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历史下册_一课一练_人教版.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4545591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_一课一练_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_一课一练_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_一课一练_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_一课一练_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_一课一练_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年级历史(一课一练)附答案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 单项选择题 1581 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王莽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 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 ) A581 年 B605 年 C589 年 D611 年 3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 ) A均田制、行省制 B分封制、井田制 C郡县制、租调制 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攻打陈朝 B巩固隋朝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攻打高丽 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

2、不正确的是:( ) A大运河的中心 B隋朝定为东都 C商业盛极一时 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 7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 ) A永济渠 B广通渠 C江南河 D灵渠 8曾三次派人去台湾的隋朝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炀帝 D唐太宗 9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C法律严酷 D宦官专权二 多项选择题 10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 ) A隋朝官仓储粮多 B造船技术水平高 C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D开凿大运河 1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 ) 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B.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 C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 D

3、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 三 材料解析题12阅读下列材料: (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承其全实,遂恣荒淫。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请回答:上述材料认为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是什么?这段材料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参考答案 一 1B 2C 3D 4C 5B 6D 7C 8C 9B 二 10ABCD 11ACD 三 12、隋亡原因在于:隋炀帝

4、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所举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征吐谷浑,三征高丽。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单项选择题 1、唐朝建立于:( )A618 年 B626 年 C581 年 D589 年2、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3、发现并提拔名臣姚崇、宋璟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4、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5、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时期的治世是指

5、:(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光武中兴 D文景之治(三)材料解析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请回答: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参考答案:

6、 (一)1A 2A 3C 4D(二) 5AB (三) 6、有关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第三课 盛世经济的繁荣(一)单项选择题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A“开元盛世”时期 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2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 )耧车 曲辕车 翻车 筒车 A B C D3“唐三彩”的主要装饰颜色是:( ) A黄绿青 B黄绿蓝 C红绿青 D红绿蓝4唐朝时人们以下列哪些谷物为主要粮食?( )A.粟和

7、稻谷 B.高粱和荞麦 C.粟和高粱 D.荞麦和稻谷5唐朝的长安城有非常严格的布局,其中政府官署在:( ) A皇城 B宫城 C坊 D市 答案:1A 2D 3A 4A 5A第四课 和同为一家一、单项选择题 1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虏东突厥的首领是:( ) A皮罗阁 B颉利可汗 C大祚荣 D骨力裴罗 2骨力裴罗被唐玄宗册封为:( ) A怀仁可汗 B成吉思汗 C单于 D大汗 3原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一带的民族是:( ) A靺鞨 B突厥 C回纥 D吐蕃 4崇圣寺千寻塔是古代汉族与哪一个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 A吐蕃 B靺鞨 C回纥 D南诏 5为进一步发展与吐蕃的关系,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8、尺带珠丹的唐朝皇帝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6回纥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 ( )A彝族 B白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二、问答题 7、举出西汉、东汉、蜀、唐等四个朝代封建统治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各一个典型事例,并简要说明处理好民族关系的积极意义。参考答案1B 2A 3A 4D 5C 6C 7典型事例:西汉政府派张骞出使西域;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蜀丞相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唐政府实行和亲政策,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积极意义: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减少战乱,加速民族融合;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

9、民族的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五课 海内存知己一、选择题 1唐朝时,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的政权是:( )A朝鲜 B高丽 C新罗 D百济2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最多的是:( )A新罗人 B日本人 C天竺人 D大食人3唐太宗时期,历尽艰险,到天竺去研究佛经的是:( )A玄奘 B张骞 C班超 D甘英4、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B鉴真东渡C玄奘西游D唐朝人到印度学习熬糖技术5.与唐朝通商往来的国家有: ( )A.60 多个 B.70 多个 C.80 多个 D.90 多个6.居唐朝进口之首的是哪一国的物产? ( )A.天竺 B.

