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学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54010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网络构建 备考指导本专题内容与自然地理其他内容联系密切,复习时需重点把握以下两方面:(1)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生态环境的问题,分析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结合区域图,掌握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K 考 题 调 研 aotidiaoyan(2018湖南长沙市雅礼中学、河南省实验中学联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易经有言:“天玄而地黄”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距今 1 万年前中华先民就在黄土高原上耕耘,种植粟黍,发展农业,历经万年而不绝。黄土

2、土质疏松,吸水能力犹如海绵,能使蕴藏在深层土壤中的无机物质上升到顶层,具有“自行肥效”的能力。下图示意黄土高原范围及黄土沉积物特征与厚度分布。(1)描述图中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特征。分别分析位置、山地、降水多少对黄土厚度的影响。(2)若六盘山和秦岭不存在,分析推断图中最厚处黄土会发生的变化。(3)说明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对黄土厚度、水、肥的正面意义。【答案】 (1)自西北向东南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位置:距沙源地的远近决定了西北风能搬运和沉积黄土的最适距离。山地:首先是山地阻挡减弱了西北风,拦截并沉积黄土;同时也减弱了对已沉积黄土的风蚀和搬运作用。图中有两处厚度最大,一处是六盘山西边附近,因位于贺

3、兰山和乌鞘岭的山口地带,又处于西北季风通道内,受狭管效应风力较大,携带沙尘量大,后受六盘山的阻碍作用,沉积最厚。(另一处,则是贺兰山的海拔对风沙的拦截和减弱作用较弱,使细小的黄土吹往并沉积于更远的该地。降水:降水多少与集中程度影响流水侵蚀搬运的强弱,从而影响黄土厚度。2(2)缺少了山地的减弱风力和拦截沙土作用,黄土会向更远处沉积,降水比现在增多,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加强,黄土厚度进一步减少。(3)水平梯田比坡耕地减慢坡面流速,同时利于地表水下渗,一方面减少坡面径流,减少流水侵蚀和水土流失,保土;另一方面利于黄土保墒保肥。【解析】 整体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地形、农业特征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逻辑

4、推理能力,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1)距沙源地的远近决定了西北风能搬运和沉积黄土的最适距离,处于西北季风通道内,受狭管效应风力较大,携带沙尘量大,后受六盘山的阻碍作用,沉积最厚。(2)若六盘山和秦岭不存在缺少了山地的减弱风力和拦截沙土作用,黄土会向更远处沉积,降水比现在增多,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加强。(3)水平梯田比坡耕地减慢坡面流速,具有的意义可以从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坡面径流,减少流水侵蚀和水土流失等方面回答。H 核 心 突 破 e xintu po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

5、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2)“一果多因”的推理。 “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 ,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推理“因” 。例如,大陆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西海岸的沙漠成因,除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有洋流的影响。(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 ,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如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2地理环境整体性答题模板分析角度 解题方法(1)分析区域自然地

6、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2)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3)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3(4)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逻辑思路清晰的

7、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有效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使得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加剧X 新 题 再 练 intizailian(2018山东聊城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7 年 12 月 25 日,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公示,宁夏盐池县以盛产盐池滩羊入选。盐池县因古时众多盐湖产盐得名,是宁夏唯一的牧区县,大部分地区地势起伏平缓,全县可利用草原面积 715 万亩,占土地面积的 82.6%。天然草原分为干草场、荒漠草原两大类型,草原上生长着各种优质碱性牧草,其中含有甘草、苦豆子等 110 多种中药材。盐池草原地下水水位高、水质好,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土壤中钙

8、、磷含量较丰富,大部分为普通灰钙土和淡灰钙土等碱性土壤。据专家调研考证,盐池县的碱性水、草是酸碱中和祛除膻味的关键因素。宁夏滩羊“勤锻炼,吃中草药,喝弱碱水”的独特生存方式造就了羊肉肌纤维清晰致密,肉质细嫩,不膻不腥“甘美异于他乡” 。自盐池滩羊被认定中国驰名商标以来,市场上出现了各种侵犯盐池滩羊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部分农户用青贮玉米和精料圈养饲喂,羊肉质量下降,影响了盐池滩羊的品质声誉。因此,盐池政府出台了盐池县 2016 年滩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法规以保障盐池滩羊产业的健康发展。(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盐池滩羊“甘美异于他乡”的自然原因。(2)说明圈养滩羊对盐池县滩羊产业

