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 结1.与钢筋力学性能试验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有哪些?答: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1 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2008)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GB/T701-2008)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GB13014-1991)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2008 )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 (GB4463-1984)碳素结构钢 (GB/T700-2006)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28-2002)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GB/T232-1999)金属材料 线材 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GB/T
2、238-2002)钢筋混凝土用钢筋 弯曲和反向弯曲试验方法YB/T5126-2003金属洛氏硬度试验 第 1 部分:试验方法 (GB/T230.1-2009)2.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有哪些?答: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主要有抗拉、冲击韧性和硬度等。2.1 抗拉性能抗拉性能是建筑钢材的重要性能,由拉力试验所测得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是钢材重要的技术指标。2强度极限 屈服极限 弹性极限 比例极限建筑钢材的抗拉性能,可通过下图:一般低碳钢受拉的应力-应变图例来阐明。= DEC 上CB C 下A= (低碳钢的应力应变图)3图中明显的可划分为:弹性阶段(OB) ;屈服阶段(B C) ; 强化阶段( CD
3、) ;颈缩阶段( DE)四个阶段。在 OB 段内卸去外力后,试件能恢复原来的长度,这种性质叫弹性,这时的变形叫弹性变形,OB 阶段叫做弹性阶段,对应于 B 点的应力叫弹性极限,在弹性变形阶段内,当应力和应变成正比时的极限应力如 OA 段 A 点对应的应力称为比例极限,通常弹性极限和比例极限两者很接近有时就不把他们加以区别。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应力与应变不再成正比关系,此时应力不再增加,但应变却迅速增加,说明材料暂时失去抵抗变形能力,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个阶段 BC 叫做屈服阶段,此时若卸去外力,试件不能恢复原长,这种性质叫塑性,不能恢复的变形叫塑性变形,在屈服阶段接近水平的锯齿线上,拉力上下
4、波动很大,其最高点 C 上称为屈服上限,最低点 C 下为屈服下限,对应 C 下点的应力,称为屈服极限,也叫屈服强度或屈服点。钢材受力达到屈服点以后,变形即迅速发展,尽管尚未破坏,但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故设计中一般以屈服点作为强度取值的依据。从图中 CD 曲线逐步上升可以看出,试件在屈服阶段以后,其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又重新提高,故称强化阶段,对应于最高点 D 的应力叫强度极限又叫抗拉强度。达到顶点 D 之后,应变加大,应力逐渐下降在试件的某一部位,断面开始显著缩小,称为颈缩现象,最后在 E 点断裂,曲线 DE 又称颈缩断裂阶段。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试件受拉断裂后总伸长的长度同原始长度之比值的百分率
5、称延伸率。它表示钢材在发生断裂时所能承受永久变形的能力。试件断口处断面缩小的面积同原截面面积之比值的百分率叫做断面收缩率。4钢材的屈服点(强度) 、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是确定钢号的主要技术指标。2.2 冷弯性能在常温情况下,钢材能承受弯曲的程度称为冷弯性能。冷弯就是将钢材试样在规定的弯心(弯心直径根据试件厚度或直径的倍数而定)进行试验,冷弯到 180o 或 90o,检查在弯曲处外面及侧面有无裂缝、鳞落、断裂等情况。冷弯是建筑钢材的重要工艺性能指标,也是检验钢材塑性的一种方法,冷弯和伸长率指标都是反映钢材塑性的,冷弯试验还有助于暴露钢材的某些内在缺陷,如气孔、杂质裂纹、局部脆性等,所以冷弯试验对钢材