10、日本 C.新罗 D.波斯7.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 ( )A.玄奘 B.鉴真 C.法显 D.晁衡8.隋唐的哪些物品输入波斯? ( )丝绸 瓷器 钱币 纸张A. B. C. D.二、填空题1._世纪后期,新罗和唐朝往来频繁。新罗商人的足迹,从中原地区往东南一直达到_。2.隋唐时候,西亚的主要国家先有_,后有_。3.大食在唐_宗时,遣使来长安通好。此后 100 多年里,入唐使节近_次之多。在_,大食人建立了伊斯兰教礼拜寺。三、列举举出唐朝时候我国同印度和阿拉伯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史实。四、问答题1.说一说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关系。 2.说一说唐朝与天竺的友好关系。 3想想看,各国为什么会把中国人称为唐

11、人?参考答案一、1C 2B 3. A 4.B 5.B 6.C 7.A 8.C二、1. 七 江浙 2.波斯 大食 3.高宗 四十 广州 三、我国的造纸术传入天竺。唐朝派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法。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大食人在广州建立伊斯兰教礼拜寺。中国的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传入大食。四、1.(1)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有 13 次之多。同来的还有留学生、留学僧等。日本留学生里,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2)唐朝和日本贸易繁盛。日本大量出士唐货币“开元通宝”,中国境内也发现日本银币“和同开珎”。(3)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日本的都城平城京

12、的建筑样式,几乎同长安一样。唐诗在日本广泛流传,日本士大夫热衷学习中国书法。唐朝的饮食和风俗习惯传入日本。日本今天的一些习俗,如重阳节登高,就来自唐朝。2.(1)今天的印度半岛各国,唐朝时称为天竺。唐和天竺往来不绝。贞观年间,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2)我国的纸张和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入天竺,天竺从此结束了用桦树皮和贝叶写字的时代。(3)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制砂糖的技术。天竺的数学、天文、医学,编入唐朝的书籍。唐朝乐舞里有天竺乐舞。隋唐的石窟艺术、佛塔寺院建筑样式,也吸收了天竺的风格。3因为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又

13、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唐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很大,所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中国人也被外国称为唐人。第六课 唐朝的衰落和灭亡一、选择题1唐肃宗时一个身兼多职,封国公,他的命令等于皇帝旨意的宦官是( ) A杨国忠 B李辅国 C李林甫 D安禄山2唐政府在收复长安、洛阳时曾借得下列哪一民族兵力的帮助( )A回纥 B突厥 C南诏 D吐蕃 3下列哪一事件促使唐朝由盛而衰(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玄宗南逃蜀中4下列事件技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唐朝灭亡 唐朝打败叛军 黄巢建立政权 安史之乱A B C D5下列属于农民起

14、义领袖的是( )A安禄山 B史思明 C郭子仪 D黄巢6唐末农民战争发生在( )A唐玄宗时 B唐僖宗时 C唐肃宗时 D唐中宗时7唐朝的范阳就是今天的( )A山西太原 B北京 C成都 D洛阳8唐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是( )A长安 B山西太原 C范阳 D河南、山东一带答案:1B 2A 3A 4D 5D 6B 7B 8D第七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一、选择题 1、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 )。CA罗马 B巴格达 C长安 D科尔多瓦2、唐代长安城最宏伟富丽的建筑是( )。DA大雁塔 B皇城 C宫城 D大明宫含元殿3、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BA卢沟桥 B赵州桥 C安平桥 D西安桥4、现存

15、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是何时建造的( )。C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5、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是( )。BA指南针、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C火药、造纸术 D印刷术、造纸术6、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BA天方夜谭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7、隋唐时期最有成就的天文学家是( )。DA石申 B甘德 C郭守敬 D僧一行8、世界上最早的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出现于( )BA开皇年间 B贞观年间 C开元年间 D天宝年间9、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 )。CA千金方 B神农本草经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10、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是( )。DA张仲景 B扁鹊

16、 C华佗 D孙思邈11、隋唐时期的建筑风格特点不包括( )。BA规模宏大,气势雄浑 B圆顶尖塔 C整齐而不呆板 D华美而不纤巧 12、唐朝时,编制了大衍历的天文学家是( )。CA甘德 B石申 C僧一行 D郭守敬13、世界科技史上,子午线的长度的第一次测算是在( )。D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朝 D唐朝14、贞观时,政府办的分科较细的医学校要比西方早( )。AA200 年 B300 年 C700 年 D800 年15、欧洲出现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要比我国晚( )。CA500 年 B700 年 C800 年 D1000 多年二、列举题列举出隋唐时期我国名列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答案:(1)李春设