9、的不利影响。(3)为实现盐池县滩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哪些措施?【答案】 (1)气候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光照充足,蒸发强烈,有利于牧草营养物质积累;草场资源丰富,且含多种中草药,草质优良;土壤偏碱性,(矿物质多),适合碱性牧草生长;(盐湖众多),地下水丰富,矿物质多,(水质好);草场广阔,滩羊活动量大,肉质好。(2)圈养使用青贮玉米和精料喂养,(营养单一);增肥过快,滩羊活动少,肉质下降。(3)加强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市场);(发展畜牧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4附加值;发展观光旅游业;合理控制载畜量,(保护生态环境);指导和培训养殖户进行科学饲养管理。【解析】 (1

10、) 盐池滩羊产于宁夏,肉质好的条件,主要从羊的食物、饮水、活动空间、气候等方面分析。气候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光照充足,蒸发强烈,有利于牧草营养物质积累。草场资源丰富,且含多种中草药,草质优良。土壤偏碱性,矿物质多,适合碱性牧草生长。盐湖众多,地下水丰富,矿物质多,水质好。草场广阔,滩羊活动量大,肉质好。(2)圈养的不利影响主要从营养供应、肉质方面比较。使用青贮玉米和精料喂养,营养单一。增肥过快,滩羊活动少,肉质下降。(3) 盐池县滩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品牌、市场、产业链、环境保护、技术等方面分析。需要加强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市场。发展畜牧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11、。发展观光旅游业,合理控制载畜量,保护生态环境。指导和培训养殖户进行科学饲养管理。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K 考 题 调 研 aotidiaoyan(2018江苏卷)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 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 28%,下渗占 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1)(2)题。(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B )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流域内水量支出中蒸发和下渗占了 30%,结合图可知,24003400m 范围内是山

12、地针叶林的主要分布区,植被高大,因而植物的截留和蒸腾占剩余 70%的水量支出中的大部分,成为小流域内占比最大的水量支出形式。(2)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B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山地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其北坡有山地针叶林分布,说明该山坡为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量先增多后减少,结合甲上侧分布有山地针叶林、下侧分布有半荒漠可知,由半荒漠到甲到山地针叶林降水量不断5增加,结合选项可判断该地为山地草原带。H 核 心 突 破 exintupo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13、规律方法技巧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1)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西海岸南北延伸);看自然带变化: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看主导因素:热量。(2)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看延伸方向:多南北方向;看自然带变化:森林草原荒漠;看主导因素:水分。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受水热组合条件影响,自然带呈“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高山、高原分布明显。特别提醒: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而言,海拔每升高 1000m,气温下降约 6,因此,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

14、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布,但并不完全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而言,迎坡风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时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随山地海拔升高,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天山的北坡。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随纬度增高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山地自然带基本沿等高线分布,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山体所在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山体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越大越复杂,相对高度越小越简单。6方法技巧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方法判定南、北半球:同类自然带南坡高于北坡,则

15、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如右图中的山地就位于北半球。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如上图中的山地所处的热量带为热带。判读纬度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如上图中的山地位于低纬度(赤道)地区。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上图中南坡为迎风坡。3.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温度(热量或纬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降水因素 降水量与雪线高度呈负相关地貌因素坡度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阳坡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线位置偏高,阴坡则相反季节因素 一般地,同一山地的雪线,夏季高、冬季低自然环境变迁、人类

16、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以及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都会使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4非地带性的判断思路(1)非地带性的判断判断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还是非地带性,应依据该自然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先按地带性判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2)非地带性成因分析7首先,清楚影响自然带形成的因素有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水分等;其次,分析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最后,分析非地带性自然带的形成主要受哪种

17、因素的影响。X 新 题 再 练 intizailian(2017全国)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 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

18、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4)说明从 2300 米至 2600 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0002300 米左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 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原因

19、: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解析】 第(1)问,由材料可知,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由图可知,图中阴坡存在单峰变化的规律,而阳坡没有这个规律,说明阳坡受到干扰。在 20002300 米的高度,阴坡随海拔升高,植物多样性增多,而阳坡在这一高度范围内随海拔升高,植物多样性减少,说明该苔原带在这一高度范围受到干扰。第(2)问,在未遭受干扰的情况下,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 2300 米左右,而图