6、塑性的评定更加严格,也更加敏感。对于弯曲成形的钢材和重要结构的钢材,冷弯性能必须合格。2.3 冲击韧性冲击韧性是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冲击韧性指标是通过标准试件的弯曲冲击韧性试验来确定,它综合地反映了强度和塑性等方面的性能,也是评定钢材冷脆性的一项指标,因此对于直接承受动荷载而且可能在负温下工作的重要结构,必须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钢材冲击韧性检验。2.4 硬度钢材的硬度是衡量钢材软硬的一个指标,它表示抵抗其他较硬物体压入的能力。测定钢材硬度常用的方法有布氏法、洛氏法和维氏法,相应的作为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HB) ,洛氏硬度(HR)和维氏硬度(HV) 。硬度常用于检查钢材质量和确定合理的加工
7、工艺。3.钢筋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的取样和数量有哪些规定?答:钢筋应以同厂别、同炉号、同级别、同规格、同一进场时间5每 60t 为一验收批,不足 60t 时,亦按一验收批。每一验收批中取试样一组(两根拉力、两根冷弯、一根化学成分分析) 。取样方法试样应从两根钢筋中截取:每一根钢筋截取一拉力试件、一冷弯试件,其中一根再截取一部分作为化学分析试件。低碳钢热轧盘条冷弯试件应取自不同盘。试件在每根钢筋距端头不小于 50cm 处截取。拉力试件长度:(5d 0+200)mm。低碳钢热轧盘条拉力试件长度:(10d 0+200)mm。冷弯试件长度:5d 0+150mm。化学试件长度:适宜。注:d 0 为标距部分
8、的钢筋直径。4.钢筋力学与工艺性能常规试验项目有哪些?如何试验?答:常规试验项目拉伸试验(屈服点或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 ;弯曲试验;反向弯曲试验。试验方法拉伸试验A.主要实验设备拉伸试验的主要设备是试验机,对试验机有如下要求:a.各种类型试验机均可使用,试验误差应符合 JJG1391999拉力、压力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检定规则的级试验机要求。b.试验机应备有调速指示装置,试验时能在标准规定的速度范围内灵活调节。c.试验机应具有记录或显示装置,能满足测定力学性能的要求。6d.试样机应由计量部门定期进行检定。试验时所使用力的范围应在检定范围内。B.试样截面尺寸的确定圆形试样截面直径应在标距的两
9、端及中间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选用三处测得的横截面积中最小值,横截面积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修约到四位有效数字。S0= d o241计算钢筋强度用截面面积采用公称横截面积。C.带肋钢筋计算强度用截面面积采用下表所列公称横截面面积。钢筋的公称横截面面积与理论质量 表公称直径(mm) 公称横截面面积(mm 2) 理论质量(kg/m)681012141618202225283236405028.2750.2778.54113.1153.9201.1254.5314.2380.1490.9615.8804.21018125719640.2220.3590.6170.8881.2
10、11.582.002.472.983.854.836.317.999.8715.42注:表中理论质量按密度为 7.85g/cm3 计算。 D.试样标距长度及引伸计基础长度的标志:a.对于测定伸长率的试样,应在其平行部分表面,选用小冲点、细7划线或有颜色的记号作出两个标记或一系列等分格的标记,以标明标距长度。b.对于安装引伸计的试样,可在其平行部分表面上做出两个细划痕,使其间距等于引伸计的基础长度。c.试验前后试样标距长度或引伸计基础长度的标记及测量均应精确到 0.1mm。d 带肋钢筋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 gt 的检验,除按下表规定采用GB/T228 的有关试验方法外,也可采用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测
11、定方法。带肋钢筋每批的检验项目、取样和试验方法 表序号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 取样方法 试验方法1化学成分(熔炼分析)1 GB/T20066 GB/T223 GB/T43362 拉伸 2 任选两根钢筋切取GB/T228 GB1499.2 中 8.2 条3 弯曲 2 任选两根钢筋切取GB/T232 GB1499.2 中 8.2 条4 反向弯曲 1YB/T5126 GB1499.2 中 8.2 条5 尺寸 逐支 GB1499.2 中 8.3 条6 表面 逐支 目视7 质量偏差 GB1499.2 中 8.4 条8 晶粒度 2 任选两根钢筋切取 GB/T6394注:对化学分析和拉伸试验结果有争议时,仲裁
12、试验分别按 GB/T223、GB/T228 进行。E.带肋钢筋的反向弯曲试验时,经正向弯曲后的试样,应在 100温度保温不少于 30min,经自然冷却后再反向弯曲。当供方能保证钢筋经人工时效后的反向弯曲性能时,正向弯曲后的试样亦可在室温下直接进行反向弯曲。8F.带肋钢筋尺寸测量,内径的测量应精确到 0.1mm,肋高度的测量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肋高度平均值的方法,即测取钢筋的最大外径减去该处内径,所得数值的一半为该处肋高度,应精确到 0.1mm。G 屈服点测定对有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其屈服点可借助于试验机测力度盘的指针或拉伸曲线来确定。a.指针法:当测力度盘上的指针停止转动的恒定负荷或第一回转的