17、计建造的赵州桥 (2)唐朝印制的金刚经(雕版印刷)(3)火药的发明 (4)僧一行测量出子午线的长度(5)唐朝分科较细的医学校 (6)唐本草三、材料题材料:“人命至重,有贵千金。”问题:(1)这是谁的话?(2)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答案:(1)孙思邈 (2)写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称为“药王”四、问答题简述唐朝医学发展的主要成就。答案:医学在隋唐时期有较大的发展,贞观时政府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 200 年,唐高宗时,政府组织人编写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订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 800 多年。唐朝最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以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人尊称他为“药王

18、”。 第八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一)选择题1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A春秋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2以下哪位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A白居易 B李白 C王维 D杜甫3提倡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A白居易 B韩愈 C杜甫 D李白4下面属于白居易诗的是()A秦中吟 B蜀道难 C新安吏 D早发白帝城5玄秘塔碑是下面哪位人物的作品()A柳宗元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杜甫6阎立本的步辇图属于() A山水画 B人物故事画 C写意画 D花鸟画(二)列举题列举唐代两位成就最高的诗人。答案:(一)lD 2B 3A 4A 5C 6B(二)李白、杜甫第九课 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

19、治一、选择题1.五代十国中,五代相继统治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江南地区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2.对后周世宗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社会经济得到恢复 B 提高了后周军队的战斗力C 为北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D 扩大了后周的疆域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 B 北宋初期的统治者采取措施消除了唐朝后期以来的藩镇割据现象 C 造成北宋中期财政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官僚机构的膨胀 D 王安石变法的许多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二、 填空题:960 年, 发动陈桥兵变,建立 ,定都 ,即今天的开封。三、 识图题:杯酒释

20、兵权 (图略)请回答: 图中站立者是谁?他在干什么?为了解决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一、1. C 2. C 3. A二、赵匡胤 北宋 东京三、赵匡胤(或宋太祖) 杯酒释兵权 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皇帝直接控制禁军。第十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一、选择题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汉族 D 匈奴族2、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A 辽和西夏 B 北宋和辽 C 北宋和西夏 D 北宋和吐蕃二、填空题1916 年, 称皇帝,建立契丹国。他在位期间,

21、契丹创制了 。21004 年秋,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宰相 坚决主张抵抗。 御驾亲征,来到 城,打退了辽军。三、连线题契丹 元昊 西夏 兴庆党项 阿保机 辽 上京答案:一、1.A 2.B二、1.阿保机 文字 2.寇准 宋真宗 澶州三、党项-元昊- 西夏-兴庆 契丹-阿保机- 辽-上京第十一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一、选择题 1女真族是唐朝时期的 ( )A 突厥 B 回纥 C 南诏 D 黑水靺鞨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 ( )A 讽刺金统治者醉生梦死 B 讽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C 赞美东京的繁华 D 赞美临安的繁华二、填空题1南宋初年

22、,抗金名将 把金军阻截在黄天荡 48 天。后来,另一抗金名将 取得 大捷,打败了金军主力骑兵。21127 年,宋钦宗的弟弟 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 ,历史上称为南宋。三、问答题:宋金对峙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答案:一、1. D 2.B二、1. 韩世忠 岳飞 郾城 2. 赵构 临安三、1141 年,宋金达成协议,规定:南宋向金称臣,双方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南宋向金送纳岁币。这样,宋金对峙局面形成了。第十二课五代、辽、宋、夏、金的社会经济第十三课 元朝的统治一、 选择题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 )A 铁木真 B 忽必烈 C 文天祥 D 王安石2回

23、族开始形成于:( )A 五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3元朝直接管辖台湾的机构是:( )A 中书省 B 行中书省 C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元朝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 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A B C D 二、 填空题 1蒙古族长期以来生活在 上,12 世纪时,开始使用 工具和 ,促进了蒙古各部社会的发展。21271 年, 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 。3元朝时,原先生活在 的契丹、女真等族,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被称为“ ”。三、 识图题(成吉思汗图片)(1)他是谁?(2)他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参考答案:一、

