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迁西二中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 12 月份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第 I 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苏轼的意义李泽厚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
2、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另一面才是苏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 ,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 、 “归田” 、 “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
3、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
4、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他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 ”,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作为文艺全才,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会做诗文之读书人最喜爱的对象,但作者认为,他的文艺成就不及屈、陶、李、杜。B.因为苏轼在中国文艺史上有巨大影响,所以作
5、者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C.作者认为,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不是谨守儒家思想,而是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比前人任何退隐要更深刻、更沉重的人生空漠和退隐。D.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苏轼文章中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B.苏轼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他做到了对政治的退避。C.苏轼的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的文章主要受儒教、佛教影响。 D.被苏轼
6、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的美在陶潜诗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表达出来。3.根据原文内容,对苏轼的“美学意义”加以判断,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B.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C.苏轼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 。D.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
7、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萨布素,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四世祖充顺巴本,以勇力闻,世为岳克通鄂城长。太祖时,其后人哈木都率所部来归,屯吉林,遂家焉。萨布素初仕为宁古塔将军笔帖式,圣祖遣武默讷等瞻礼长白山,至吉林,欲得识路者导引,宁古塔将军巴海令萨布素率兵二百,携三月粮以从,成礼而还,授萨布素宁古塔副都统。二十一年,罗刹侵额尔古纳,据雅克萨,诏率兵偕郎坦勘视雅克萨城形势,命建木城于黑龙江、呼玛尔两地,遽以巴海与萨布素统宁古塔兵千五百人往驻,造船备炮。萨布素疏言:“两城距雅克萨尚远,若驻兵两处,势必道
8、阻。罗刹倘水陆运粮,增兵救援,更难为计。宜乘其积贮未备,速行征剿。俟造船毕,即直薄城下。 ”疏下王大臣议,如所请,上不许。寻以罗刹弃城而去,乃命巴海回守吉林,以萨布素偕宁古塔副都统瓦礼祜率兵驻额苏哩。额苏哩在黑龙江、呼玛尔之间,为进攻雅克萨要地,有田陇旧迹,萨布素因移达呼尔防兵五百人赴其地耕种,并请调宁古塔兵三千更番戍守。上念兵丁更戍劳苦,命在卜奎建城,擢萨布素为黑龙江将军。既至,乃招抚罗刹降人,授以官职,更令转相招抚。二十四年,罗刹复踞雅克萨,上以朋春等统兵克雅克萨城,命萨布素移驻墨尔根,建城防御。又命郎坦、班达尔沙会师,抵雅克萨。荷兰贡使以书谕俄罗斯察罕汗 ,乃请遣使画界,然亟先释雅克萨围