13、最小负荷即为所求的屈服点负荷。b.图示法:在拉伸曲线上找出屈服平台的恒定负荷或第一次下降的最小负荷即为所求的屈服点负荷。屈服前,应力增加速度为 10MPa/s(在不影响试样性能情况下,允许采用 1030MPa/s 的应力增加速度 )。屈服后,试验机活动夹头在负荷下移动速度为不大于 0.5L/min,试验应在(2010)的温度下进行,如试验温度超出这一范围,应在试验记录和报告中予以说明。H.抗拉强度测定向试件连续施荷直至破坏,由测力度盘或拉伸曲线上读出最大力Fb,计算出抗拉强度。I.伸长率的测定断后标距部分长度 L1 的测量:将试样拉断后的两段在拉断处紧密对接起来,尽量使其轴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如
14、拉断处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缝隙,则此缝隙应计入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部分长度内。L 1 用下述方法之一测定。9直测法:在拉断处到邻近标距端头的距离大于(1/3)L 0 时,可直接测量两测点间的距离。移位法:在拉断处到邻近的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3)L 0时,按直测法测量求出的伸长率不能达到技术条件之规定时应采用移位法测量(见教材 P325 图例) 。J.钢筋在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测定方法a.试样a.1 长度试样夹具之间的最小自由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d25mm 时 350mm25mmd 32mm 时 400mm32mmd 50mm 时 500mma.2 原始标距的标记和测量在试样自由长度范围内,均匀
15、划分为 10mm 或 5mm 的等间距标记,标记的划分和测量应符合 GB/T228 的有关要求。b.拉伸试验按 GB/T228 的规定进行拉伸试验,直至试样断裂。c.断裂后的测量选择 X 和 Y 两个标记,这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在拉伸试验之前至少应为 100mm。两个标记都应该位于夹具离断裂点最远的一侧。两个标记离开夹具的距离都应不小于 20mm 或钢筋公称直径 d(取二者之较大值);两个标记与断裂点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50mm,或 2d(取二者之较大者)。 (见教材 P325 图例)弯曲试验10A.弯曲直径(d)必须符合( GB1499.1 和 GB1499.2 中规定。B.达到规定的角度。C
16、.两支持辊间的距离约等于 L=(d+3a) 0.5a 确定并安装牢固。D.弯曲试验可用压力机、特殊试验机、万能试验机或圆口老虎钳等设备进行。试验过程中应平衡地对试样施加压力。反向弯曲试验反向弯曲试验的弯心直径比弯曲试验相应增加一个钢筋直径。先正向弯曲 90o 后反向弯曲 20o。两个弯曲角度均应在去载之前测量,经反向弯曲试验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5.钢筋力学性能必试项目试验结果如何计算?答:屈服点试验计算: s=FS/SO式中 s屈服点,MPa ;FS屈服荷载,N ;SO受拉面积,mm 2。抗拉强度试验计算: b=FS/SO式中 b抗拉强度,MPa;FS破坏荷载,N ;SO受拉面
17、积,mm 2。伸长率试验计算=【(L 1L O)/LO】100%式中 伸长率,%;LO原始标距长度,mm;L1断后标距部分长度,mm。总伸长率计算11在最大力作用下试样总伸长率 gt(%)可按下式计算: gt=(LL O)/LO b/E100式中 L断裂后的距离,mm;LO试验前同样标记间的距离,mm ; b抗拉强度,MPa;E弹性模量,其值可取为 2105MPa。测定性能数值的修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测试项目 范围 (修约间隔)修约到 s 200N/mm2 1 N/mm2200N/mm 21000 N/mm2 5 N/mm2 b1000 N/mm2 10 N/mm2 , gt 0.5%6.钢筋力
18、学性能试验结果如何评定?答:拉力试验评定屈服点(强度) 、抗拉强度、伸长率应符合GB1499.1/GB1499.2中的规定;若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试验结果无效,并应补做试验。a.试样断在机械刻划的标记上或标距外造成性能不合格;b.试验由于操作不当,如试样夹偏而造成性能不符合规定要求;c.试验后试样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缩颈;d.试验中记录有误或设备仪器发生故障影响结果准确性。弯曲试验评定弯曲后检查试样弯曲处的外面及侧面,在有关标准未做具体规定的情况下,一般如无裂缝、裂断或起层即认为试验合格。如以上二项(拉力、冷弯)中某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再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检