24、 1C 2D 3C 4B二、 1蒙古高原 铁制 兵器 2忽必烈 大都 3黄河流域 汉人三、(1)成吉思汗(铁木真)(2)蒙古族的杰出首领铁木真,经过多年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1206 年,被推举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正式建立蒙古政权。成吉思汗不断进行扩张战争,蒙古政权日益强盛,为以后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第十四课 元朝的社会经济和中外交往一、 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元世祖在中央设立专管农业的机构 B 元世祖在位时,修筑了黄河C 元大都市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D 杭州是元朝最大的港口2元朝的棉纺织业中心是:( )A 广州 B 泉州 C 杭州 D 松江3元代海运的起止点是:( )A

25、杭州 直沽 B 刘家港 直沽 C 刘家港 大都 D 广州 直沽二、 填空题1元世祖时开凿了_和_,连接了原有的运河,漕运粮船从_可以直通大都。2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_来到中国。记述他在东方见闻的_,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三、 问答题元朝棉纺织业有哪些新发展?参考答案:一、 1D 2D 3B二、 1会通河 通惠河 2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行纪三、 元朝时候,棉花在全国广泛种植,为棉纺织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当时,江南的棉纺织业很发达,棉布成为江南人民的主要衣料。松江是棉纺织业中心,当地农家妇女黄道婆推广了黎族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对棉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第十五课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一、

26、选择题 1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 )A 泥活字 B 木活字 C 锡活字 D 铜活字2欧洲出现活字版比毕升的发明晚: ( )A 300 年 B 400 年 C 500 年 D 800 年3把指南针传到欧洲去的是:( )A 日本人 B 印度人 C 波斯人 D 阿拉伯人二、填空题1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制成了能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 ”。 时,指南针传到欧洲。2沈括生活在 时期,他的著作 ,记载了我国古代许多科技成就。3 编写的授时历,与现行公历一年的周期相差无几。他还主持开凿了 ,使元朝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三、问答题宋元时期,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一、 1. A 2. B 3.

27、D二、 1、司南 南宋 2、北宋 梦溪笔谈 3、郭守敬 通惠河三、 (1) 宋元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 元朝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3) 宋元文化由隋唐文化发展而来,基础好,起点高。第十六课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二)一、选择题 1资治通鉴一书的作者是:( )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苏轼 D 关汉卿2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 诗歌 B 散文 C 词 D 戏曲3下列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陆游A B C D 二、填空题1资治通鉴是一部 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 到 的历史。2元朝戏剧空前发达, 和

28、 组成元曲。3元朝最著名的画家是 ,人们称他的画属于“ ”。三、连线题苏 轼 清明上河图李清照 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 如梦令关汉卿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张择端 窦娥冤参考答案一、1. B 2.C 3. B二、1、编年体 战国 五代 2、元杂剧 散曲 3、赵孟頫 神品三、苏 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清照 如梦令 辛弃疾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关汉卿 窦娥冤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第十六课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二)一、选择题1资治通鉴一书的作者是:(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苏轼 D 关汉卿2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 诗歌 B 散文 C 词 D 戏曲3下列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 )苏轼 李清照

29、 辛弃疾 陆游A B C D 二、填空题1资治通鉴是一部 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 到 的历史。2元朝戏剧空前发达, 和 组成元曲。3元朝最著名的画家是 ,人们称他的画属于“ ”。三、连线题苏 轼 清明上河图李清照 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 如梦令关汉卿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张择端 窦娥冤参考答案一、1. B 2.C 3. B二、1、编年体 战国 五代 2、元杂剧 散曲 3、赵孟頫 神品三、苏 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清照 如梦令 辛弃疾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关汉卿 窦娥冤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第十七课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一、选择题 1明朝的建立时间在()A1368 年 B1399 年 C1421 年 D

30、1402 年2我国内阁决策制度形成于()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元朝 D南宋3“八股文”最早出现在(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宋太祖时 D明太祖时4特务机构东厂设立于()A元世祖 B明太祖 C明神宗 D明成祖5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A唐诗 B三通四史 C宋词 D四书五经答案:1A 2A 3D 4D 5D第十八课 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一、选择题1明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 A人口增加,粮食紧张 B人口减少,田地荒芜C粮食自给,税收增加 D实行屯田,兴修水利2明朝时,二季稻主要出现在()A岭南 B江南 C淮河 D黄河3明朝时,棉织业的中心是()A佛山 B遵化 C杭州 D松江4明朝