20、示这一高度阳坡植物多样性低于阴坡,由此可以推断阴坡植物多样性较阳坡高。第(3)8问,与阴坡相比,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地表温度较高,融雪较早,蒸发强度较大,并且蒸发历时较长,水分条件较差,湿度低。第(4)问,23002600 米,随海拔升高,山地阳坡和阴坡的面积逐渐缩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阴、阳坡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作用增强,因此,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2018福建莆田第八中学第四次检测)草皮屋,是北欧地区流传千年的建筑方式,留存于挪威、丹麦和冰岛等国家。如今,这一传统的民居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受到保护和继续发展,成为了游客眼中美丽独特的风景。下图为

21、冰岛历久弥新的草皮屋照片。据此完成 12 题。1人们最初在屋顶上种植草皮的主要目的是( B )A美化居住环境 B加强御寒保暖C减轻屋顶压力 D削弱太阳辐射2该草皮屋所处的自然带是( D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解析】 第 1 题,北欧地区纬度较高,建筑方式可以反映当地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屋顶上种植草皮,草皮能起到缓冲作用,阻隔外界的寒冷,同时密实的草皮也能抵御冬季的寒风,让室内能够更加温暖。故选 B。第 2 题,该草皮屋所处的挪威、丹麦和冰岛等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以该草皮屋所处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选 D。(2

22、018北京丰台一模)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下图为非洲肯尼亚山植被的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93图中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最大差值处的海拔约为( B )A1500m B2200mC2700m D5000m4肯尼亚山( B )A地自然带分布属于地带性规律B地植被为山地雨林C地受人类活动影响强度最大D地处板块消亡边界【解析】 第 3 题,图中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最大差值处即为最大降水量处。确定最大降水量处得海拔高度的方法如下:依据降水量曲线,找出曲线上最大降水量的点,并做过此点的垂线与地形剖面线相交。读相交点对应的海拔高度即可,读值为 2200m,选 B。第4 题,处的

23、自然带为肯尼亚的基带。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受东非高原的地形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地自然带分布属于非地带性规律;地受东南信风影响,地形抬升明显,降水较多,植被为山地雨林;地海拔较高,受人类活动影响强度不大;地处板块生长边界,据此选 B。(2018河北衡水中学十六模拟)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 56 题。5依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C )A春季 B秋季C夏季 D冬季6樟树对干旱环境反映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

24、特征表现在( 10D )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 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 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A BC D【解析】 第 5 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不同天气状况的三天的液流量比较可知,晴天的液流量大于阴天,阴天大于雨天,说明液流量的变化与温度和光照有关,夏天温度高,光照强,植物的生长速度快,营养输送较快,因此液流量应该是最大的。故答案选 C 项。第 6 题,树木适应干旱应该减少水分蒸发,可以气孔收缩,减少蒸腾作用,削弱蒸腾耗水,也可以在干旱后期,通过大量落叶,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因此正确;树干脱皮是树木生长的一种表现,并非耐旱的特征,错误;植被耐旱,根系应该发达,错误,故

25、答案选 D 项。7(2018湖南怀化教育质量监测)山体效应是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图 a 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 b、c 示意某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 10等温线分布高度。(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2)简述 10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3)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概述沿 40N 纬线该山体林线分布特点并分析

26、其原因。【答案】 (1)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山体外部的地面热量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热量已大为减弱。 (2)山体内部分布高于山体外部;不同纬度山体内外的分布高度差不同,38N 沿线差异较大(最大高度差达 700m),40N 沿线差异较小(最大高度差约 400m);山体外部11西侧较山体外部东侧分布较要高(3)特点:内部高于外部;西部高于东部;原因是内部山体效应强于外部,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原因是西部气温较高、离海(太平)洋较近且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对流层大气受热

27、过程的理解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理解什么是“山体效应” ,再根据题干提示“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对图 a 的解读,总结形成答案。(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图中反映了曲线整体分布的高度、曲线的变化、曲线分段对比等不同。(3)本题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及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山体为北美洲西部山地。西侧为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由“山体效应”可知,山体内部温度高于山体外部。在依据题干提示“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即可得出结论。一、单项选择题(2018山东德州模拟)垫状点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通常

28、具有很强的喜光性,其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植物叶表面温度)在 1518之间,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光合速度,不利于其生长;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并加速植物叶子在秋季的枯萎过程。读“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盖度分布图” ,完成 12 题。1垫状点地梅分布区的优势植被是( C )A高山针阔叶混交林 B高山灌木林C高山草甸 D高寒荒漠2在海拔 4900m 盖度最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A )A气温适宜,降水较多 B地势平坦,坡度较小C晴天较多,热量充足 D土壤肥沃,沙尘较少【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垂直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和影响植物生长条件。要求熟悉青藏高原高山或