9、。上允之,命撤围。其后,俄罗斯使臣费耀多罗至尼布楚,命内大臣索额图、佟国纲等往会,寻议以大兴安岭及格尔必齐河为界,毁雅克萨城,徙其人去。2三十五年,上亲征噶尔丹,命大将军费扬古自归化城出西路,萨布素督盛京、宁古塔、科尔沁兵,扼其东路,自次克鲁伦河。噶尔丹西窜,为费扬古所败,诏分萨布素所部兵五百人隶费扬古军。次年,召至京师,旋命回任。奏请于墨尔根两翼立学,设助教,教习书义,是为黑龙江建学之始。三十九年,卒。乾隆间,敕修盛京通志,列名宦,且称萨布素谙练明敏,得军民心,其平罗刹及黑龙江兴学,有文武干济才。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六十七注: 察罕汗:即沙皇。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 (3 分)A遣武默讷等瞻礼长白山 礼:礼拜、膜拜B遽以巴海与萨布素统宁古塔兵千五百人往驻 遽:急剧、急忙C俟造船毕,即直薄城下 俟:等到D自次克鲁伦河 次:次第、顺序 5.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够体现萨布素“有文武干济才”的一组是( ) (3 分)携三月粮以从,成礼而还 宜乘其积贮未备,速行征剿招抚罗刹降人,授以官职 毁雅克萨城,徙其人去 所部兵五百人隶费扬古军 奏请于墨尔根两翼立学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萨布素出身行伍世家,其四世祖充顺巴本以勇猛和气力而闻名,世代为岳克通鄂城长。萨布素初登仕途,即为宁古塔将军笔帖式,后又多次立功,不
11、断得到升迁。 B萨布素恪尽职守,多次上疏陈述边关战略及开荒屯田部署,均因朝中君臣反对而未被允可。但他没有因此获罪,反而被委以重任,甚至被钦定为黑龙江将军。 C在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战役中,康熙帝御驾亲征,萨布素奉命担任东路总指挥,结果噶尔丹向西逃窜,被西路总指挥费扬古击败。D萨布素治军有方,深得人心。任黑龙江将军期间修城筑镇,招抚罗刹兵,并建学兴教,为巩固东北边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两城距雅克萨尚远,若驻兵两处,势必道阻。罗刹倘水陆运粮,增兵救援,更难为计。 (5分)(2)荷兰贡使以书谕俄罗斯察罕汗,乃请遣使画界,然亟先释雅克萨围。 (5 分)(
12、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寄崔侍御李白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朓楼。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注】本诗写于天宝十二年(753 年) ,时诗人离东鲁家南游吴越。崔侍御,即崔成甫,李白的好友,曾任校书郎、摄监察御史。敬亭:指敬亭山。8.李白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请作简要概括和分析。 (5 分)9.这首诗在抒发情感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的两种,然后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 其西南诸峰, 。望之蔚然而
13、深秀者,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 ,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3)信誓旦旦, 。 (诗经氓 )(4) 舞幽壑之潜蛟, 。 (苏轼赤壁赋)(5)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6)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并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后的括号内打对勾。注意:只能做所选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紫 貂 乔迁猎貂,主猎紫貂。紫貂,俗名大叶子,毛皮珍贵。用紫貂皮制成的裘装,得风
14、则暖,着水不濡,点雪即消。满清王朝规定:非皇室与二品以上王公大臣不得着貂皮。据说,老辈人猎貂,为使貂皮无损,在风雪天赤身裸体躺在有紫貂的山里。紫貂心善,常以体覆盖冰冻主人,使其暖,便被捉。只是,十人捉貂,常十人不得生还。三皮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一股凉意立即从他的脸皮传到心里,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两行热泪夺眶而出。随着凉意而来的,还有母亲胸腔里那如风匣一般的呼嗒声。老中医的话在三皮耳畔响起:这病,有张貂皮暖着就好了。三皮起身去了猎人四爷家。四爷望着下了决心要去猎貂的三皮,缓缓的从身后拽出一坛陈年老酒来,起了封皮,一股浓烈的酒香立刻溢满屋子。闻着酒香,三皮身子就暖暖的了。四爷把酒递给三皮说:“喝了
15、吧!能顶一阵子的。 ”三皮喝了酒,就去了红马山。四爷找到三皮时,三皮都冻僵了,可僵了的三皮没有死,嘴里一口一口地呼着白气呢!一只紫貂像一张小毯子似的把三皮的胸口捂个严严实实。四爷把伏卧在三皮胸口的紫貂拾起,装进蛇皮口袋里。用雪擦了三皮的身体,又用狍皮袄裹了三皮,把三皮背了回来。3三皮醒过来,看到了母亲的眼泪和贴在母亲胸口的紫貂皮。三皮说:“紫貂也疼咱母亲呢!”四爷说:“是紫貂知道你有孝心呢!”日军占领东北,各地抗联勇击日寇。一日,一抗联小分队路过,小住。三皮在四爷家里见到抗联队长不住捶腰,嘴里咝咝痛苦呻吟,一问得知,因天寒地冻腰处枪伤疼痛。三皮便对四爷说:“给我坛陈年老酒吧!”四爷含泪而起,亲
16、自斟酒给三皮。三皮顶着风雪上了山。 四爷寻上山来,远远便看见了三皮,惊奇万分,感叹不已。躺在雪地上的三皮身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貂毯,从头到脚,只留下两个鼻孔出气,数不清多少只紫貂卧在三皮身上四爷热泪长叹:“仁心呢!”三皮参加了抗联。参加了抗联的三皮在一次战斗中被日军俘虏。三皮没熬得住日军的诱惑,成了汉奸。汉奸三皮领着日军找到了抗联小分队的营地,上百条铮铮不屈的汉子血洒黑土。清理抗联物品的时候,日军少佐发现了抗联队长腰间的紫貂皮,惊喜地扯下来。一看,却有四五个枪眼,可惜的哇哇直叫。三皮过来,谄笑着,吹嘘说道:“这还是我猎到的呢”少佐目露神采,寒光闪闪的战刀一指三皮:“你的,再猎一只给我。 ”三皮惊
