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导与练】2015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整合练习:第十八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世界.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78895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与练】2015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整合练习:第十八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世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导与练】2015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整合练习:第十八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世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导与练】2015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整合练习:第十八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世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导与练】2015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整合练习:第十八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世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导与练】2015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整合练习:第十八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世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八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世界测控导航知识点 题号第一次世界大战 1、2、11 俄国十月革命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4、5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7、11、12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8、9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8、10一、选择题1.(2014 南京)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有( C )三国同盟形成 凡尔登战役 萨拉热窝事件三国协约形成A. B.C. D.解析: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惨烈的一次战役,被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所以不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2014 济南)2014 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00 周年,点燃这场大战的“火星”是(

2、C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绞肉机解析:1914 年 6 月 28 日,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街头刺杀了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费迪南大公夫妇,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一个月之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周之内英法俄等国参战,一战全面爆发。3.(2014 成都)1921 年 3 月,为缓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俄共(布)“十大”通过了新经济政策,规定( C )A.实行全民配给制B.禁止私人经营企业C.征收固定的粮食税D.取消商品买卖解析: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俄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 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

3、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并规定了征收固定的粮食税,维护农民利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2014 临沂)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是( B )领导十月革命 实施新经济政策 成立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A. B.来源:gkstk.ComC. D.解析:1924 年,列宁逝世以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所以排除含有选项即可。5.(2014 乐山)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D )A.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B.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

4、俄国十月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新经济政策苏联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主要表现解析:新经济政策是列宁领导实施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计划;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及经济体制,又叫“斯大林模式”。故选 D。6.(2013 苏州)右边的漫画生动地反映了 20 世纪初德国人、日本人参加哪次会议后的心情( A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解析:图片信息“日本军旗”“山东省”等,可以联想到在巴黎和会上,列强不顾中国的强烈抗议,把原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的史实。7.(2014 济南)2014 年 4 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展开亚洲行,实施“亚太再平衡

5、”战略。“一战”后,为重新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秩序,美国倡议召开了( B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解析: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 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协调它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8.(2013 泰安)下列各项不属于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点的是( D )A.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B.破坏性极强C.持续时间很长D.导致了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解析:D 项中的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是在 1922 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建立起来的,发生在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之前

6、。9.(2013 鄂州)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C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D.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10.(2013 宜宾)20 世纪 3040 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A )A.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B.绥靖政策泛滥C.两极对峙 D.宗教纷争解析:1933 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

7、总统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 年,日本军部内主张建立“高度国防国家”、加速对外侵略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世界处于法西斯的恐怖威胁之下。二、非选择题11.(2014 临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主要战场位于欧洲,但波及到了全世界。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 500 万人参战,四年间共造成约 1 000 万的人丧生。近日,英国牛津大学发起了一项名为“欧洲数字图书馆”的项目。该项目面向欧洲 11

8、 个国家公开征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料或实物。应征者将相关史料或物品带到募集中心,再由工作人员进行扫描和收录。如果应征者愿意,他们还可以捐赠资料原件。这次资料收集涉猎的范围很广,私人信件、勋章甚至家庭纪念品等都包括在内。 来源:gkstk.Com国际在线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不仅使各国人民渴望和平,也使一些政治家考虑建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能够保障和平从而保护列强利益的国际组织。这个组织就是国际联盟。尽管国际联盟并没有能够真正维护和平,但是它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念、促进国际合作并实现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基本职能,还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中国网(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哪

9、两大军事集团进行的战争?其中最惨烈的战役是什么?(2)材料一中“欧洲数字图书馆”项目所需要运用的核心技术是什么?该项目的建设具有什么积极意义?(3)材料二中 “国际联盟”的基本职能是什么?运用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国际联盟并没有能够真正维护和平”。解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出现,疯狂的扩军备战,并最终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被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法决定建立国际联盟,虽然国际联盟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但这种通过国际组织来协调解决国际争端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答案:(

10、1)名称:同盟国、协约国。战役:凡尔登战役。(2)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积极意义:能够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便捷地查询一战资料,铭记这段历史,感悟到战争的残酷,从而为维护和平作出积极贡献。(3)基本职能:促进国际合作并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举例:它未能阻止法西斯国家侵略,未能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符合题意,举一例即可)12.(2014 荆州)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华盛顿会议之后,日本出版了如果日本同美国发生战争一书,指出:“日本帝国也只有当它的根延伸到大陆上的时候才能够继续生存和生长,它离开了大陆就必然会死亡。可是美国却残忍地企图砍掉这些根,并企图取代日本并在东亚大陆上推行自己的帝国主义。”材

11、料二 列宁指出:“远东的全部外交史和经济史使人毫不怀疑,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防止美日之间日益尖锐的冲突是不可能的。”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列举一例说明华盛顿会议是如何协调美日之间矛盾的?(2)二战中哪一事件证实了材料二的结论。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就美日关系史谈谈你的历史启示。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矛盾依然尖锐,19211922 年,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英、法、日、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九国公约协调了美日在中国的扩张政策,改变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回到被帝

12、国主义共同侵略的局面。但是美日矛盾依然尖锐,二战期间,日本突袭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就是最好的证明。说明外交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答案:(1)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协调做法;四国公约拆散了英日同盟;五国海军条约限制了日本海军力量的发展;九国公约协调了美日在中国的扩张政策,改变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回到被帝国主义共同侵略的局面。(2)日本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启示: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外交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美日利益争

13、夺是造成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美日以牺牲中国利益为前提实现妥协;压制与妥协造成了短暂的均势与和平,但是不可能消除美日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言之有理即可)测控导航知识点 题号第一次世界大战 1、2俄国十月革命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3、4、14、1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5、6、7、8、16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9、10、11、16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12、13、16一、选择题1.(2015 预测)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属于同盟国的是( A )A.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B.英国、法国、俄国C.德国、俄国、意大利