29、喜马拉雅山脉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从整体性分析自然环境的特点,同时也需要结合图文材料来进行分析。第 1 题,根据材料,垫状点地梅分布区是青藏高寒区,优势植被是高山草甸,C 正确。高寒荒漠不是优势植被,D 错误。高山针叶林、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青藏高寒区东南边缘降水较多、海拔较低的山谷中,12不是主要植被,A、B 错误。第 2 题,结合材料可知垫状点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具有很强的喜光性,需要最适宜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光合速度,不利于其生长;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并加速植物叶子在秋季的枯萎过程。据此推测在海拔 4900m 地区气温适宜、降水较多,适宜垫状植物生长,

30、该地区盖度最大,A 正确。从材料中可推知地势、热量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并不是垫状点地梅生长最依赖的条件,B、C、D 排除。(2018山东郯城七模)海螺沟冰川位于横断山区,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冰川。近百年来,随着海螺沟冰川面积的变化,当地的有机碳储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读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生态系统各组分有机碳储量示意图,完成 34 题。3海螺沟冰川成为我国海拔最低冰川的原因有( C )当地所处纬度高,气候寒冷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显著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冰川储量大,坡度陡,易发育雪崩A BC D4关于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生态系统各组分有机碳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生态系统各组分间有机碳储量无关联性B

31、粗木质残体中的有机碳储量最少C有机碳储量多少与植物光合作用呈负相关D冰川消融时间越早,有机碳储量越少【解析】 第 3 题,海螺沟冰川成为我国海拔最低冰川的原因有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雪线低,对。冰川储量大,坡度陡,易发育雪崩导致分布的海拔较低,对。当地所处纬度较低,山麓气候温暖,错。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很小,错。C 对,A、B、D 错。第 4 题,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生态系统各组分有机碳储量有关联性,粗木质残体来自植物,土壤有机质来自木质残体,A 错。结合各组分在图中的数值,粗木质残体中的有机碳储量最少,B 对。有机碳储量多少与植物光合作用呈正相关,C 错。冰川消融时间越早,横轴裸地形成年龄

32、越大,有机碳储量越多,D 错。(2018福建福州检测)对流层中,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称为气13温垂直递减率。下图是某山脉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 57 题。5推测该山地( C )A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呈南北走向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呈南北走向C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呈东西走向D位于南非地中海气候区,呈东西走向6关于该山地气温垂直递减率叙述正确的是( D )A南坡小于北坡 B南坡年变化大于北坡C南坡夏季小于冬季 D南北坡差异冬季大于夏季7造成 12 月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C )A北坡植物分布少,地面增温速度快B南坡积雪面积大,反射太阳辐

33、射多C北坡阻挡冷空气,山麓气温比较低D南坡人类活动少,城市热岛效应弱【解析】 第 5 题,该山地南坡、北坡差异明显,应该是东西走向。南北走向的山脉一般比较东坡、西坡,A、B 错。北坡垂直递减率小,是阴坡,说明位于北半球,可能位于东亚季风区,呈东西走向,C 对。南非地中海气候区,北坡是阳坡,D 错。第 6 题,从图中看该山地气温垂直递减率南坡在冬季时高于北坡;南坡年变化小于北坡;南坡夏季高于冬季;南北坡差异冬季大于夏季,D 正确。第 7 题,从图中看 12 月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北坡,原因是北坡气温较低,C 正确;植被和人类活动对气温垂直递减率影响较小;南坡是阳坡和冬季风的背风坡,积雪面积比北

34、坡积雪面积小。(2018天津和平区期末)太白山是秦岭主峰,对气流阻隔作用较强,南北坡温度差异大,且南北坡温度随海拔变化的特征不同。下图示意太白山南北坡 112 月份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读下图,完成 89 题。148关于太白山南北坡各月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南坡和北坡年内变化幅度相同B气温较高的月份气温垂直递减率较大C南北坡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均出现在冬季D年均垂直递减率北坡小于南坡9与南坡相比,北坡夏季气温垂直递减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B )A日照时数 B大气湿度C植被覆盖率 D风速【解析】 第 8 题,秦岭是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和气候、生态分水岭,山脉平均海拔2