19、(包括该项试验所要求的任一指标) ,复检结果即使有一个指标不合格,则该批12视为不合格。根据GB1499.1/GB1499.2的标准,按委托单位来样提供的钢筋牌号及强度等级进行评定,评定结果不得高于委托单位来样的强度等级。7.钢的主要元素对其性质的影响如何?答:碳:是钢铁中的主要元素,它对钢铁的性能有决定性的作用。碳在钢中大部分以化和状态存在,如碳化铁(Fe 3C) 、碳化锰(Mn 3C)等。含碳量增加,会提高钢的屈服点,抗拉强度及硬度,但伸长率及冲击韧性则降低,耐腐蚀性下降,可焊性变差。磷:磷是钢铁中的有害杂质。它在钢中会显著降低钢的塑性及冲击韧性,在低温下使钢变脆,称为冷脆性,磷在钢中以固
20、溶体及Fe3P 夹杂物的形式存在。硫:硫是钢铁中的有害杂质。它使钢在热机械加工时产生裂缝而破坏,称为热脆性,会降低钢的耐磨性和可焊性。硫在钢中通常以FeS 夹杂物的形式存在。硅:硅是炼钢时为了脱氧而有意加入的,它进入铁素体中使其强化,能显著提高钢的强度极限,并在较小的程度上提高其屈服极限。含硅量在小于 2.0%以下时,对钢的塑性影响不大,但显著降低其韧性。硅还能防止大量的偏析,提高抗腐蚀能力,因而能改善钢的质量。锰:锰是炼钢时为了脱氧和去硫而有意加入的,锰可以形成碳化物,但大部分进入铁素体使其强化,从而显著提高其强度和硬度,并降低钢的热脆性。8.与钢筋焊接试验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规定有哪些
21、?答: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27-2001) 13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GB/T2650-2008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B/T2651-2008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652-2008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GB/T2653-2008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GB/T2654-2008钢筋气压焊 (GB12219-1989 )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1 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2008)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TB10210-20
22、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9.钢筋焊接方法有几种?答:钢筋的焊接方法一般有: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弧焊(包括搭接焊、帮条焊、坡口焊和熔槽帮条焊) ;电渣压力焊;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气压焊;负温焊接。10.焊接钢筋试件的取样方法和数量有哪些规定?答: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焊接骨架、焊接网凡钢筋级别、直径及尺寸相同的焊接骨架应视为同一类型制品,且每 200 件作为一批,一周内不足 200 件的亦按一批计,焊接网每批不应大于 30t 或 200 件为一批,一周内不足 30t 或
23、200 件亦应按一批14计。外观检查按同一类型制品分批检查,骨架焊接每批抽查 10%;焊接网抽查 5%, 均且不得少于 3 件。力学性能试验的试件,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当所切取试件的尺寸小于规定的试件尺寸时,或受力钢筋直径大于 8mm 时,可在生产过程中焊接试验用网片,从中切取试件,抗剪试件纵筋长度应大于或等于 290mm,横筋长度应大于或等于 50mm。拉伸试件纵筋长度应大于或等于 300mm。由几种钢筋直径组合的焊接骨架,应对每种组合作力学性能试验。冷轧带肋钢筋或冷拨低碳钢丝的焊点应作拉伸试验,两夹头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20 倍试件受拉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 180mm;对于双根钢筋,非受拉
24、钢筋应在离交叉焊点约 20mm 处切断,试件数量应为纵向钢筋 1 个,横向钢筋 1 个。弯曲试验试件,在单根钢筋焊接网中,应取钢筋直径较大的 1根;双根钢筋焊接网中,应取双根钢筋中的一根;试件长度应大于或等于 200mm;弯曲试件的受弯曲部位与交叉点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25mm;试件数量应为纵向、横向钢筋各 1 个,弯曲至 180o 时;其外侧不得出现横向裂纹。热轧钢筋、冷轧带肋钢筋或冷拨低碳钢丝的焊点应作为抗剪试验,数量一组 3 个。钢筋闪光对焊接头钢筋加工单位:同一工作班内,同一焊工,同一钢筋级别规格,同一焊接参数,每 300 个接头为一验收批;当同一工作班的焊接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内累计计
