“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C.冷战结束的标志是苏联的解体D.北约的建立标志着冷战中形成了两极对峙解析:1949 年 5 月,美国、加拿大和西欧 10 国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根据这一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即“北约”,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来源:gkstk.Com3.(2014 常熟模拟

14、)下图为小潘整理的美苏争锋一课知识结构示意图。图中分别是( B )A.争霸 丘吉尔 古巴B.冷战 马歇尔 古巴C.军事对抗 肯尼迪 柏林D.冷战 丘吉尔 柏林解析: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之为冷战政策;美国在经济上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1962 年,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4.以下能正确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历程的选项是( B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C.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

15、化趋势解析: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5.(2014 扬州模拟)据央广网布鲁塞尔 3 月 31 日消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当日下午访问了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欧中双方领导人就进一步提升中欧合作水平交换了看法。欧盟、中国等多股力量在世界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明, 越来越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A ) A.多极化 B.信息化C.全球化 D.无核化解析: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6.(2014 泰兴模拟)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观点错

16、误的是( D )A.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B.国际资本流通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C.中国加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之中,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的活力D.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对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不利解析: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境地,但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既要引进外资和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又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才能更好的顺应这一趋势,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7.(2014 南京模拟)2001 年,经过十多年的艰苦谈

17、判,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这是中国为顺应世界哪一潮流做出的努力( D )A.经济区域集团化 B.经济信息化C.世界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解析: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8.2013 年,威海市初中学业考试的阅卷工作采用了网上阅卷的形式进行。这一技术主要得益于( C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 D.印刷术的发明解析:网上阅卷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电子计算机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9.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

18、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处是( D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B.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解析: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10.(2015 预测)下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D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B.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C.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D.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促进解析: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图示中所反映的是科学技术的不同领域相互渗透与促进。11.科

19、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下列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机器轰鸣,铁路速度 车马劳顿,家书万金 在线购物,网络订票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A. B.C. D.解析:本题是组合式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解答。分析选项内容可知,“机器轰鸣,铁路速度”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机器大生产的普及;“在线购物,网络订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电灯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车马劳顿,家书万金”是工业革命前落后的交通、通讯方式。所以不难判断应是最早出现的,可排除 A、C 两项,应在前面,排除 B 项,故选 D。12.(2014 乐山模拟)下图是毕加索创作于 1937

20、年的以德国轰炸西班牙小镇为背景的油画格尔尼卡,勾画了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仰天狂叫的求救者、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死婴号啕大哭的母亲、吓得发呆的见证人等。作者创作的意图是( D )A.表现作者绘画取材新颖,技艺高超B.反映西班牙民族矛盾很尖锐,民不聊生C.表现战争血腥、惨烈的场面D.揭露法西斯的兽行表达对法西斯的谴责和抗议解析:1937 年,毕加索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作格尔尼卡,揭露法西斯的兽行表达对法西斯的谴责和抗议。13.第 85 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于北京时间 2013 年 2 月 25 日上午举行,最令中国观众欣喜的是,李安再次获得最佳导演大奖,这是他继断背

21、山后第二次抱回导演小金人!李安领奖应该到( B )A.法国 B.美国C.德国 D.日本解析:奥斯卡金像奖是美国对在电影方面有成就者的奖励。二、非选择题1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社会主义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材料三 20 世纪 90 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材料一中

22、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个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体系的名称是什么?为确立这一“战后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哪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这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签署的哪两个条约对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两极格局,主要是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次国际会议确立的?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哪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3)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出现了两大突出变化,这种突出变化在世界经济方面、世界政治格局(国际关系结构)方面突出地表现为两大趋势,这两大趋势是什么?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考查的

23、是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有关知识。第(2)问考查两极格局的形成。第(3)问考查当今社会的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2)雅尔塔会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3)世界经济方面:经济全球化趋向(或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政治格局方面: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5.探究实践题: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全球生产力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加剧国际竞争,增加国际风险。请你参加以“全球化利与弊”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材料回放】材料一 20 世纪末,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有六万多家,创造了全世界国民生产总

24、值的 40%,贸易额的 60%,对外投资的 90%。材料二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曾说:“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2001 年 11 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刺激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向全面小康迈进。【知识回顾】(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

25、(回答两个方面即可)【联系实际】(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问题,请你各列举一例。【问题探究】(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为什么会“穷国愈穷”?(4)中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足。结合中国的经验和教训,请你谈谈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改变“穷国愈穷”的局面?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属于识记层次问题。第(2)问链接教材,结合生活实际,举例符合题意即可。第(3)问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理解,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利影响。第(4)问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形式参与到解决现实问题中去,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答案:(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2)便利: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遍及中国许多城市。问题:环境污染严重。(3)原因: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处于不利的境地;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4)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提高本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世界性或者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