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七 气象物候 苏教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48575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七 气象物候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七 气象物候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七 气象物候 苏教版1、记住二十四节名称及其意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立”是即将开始 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开始。夏至、冬至 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 ,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春分、秋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增多。惊蛰 开始打雷,气温上升,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清明 天气晴朗,万物滋生。谷雨 雨量增多,谷物茁壮成长。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芒种 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小暑、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处薯 “处”

2、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白露 气温降低,出现露水。寒露 天冷,露水很凉。霜将 开始下霜。小雪、大雪 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小寒、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季节2、写出有关气象物候的成语和谚语(各三条) 。答成语:草长莺飞、春暖花开、桃红柳绿、鸟语花香。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东虹轰隆西虹雨。3、默写一句反映气象物候的诗句,并分析其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物候现象。答“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反映了草木的生长因春暖而茂盛,因冬冷而枯萎的物候现象。4、 看云识天气一文中说“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 ,如通过

3、观察晕、华、虹、霞的位置,色彩,形状,预测天气情况。你认为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有没有价值?为什么?答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是有价值的。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测天气的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设备越来越先进,对诸如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而言,需要这种尽可能精确的气象预测。但是运用高新技术测天气,成本也很高,同时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设备。 “看云识天气”依据的是相对可靠的经验,这种方法简明易学,对诸如农事或出行等对天气的要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卫星测天气体现的是高科技的进步,而看云识天气是一种生活的基本常识,两种方法的服务作用不同,所以并不矛盾。5、学了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后,想一想,了解气象物候

4、现象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如何运用科学的眼光观察自然现象?答由于农业生产主要是农作物种植,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如温度、水分、湿度、阳光等等,它的种植、收获等又需要不同的外部条件,而不同的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又需要不同的外部条件,所以可以根据气象物候情况作出判断,安排农业生产。物候现象体现着气候变化的规律,物候的来临受一定的客观因素影响,有它的基本表现,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和变化,就能作出正确判断,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6、李白塞下曲六首 (其一)写的是农历五月天山的景象,它说明了物候的高下差异。在大气中从地面往上升则气温下降,平均每上升 200 米,温度要下降 1。能否再举一例句反映这一物候现象。答如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