17、出了一身冷汗。望着寒光闪闪的战刀,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脱光了衣衫。四爷在山上发现了死去多日、冻得硬邦邦、光条条的三皮。四爷来到三皮跟前,看到三皮胸口处有个碗大的洞。四爷往里面看了看,里面没有了心,早让紫貂掏吃了。 (摘自小小说精选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A小说中的四爷起着见证人与线索的作用,他的“陈年老酒”也如同“紫貂”一般,给小说带来传奇的色彩。B “老中医的话在三皮耳畔响起:这病,有张貂皮暖着就好了。 ”这句话突出了紫貂皮的妙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C “紫貂也疼咱母亲呢!” 、 “是紫貂知道你有孝心呢!”三皮与四爷的对话,不仅映衬
18、了三皮的“孝心” ,而且为三皮的叛变投敌作了铺垫。D小说的结尾突兀诡谲,开头介绍紫貂有心善的习性,这里又写它残忍的掏吃人心,不合情理,自相矛盾,是一处明显的败笔。E小说开始介绍“紫貂心善,常以体覆盖冰冻主人”的习性,不仅表现其灵性,与小说结尾相呼应,而且富有神秘传奇色彩(2)联系文本,回答小说为何从对“猎貂”的介绍切入?(6 分)(3)小说形象鲜明,词约意丰,试举例赏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技巧。 (6 分)( 4) 小 说 主 人 公 , 有 的 说 是 “三 皮 ”, 有 的 说 是 “紫 貂 ”, 请 结 合 文 本 谈 谈 自 己 的 看 法 。( 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2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百年前的李鸿章 1852 年,29 岁的李鸿章在翰林院的大考中名列第二。太平军起义后,李鸿章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京城,回安徽组织地方武装与太平军作战。当太平军直逼上海时,无人愿意置身事中,因为此举等于要孤军深入到拥有百万之众的太平军后方。但李鸿章愿意去。这一去便让上海人目瞪口呆,这一去便让他组建的淮军名声鹊起,李鸿章也因此被封为一等肃毅伯爵,戴双眼花翎。淮军需要武器,1863 年李鸿章买下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李鸿章算过一笔账: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卖到 30 两银子,一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 19 两银子。他
20、说,大清国凭什么要把白花花的银子给了洋人?大清中叶以后,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运输,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招商局轮船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它一直运营到 1949 年。而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李鸿章不允许洋人从香港铺设来的海底电缆上岸。时隔不久,由他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作为大清国唯一出访过工业革命后的欧洲的重臣,李鸿章深知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由于他的支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座矿务局、第一所电报局、第一所外国语学校、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李
21、鸿章曾对美国人说,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政府必须邀请欧美资本进入大清国,以建立现代的工业企业,帮助大清国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政府手中。大清国欢迎欧美来华投资,提供资金和技工。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大清国自己控制。他说:“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在中国还处在男人梳长辫、女人裹小脚的时代,李鸿章的这番话可谓石破天惊。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的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1894 年爆发的中日甲午之战是李鸿章一生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他的命运也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海军费绌,设备多不完,惟鸿章知之深。