25、算,累计不足 300 个接头时,应按一批计算。外观检查的接头数量,应从每批中抽查 10%,且不得少于 10 个铁路工程:采用闪光对焊接头时,应在同一钢筋级别规格、同一焊接参数,每 200 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 200 个接头时亦按一批15计算。每一验收批成品中切取一组 6 个试样(3 个拉力试件、3 个弯曲试件).取样方法a.试件从每批成品中切取.b.焊接等长的预应力钢筋(包括螺丝端杆与钢筋的焊接接头) ,可按生产条件制成模拟试件。c.模拟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复验应从成品中切取试件,取样数量和要求与初试时相同。钢筋电弧焊接头钢筋加工单位:同一焊工、同一钢筋级别、规格、同一类型接头,每 30
26、0 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 300 个接头时,则按一批计算。施工现场:每一单位工程、同一焊工、同一钢筋级别、规格,同一类型接头,同一焊接部位,每 200 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 200个接头时,亦按一批计算。在现场安装条件下,每一至二楼层中以 300 个同接头类型,同钢筋级别的接头作为一批,不足 300 个时亦作为一批。每一验收批取样一组(3 个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取样方法a.试件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b.对于装配式结构,节点的钢筋焊接接头,可按生产条件制作模拟试件。c.模拟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复验应从成品中切取试件其数量与初始相同。钢筋电渣压力焊在一般构筑物中,同钢筋级别、同规格的同类型接头
27、每 300 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 300 个接头时,亦按一验收批。16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结构中,应以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的同一钢筋级别,同一规格的同类型接头每 300 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 个接头时,亦按一批计算。每一验收批取试样一组(3 个试件)进行拉力试验。取样方法a.试件应从成品中切取。b.若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试。予埋件钢筋 T 型接头埋弧压力焊:以每 300 件同类型产品为一验收批,不足 300 件时,亦按一批计算。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计算,每 300 件同类型产品为一验收批,不足 300 件时,亦按一批计算。每一验收批取试样一组(3 个试件
28、)进行拉力试验。取样方法a.试件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b.若从成品中取得试件尺寸过小,不能满足试验要求时,可按生产条件制作模拟试件。c.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其他焊接种类的质量检查验收可参照 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进行。11.焊接钢筋常规试验有哪些?如何试验?答:试验项目(按焊接种类划分)点焊(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片):抗剪试验及抗拉试验。闪光对焊:抗拉试验及冷弯试验。电弧焊接头:抗拉试验。电渣压力焊:抗拉试验。17预埋件 T 型接头埋弧压力焊:抗拉试验。试验方法及计算(见教材 P335 中 10.4.3 节).12.焊接钢筋试验结果如何评定?答:按焊接种类
29、分别评定如下点焊(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片): 热轧钢筋焊点应做抗剪试验,试件为 3 件,试验结果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冷拔低碳钢丝焊点,除做抗剪试验外,还应对较小的钢丝做拉伸试验,试件各位 3 件。抗剪结果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拉伸结果不应低于冷拔低碳钢丝乙级的规定值。试验结果:如有一个试件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则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试,若仍有一个试件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则该批制品即为不合格品。焊接骨架焊点抗剪力指标( N) 表较小直径(mm)项次钢筋级别3 4 5 6 6.5 8 10 12 14123级级冷拔低碳钢丝 2530 4490 70206664 7800 11810168401846026310