35、000 米以上,太白山气温相对高的月份南北坡均表现出较高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故选 B。第 9 题,太白山是秦岭主峰和最高峰,对南北气流阻隔作用较强,使得南北温度差异大,且南北坡温度随海拔变化的规律性不同,与南坡相比,北坡夏季气温直减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地形阻挡,气流下沉,降水少。故选 B。(2018安徽马鞍山第三次质检)研究表明,不同物种对海拔的敏感程度不同,物种的适应性越强,敏感程度越低。不同物种所占比例的变化与区域内的植被垂直带谱的变化具有一致性,因而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可能具有不同的海拔梯度格局。下图为我国横断山区高黎贡山的乔木、灌木、草本三种生活型植物物种丰富度及所占比例沿海拔

36、梯度的变化。据此完成 1011 题。10高黎贡山三种生活型植物物种对海拔敏感程度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 B )A乔木和灌木 B乔木和草本C 灌木和草本 D草本和乔木11高黎贡山物种多样性表现在( C )A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呈双峰状曲线特征B不同海拔高度物种数量最多的是乔木植物C15002000 米海拔区间生物多样性最丰富D灌木植物所占比例随海拔的升高不断增加15【解析】 第 10 题,各海拔高度,草本植物的数量均最大,说明草本植物适应强,对海拔高度的敏感性最低,反知乔木的敏感性最强。第 11 题,左图反映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呈单峰状曲线特征,水热条件最好的海拔区间是 15002000 米,反

37、映该海拔区间物种丰富度最高;b 图反映了不同海拔高度物种数量最多的是草本植物,灌木植物和乔木植物所占比例随海拔升高不断下降。二、综合题12(2018湖北黄冈中学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自然界的水中同位素 16O 含量高,同位素 18O 含量极少。水在蒸发、凝聚过程中存在同位素分馏效应,蒸发时含同位素 16O 的水优先汽化,凝聚时含同位素 18O 的水优先液化。大气水中所含同位素 18O 比重与气温呈正相关。地质学家通常从冰川中获得不同年代的冰芯,分析其中同位素 18O 含量的变化,推断古气候变化过程。中低纬度地区、海拔较高、厚度最大的古里雅冰帽( 3517N,8129E)位于青藏高原

38、西昆仑山垭口。下图示意大气水相对于海洋水所含同位素 18O 的比重递减过程。(1)与海洋水相比,古里雅冰芯所含同位素 18O 的比重较低,运用水循环原理加以分析。(2)古里雅冰芯中多数年份的冰层存在明显的微粒含量高的污化层。分别说明该冰芯中春夏季形成的冰层微粒含量高,冬季含量低的原因。(3)通过对冰芯中同位素 18O 的研究可推断古气候的演变。说明选取古里雅冰芯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4)几十万年以来冷暖变化过程形成的冰层中,古里雅冰芯与格陵兰地区的某冰芯所含同位 18O 比重变幅存在差异,比较两者变幅大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答案】 (1)古里雅冰川位于西昆仑山垭口,水汽主要来自海洋;海洋水蒸发

39、过程中,含同位素 18O 的水分子蒸发较慢,使大气中含同位素 18O 的水分子比重较低;水汽输送过程中,因含同位素 18O 的水分子先凝结而不断递减;古里雅冰芯离海洋远,其上空大气水中所含同位素 18O 比重低,导致冰芯中含同位素 18O 比重较海洋水低。(2)我国西部地区,春夏季地表裸露、干燥,多沙尘、浮尘天气,雪层中微粒含量较高(春夏季扬尘天气多,春夏季多沙暴,春夏季积雪融化,地表裸露);冬季地表冰雪覆盖面大,表层土壤冻结,扬尘少(冬季冰雪面大,冬季地面冻结)。(3)古里雅冰川海拔较高,气温低,消融率低,时间连续性好(冰川不易融化,冰层完16整,冰层缺失年代少,时间连性好);冰川厚度较大,

40、可研究时间尺度大(冰川厚度大,可研究时间尺度大);位于中低纬干旱区内,气温变幅大,冰芯中含同位素 18O 比重变幅大(气温变化大, 18O 比重变化大);位于青青藏高原的海拔较高处,受人为干扰少(干扰少)。(4)差异:与格陵兰某地的冰芯相比,古里雅冰芯变幅大(古里雅冰芯变幅较大)。理由:西昆仓山海拔较高,与大气接触面比例较大,对气候的敏感度较强(古里雅地区对气候的敏感度较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青藏高原西北处于中低纬度内陆干旱区,气温变化时,其积雪厚度、积雪面积和积雪时间相应变幅加大,对气温变化的放大效应更明显,受气温变幅影响,冰芯含同位素 18O 的比重变幅增大(古里雅地区气温变化较大,古里