14、D.英国、奥匈帝国、法国解析:德国和奥匈帝国为了加强同俄国、法国的对抗,1879 年缔结了军事同盟条约,1882 年,意大利同法国的矛盾加剧,也加入了德奥军事同盟,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2.(2014 泰兴模拟)20 世纪上半期,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B.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一次战役C.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二战结束D.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解析:发生在 1916 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伤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一场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3.(2015 预测)同学们在

15、复习中归纳出以下知识点,“1917 年”“列宁”“彼得格勒武装起义”。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直接联想到的是( B )A.新经济政策 B.俄国十月革命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解析:1917 年 11 月 6 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 月 7 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属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4.(2014 常熟模拟)“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

16、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B )A.新经济政策的成就B.苏联经济体制的影响来源:gkstk.ComC.罗斯福新政的特点D.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解析:19281937 年,在苏联经济体制下,其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题干中的状况,正说明 D 项。5.九十四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次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一场什么运动( B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来源:

17、学优高考网 gkstk解析:题干关键信息为“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中国外交的失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中,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一战后,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作为战胜国的利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规定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直接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6.下列条约中最能鲜明体现美国主导、遏制日本、宰割中国这一特征的是( B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C.五国海军条约 D.四国条约解析:一战后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尖锐,为此美国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署了针对中国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恢复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7.(2014 常熟模

18、拟)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B )A.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B.巴黎和会从根本上解决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C.珍珠港事件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斯大林格勒战役标志着二战迎来了重大转折解析:巴黎和会,是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而召开的,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对战败国和广大弱小落后的国家处置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不会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8.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战后初期,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该体系形成有关的国际会议包括( A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开罗会议 雅尔塔会议A.

19、B.C. D.解析: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在世界的统治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9.阅读下列德国与美国失业率变化示意图,你认为造成两国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失业率的主要原因是( A )A.经济大危机 B.希特勒上台C.罗斯福新政 D.二战爆发解析:观察图片可知,美德两国从 1929 开始,一直到 1933 年左右,失业率较高,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10.“我们对未来并不失望,因为美国人民并没有失败让我明确地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

20、身”。罗斯福总统为克服“恐惧”而采取的中心措施是( B )A.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B.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C.加强公共工程建设,增加就业D.压缩农业生产,实行政府补偿11.(2014 扬州模拟)革命推动社会发展,改革也能调和国内矛盾推动社会进步。下列改革中开创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先河的是( C )A.明治维新 B.1861 年改革C.罗斯福新政 D.改革开放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力图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先河。12.(2014 南京模拟)右边图书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该书通过日记的形

21、式,记载了犹太女孩安妮为免遭纳粹迫害,与家人躲躲藏藏的生活。日记将对盖世太保的恐惧、对躲藏生活的绝望和对世界天真的幻想,一点一滴地汇集成一幅真实而悲惨的历史画卷。该书( C )A.批判了三角贸易时葡萄牙人残害黑奴的暴行B.反映了一战时人们对“凡尔登绞肉机”的恐惧C.控诉了二战时德国法西斯残害犹太人的暴行D.揭露了冷战时美国侵略越南的暴行解析:德国法西斯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几百万犹太人惨遭屠杀,造成了人类史上的灾难,故选 B 项。13.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转嫁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而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是( B )日本 英国 德国 美国 意大利A. B. C. D.解析:为摆脱

22、国内经济和社会危机,意大利在 1922 年走上法西斯道路,为应对 19291933 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德日也走上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道路。14.(2014 扬州模拟)下列对斯大林体制评述正确的是( D )其特点是高度集权 政治上表现为家长制,经济表现为指令性 开辟了独特的工业化之路,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是战后苏联成为“跛足巨人”的根源A. B.C. D.解析:斯大林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国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国内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侧重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使工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使工业与其他经济部门比例严重失调,使苏联成为“跛足巨人”。二、非选择题15.

23、正确决策并适时调整政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指 19191920 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

24、崛起解说词材料三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南方谈话”(1)依据材料一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模式“新”在哪里?(3)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科学论断相对应,中共十四大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4)从上述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及其特点,通过材

25、料关键信息“列宁”“19191920 年”,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通过关键信息“美国”“政府干预”,推断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及其特点。第(3)问考查的是中共十四大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第(4)问考查学生对上述事件的历史感悟能力,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推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或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中)。(2)罗斯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同时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科学决策,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是保持经济发展活力的关键;经济政策的调整应立足国情,实事求是;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计划和市场都是发

26、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依据等。16.阅读下列材料: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 世纪 30 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 10 年。20 年代的和解在欧洲是以法国联盟体系为基础,在远东则是以华盛顿会议的协定为基础,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这两个地区的现状。这一目标在 20 世纪 20 年代中得到实现,但在随后的 10 年中,一切又突然地、决定性地颠倒过来。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 20 年代帝国主义构建的国际关系新格局是什么?它的

27、实质是什么?(2)“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的办法之一是建立了什么专政?最后他们都走上了什么道路?(3)材料中所说的“萧条”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什么内在联系?解析:第(1)问,通过材料关键信息“20 世纪 20 年代”“法国联盟体系”“华盛顿会议”来作答,考查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及其特点。第(2)问在第(1)问的基础上,联系材料关键信息“20 世纪 30 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 10 年”来作答。第(3)问根据材料关键信息“20 世纪 30 年代”结合所学可知,“萧条”指的是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体系。(2)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3)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或者经济危机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