22、朝野皆不习外事,谓日本国小不足平,故全国主战,独鸿章深知其强盛,逆料中国海陆军皆不可恃,故宁忍之诟言和。朝臣争劾鸿章误国,枢臣日责鸿章,乃不得已而备战。”1895 年,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廷令李鸿章前去日本议和。李鸿章知道如果采取强硬的立场,只能导致中日战争继续扩大。以大清国实际的军力状况而言,结果只能是中国的东北被全面占领。可如果答应日本人的条件大清国主权和财产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李鸿章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当带着马关条约回国时,李鸿章却成了举国的“公敌”。1901 年 1 月 15 日,李鸿章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与逼迫下在丧权辱国的议和大纲辛丑条约上签字。国人即刻指责道:“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23、!”一个巨大的帝国屡战屡败,却每一次都要讨伐李鸿章不能维护国家权益。李鸿章吐血了。一辈子与蛮横的洋人周旋得身心俱憔的李鸿章死前留有遗折一封。他说,大清国如果打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不但可以富强自己,而且因为贸易是双边的,等于也就制约了别人,这样的制约甚至强过武力。持有这样的认识,在百年前的中国可谓凤毛麟角。4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正如梁启超所言,国人在对其咒骂痛斥之时,万“不可不深自反也”,万“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梁启超还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24、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A李鸿章早年便大有作为,在翰林院的大考中崭露头角,也因此受到朝廷的嘉奖与器重,被派往安徽组织地方武装镇压太平军。B李鸿章购买洋人机器设备并创办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以此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利益,在客观上也推动了大清国的近代化进程。C当国人自上而下固步自封做着天朝美梦时,李鸿章就清醒地看到了外国列强的叵测用心,进而坚决抵制其对大清国主权的干涉。D作者一反以往对李鸿章卖国的常论,客观评价他的才智、远见及其贡献,还李鸿章以公道,李鸿章的是非功过就此盖棺定论。E作者撷取了李鸿章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再现了这位晚清重臣的悲剧人生,
25、其不幸命运实乃所处时代悲剧的真实写照。(2)百年前的李鸿章对大清国近代化事业做出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 分)(3)为什么说中日甲午之战使李鸿章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请简要分析。(6 分)(4)在评价李鸿章的时候,梁启超曾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你是否认同梁启超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8 分)第 II 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不少学生在作文中有滥抒情的现象:少年老成的“庄重严正” ,无病呻吟的“浅吟轻唱” ,没心没肺的“风花雪月” ,完全没有了属于少年的真实
26、自我。B “忧国不谋身” ,其深意在于,一个人要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不为自己的利益而斤斤计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持之有故。C. 这一家三口多年来一直相敬如宾,感情深厚,是邻里十分羡慕的。这次他们家被评为“五好家庭” ,可谓名副其实。D.伦敦奥运会上,一批老将还在赛场上努力拼搏着,他们对成绩的好坏早已置若罔闻,成为真正享受比赛的美的使者。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A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B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你还不知道韩国歌手“鸟叔”的江南 Style
27、 ,那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你们村里至今没通网络;第二种则是你是从古代穿越来的。C在依靠企业内生动力自觉加强自主创新来促进产业技术和环保工艺水平提升效果不佳下,政府掀起环保风暴、强化环保行政执法力度,这无疑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D10 月 8 日零点,随着全国各地高速收费站的收费杆的落下,使持续八天的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鸣金收兵,首次实施的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首战告捷。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 。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舞者伴随唢呐、洞箫、