41、雅地区对气温变化的放大效应明显。13(2018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体型巨大,凶猛。嗅觉极为灵敏,皮肤呈黑色,可从北极熊的鼻头、爪垫、嘴唇以及眼睛四周的黑皮肤看出皮肤的原貌,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外观上通常为白色,奔跑时最快速度可达 60km/h,是非常出色的游泳健将,活动范围主要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海域。它们主要捕食海豹,也捕捉海象、白鲸、海鸟、鱼类、小型哺乳动物等,在夏季它们偶尔也会吃点浆果或者植物的根茎。2016 年 12 月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的数量到本世纪中期可能减少超过三成。(1)北极熊为什么

42、能在北极地区恶劣的环境下生存?(2)北极熊的迁徙规律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迁徙?(3)气候变暖对北极熊有什么影响?进而对当地居民会产生什么影响?【答案】 (1)北极熊体型巨大,体内有厚厚的脂肪,可以御寒。皮肤为黑色,便于吸收热量。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外观上通常为白色,既不易散热,也便于隐蔽,从17而不被捕食对象发现。体型巨大、凶猛,嗅觉灵敏,奔跑速度快,善于游泳,在浮冰环境下捕食能力强。(2)秋季,北极熊向北迁移到北部(较高纬度)的浮冰上,冬季就在浮冰上活动和捕食;春季,北极熊向南迁移到陆地的森林里,夏季在森林里生活和睡觉。原因:冬季气温较低,北冰洋大部分海域结冰,便于北极熊捕捉海豹等食物

43、,在体内形成厚厚的脂肪御寒。夏季气温较高,海冰消融较多,不便于捕食,北极熊回到较低纬度陆地森林里生活和睡觉,消耗冬季积存在体内的脂肪。(3)气候变暖导致海冰消融且间距增大,影响到北极熊的捕食和活动,一方面导致北极熊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食物短缺导致北极熊攻击人类的现象增加,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微专题七 植被与地理环境的关系Z 知 能 整 合 hinengzhengheK 考 题 调 研 aotidiaoyan(2018海南)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对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 400 毫米

44、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 400 毫米的地区(地表 1 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2)分析在降水量 400 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18(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答案】 (1)降水量少(低于 400 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 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

45、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解析】 本题以黄土高原部分区域的基本地理信息为背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相关地理基本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考生完成本题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区域地理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第(1)小题,容易题。考生需关注文字信息中已表明, “小老头树”分布于降水量低于400 毫米的地区,且地表 1

46、 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再结合区域风大(主要是冬春季节)的特征即可。第(2)小题,中等难度。考生需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从植被生长不良作为突破口切入。第(3)小题,容易题。考生可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G 归 纳 拓 展 uinatuozhan1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素 影响气候对植被热量:决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热量条件的不同使得自然植被呈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光照:影响着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降水: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到内陆减少,植被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气

47、候植被对气候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茂密的地区,空气湿度大,气温日较差小地貌对植被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冷杉生长在阴坡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山区植被呈现垂直分异特征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如安第斯山脉南部大陆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岸为温带荒漠和草原;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则没有地貌植被对地貌一方面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19水文对植被水文条件影响生物(动物和植物)的数量、种类(如水域中渔业资源的种类)水文 植被对水文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水循环,减小河流含沙量,降低径流量的变化幅度土

48、壤对植被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如茶树耐酸怯碱,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土壤 植被对土壤植被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如大豆可以固氮、亚热带气候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有机酸含量增加,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2陆生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生存空间: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宜生存的空间大;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2)气候:纬度(海拔)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3)环境:生态环境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饮用水短缺,生存空间减小;全球

49、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少。(4)天敌:缺少,天敌少;受到天敌威胁。(5)人类活动: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森林、草原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破坏。3水生动物(鱼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生存空间:湖面(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跨度大(流程长),水域环境多样,种类繁多;河湖(海)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2)气候: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纬度高,水温低,生长速度慢;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水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3)水文:盐度高(低),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纬度(海拔)高,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结冰期长,存活率低;水质好。(4)食物:多条河流入海(湖)/寒暖流交汇(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