30、26580378903617051560钢筋闪光对焊接头抗拉强度a.三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b.至少有两个试件断于焊缝之外,并成塑性断裂。c.当检验结果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两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检。复检结果,若仍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三个试件呈脆性断裂,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d.模拟试件的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复验应从成品中切取试件,18其数量和要求与初试时相同。e.预应力钢筋与螺丝端杆对焊接头只做拉伸试验,但要求全部试件断于焊缝之外,并呈塑性断裂弯曲试验弯曲试验可在万能材料试验机或其他弯曲机上进
31、行,焊缝应处于弯曲的中心点,弯曲试验结果如有两个试件未达到要求(要求弯曲至90o 时接头外侧不得发生折断) ,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有三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钢筋电弧焊接头三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抗拉强度值。三个接头试件均应断于焊缝之外,至少有两个试件呈塑性断裂。当检查结果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一个试件断于焊缝,或有两个试件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仍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一个试件断于焊缝,或有三个试件呈脆性断裂时,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模拟试件的数量和要求与从成品中切取相同。当
32、模拟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复验应从成品中切取试件,其数量与初试时相同。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三个试件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值。若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值低于规定的数值,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仍有一个试件的强度达不到上述要求,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预埋钢筋 T 形接头埋弧压力焊三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值。当有一个试件不能达到上述要求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仍有一个试件低于上述规定数值,则该批预埋件即为不合格品。191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常规试验项目有哪些?如何试验?答:常规试验项目拉伸试验;松弛试验(必要时) ;尺寸测量
33、。试验方法(简要) 拉伸试验A.最大负荷整根钢绞线的最大负荷按 GB228 的有关规定执行。用公称截面积计算强度级别。B. 屈服负荷a.钢绞线的屈服负荷是钢绞线在非比例伸长为 0.2%时所受的负荷。b.钢绞线的屈服负荷试验按 GB228 的有关规定执行。c.供方在生产检验中,也可以测定总伸长为 1%时所受的负荷,其值符合标准规定值要求时可以交货。但仲裁时应测定钢绞线在非比例伸长为 0.2%时的负荷。注:测定总伸长为原标距 1%的负荷时,预加负荷为公称屈服负荷的 10%。预加负荷对试样产生的伸长应加在总伸长内。C.伸长率a.测定钢绞线伸长率时,17 结构钢绞线的标距不小于500mm。12 和 1
34、3 结构钢绞线的标距不小于 400mm。b.在测定总伸长为 1%时的负荷后,此时卸下引伸计,并标明试验机上下工作台之间的距离(L 1),然后继续加荷直到钢绞线的一根或几根钢丝破坏,此时标明上、下工作台间的最终距离(L 2) 。c.L2 L1 的值与 L1 比值的百分数,加上引伸计测得的 1.0%即为钢绞线的伸长率。d.如果任何一根钢丝破坏之前,钢绞线的伸长率已达到所规定的要求,此时可以不继续测定最后伸长率的值。如因夹具原因产生剪切断20裂,所得最大负荷及延伸未满足标准要求试验无效。松弛试验a.试验期间,试样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2)的范围内。b.试样不得在制造后进行任何热处理和冷加工。c.加在试样上的初始负荷等于标准规定的相应破断负荷的 70%。d.初始负荷应在 5min 内均匀施加完毕,并保持 2min 后开始记录松弛值。尺寸测量用精度为 0.002mm 的卡尺测量钢绞线的直径偏差和捻距。钢绞线直径的测量应以横穿直径方向的相对两根外层钢丝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