28、锣鼓的节拍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A. B. C. D.16. 给下列新闻选段拟写一个标题。 (5 分)谈及教育孩子,前有“ 狼爸”“虎妈”,今又有个“ 鹰爸”。近日,一段 4 岁“裸跑弟”的视频被放到网上,迅速引来了网民关注,点击率高达 26 万多:视频里,美国纽约 -13的暴雪中,一名来自南京的 4 岁幼童,在“ 鹰爸”的要求下裸跑。 “裸跑弟”一边跑,一边带着哭腔,不想再跑了。教师出身的“鹰爸”表示,孩子早产,曾被判可能痴呆
29、,但经过自己三年的极限训练,孩子智商潜力已高达 218。对于这种极限教育方式,网友 议论纷纷,褒 贬不一。有医生指出,极端训练方法对智力发展没有作用。有儿保专家说,循序渐进“冻一冻”有好处。标题: 17. 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句意连贯,句式一致,修辞一致。(6 分)同样的风,不一样的感觉。春风暖,给大地披上新绿,那是风对大地的抚慰;北风冷,给大地捎来洁白,那是风对大地的爱恋。六、写作(60 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在一个炎热的夏季里,有一只 蚂蚁被风刮落到池塘里,命在旦夕,树上有只鸽子看到这情景。“好可怜噢!去帮他吧!” 鸽子赶忙将叶子丢进池塘。 蚂蚁爬上叶
30、子,叶子再漂到池边,蚂蚁便得救了。蚂蚁始终记得鸽子的救命之恩。 过了很久,有位 猎人来了,用枪瞄准树上的鸽子,但是鸽子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时蚂蚁爬上 猎人的脚,狠狠咬了一口。猎人一痛,就把子弹打歪了。使得鸽子逃过一劫。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不少于 800 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5答题卡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两城距雅克萨尚远,若驻兵两处,势必道阻。罗刹倘水陆运粮,增兵救援,更难为计。 (5分)(2)荷兰贡使以书谕俄罗斯察罕汗,乃请遣使画界,然亟先释雅克萨围。
31、 (5 分)8.李白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请作简要概括和分析。 (5 分)9.这首诗在抒发情感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的两种,然后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 其西南诸峰,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 ,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3)信誓旦旦, 。 (诗经氓 )(4) 舞幽壑之潜蛟, 。 (苏轼赤壁赋)(5)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6)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并在下面的括号内写明
32、11 题或 12 题。注意:只能做所选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1) ( ) ( ) (5 分)(2) (6 分)(3) (6 分)( 4) ( 8 分 )16. 给下列新闻选段拟写一个标题。 (5 分)谈及教育孩子,前有“ 狼爸”“虎妈”,今又有个“ 鹰爸”。近日,一段 4 岁“裸跑弟”的视频被放到网上,迅速引来了网民关注,点击率高达 26 万多:视频里,美国纽约 -13的暴雪中,一名来自南京的 4 岁幼童,在“ 鹰爸”的要求下裸跑。 “裸跑弟”一边跑,一边带着哭腔,不想再跑了。教师出身的“鹰爸”表示,孩子早产,曾被判可能痴呆,但经过
33、自己三年的极限训练,孩子智商潜力已高达 218。对于这种极限教育方式,网友 议论纷纷,褒 贬不一。有医生指出,极端训练方法对智力发展没有作用。有儿保专家说,循序渐进“冻一冻”有好处。标题: 17. 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句意连贯,句式一致,修辞一致。(6 分)同样的风,不一样的感觉。春风暖,给大地披上新绿,那是风对大地的抚慰;北风冷,给大地捎来洁白,那是风对大地的爱恋。六、写作(60 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在一个炎热的夏季里,有一只 蚂蚁被风刮落到池塘里,命在旦夕,树上有只鸽子看到这情景。“好可怜噢!去帮他吧!” 鸽子赶忙将叶子丢进池塘。 蚂蚁爬上叶子,叶子再漂到池边,蚂蚁便得救了。蚂蚁始终记得鸽子的救命之恩。 过了很久,有位 猎人来了,用枪瞄准树上的鸽子,但是鸽子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时蚂蚁爬上 猎人的脚,狠狠咬了一口。猎人一痛,就把子弹打歪了。使得鸽子逃过一劫。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不少于 800 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班级 姓名 考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