31、时,制瓷业居全国首位的是()A泉州 B湖州 C景德镇 D苏州5“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反映的是()A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 B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C奴隶制的生产关系 D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6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答案:1B 2A 3D 4C 5B 6D 第十九课 边疆民族的发展和对外关系一、选择题1明朝封蒙古族的何人为顺义王?( ) A元顺帝 B俺答汗 C三娘子 D忽必烈2建立后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女真族 B蒙古族 C吐蕃族 D党项族3航海家郑和是( )A维吾尔族人 B女真族人 C白族人 D回族人4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 )A1405 年 B1433 年

32、 C1616 年 D1565 年5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是( )A南京 B松江 C刘家港 D泉州61553 年,取得在澳门居住权的殖民国家是(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葡萄牙答案:1B 2A 3D 4A 5C 6D第二十课 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军入关一、选择题1明末农民战争首先爆发的地区是( ) A辽东 B山西 C河南 D陕北2明末农民战争中,称“闯王”的是( )A李自成 B张献忠 C吴三桂 D戚继光3李自成起义军处死贪暴的福王是在( )A山西 B陕西 C河南 D北京4李自成农民军建立大顺政权的时间是( )A1627 年 B1636 年 C1643 年 D1644 年5后金都城盛京就是现在的(

33、)A沈阳 B长春 C锦州 D哈尔滨6把女真改名为满洲的是(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顺治帝 D元顺帝答案: 1D 2A 3C 4D 5A 6B第二十一课 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明朝文化(一)一、选择题1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北京城的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神宗 D崇祯帝2明朝时,北京城的城中心是( )A宫城 B皇城 C京城 D 外城3明长城的东端起于( )A鸭绿江 B黑龙江 C嘉峪关 D山海关4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宋应星 B徐光启 C李时珍 D王夫之5国外称之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6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

34、识的书籍是( )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千金方答案:1B 2A 3A 4C 5D 6A单元三复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的是 ( )A李善长 B 刘基 C朱升 D徐达2八股取士开始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3对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C建立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D设置厂卫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 4明初,为安定社会和增加财政收入,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 )A重视发展农业 B奖励垦荒C休养生息 D引进国外高产作物5元明两朝的棉纺织业中心是 ( )A松

35、江 B杭州 C湖州 D魏塘 616 世纪中期,主动提出与明朝互市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是 ( )A成吉思汗 B俺答汗 巳忽必烈 D努尔哈赤71553 年,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A意大利 B葡萄牙 C西班牙 D日本8抒发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努尔哈赤政绩的是 ( )A统一女真各部 B创立八旗制度C建立后金政权 D改女真为满洲10李白成提出的最受农民欢迎的口号是 ( )A“三年免征,一民不杀”B“平买平卖” C“均田

36、免粮”D“军人人城,有致伤一人者,斩以为令 ”11明朝中后期,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在 ( )A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北京地区B商品经济比较繁荣的江南一些地方C黄河流域D云南等边疆地区12对明长城东西起止点的正确说法是 ( )A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B东起辽东半岛,西到祁连山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东起山海关,西到祁连山13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14明朝文学的主流是 ( )A散文 B杂剧 C 诗词 D古典小说15明朝著名剧作家及其最负盛名的、鞭挞封建礼教的作品是 ( )A关汉卿的窦娥冤 B李清照的如梦令C苏轼的念奴娇赤

37、壁怀古 D汤显祖的牡丹亭二、填空题1“靖难之役”后,_夺得帝位,他就是明成祖。他继续采取_政策,以加强君权。2明朝沿用_选拔官员。政府规定考试只许在_范围内命题,文体要死板地分成_部分,叫做“_”。3明朝时为增加粮食生产,南方大力发展_,岭南地区还出现_。4明朝后期,建州女真的杰出首领_,逐步统一女真各部。他创立了_制度,于_年称汗,国号是_,史称“_”。5欧洲天主教传教土东来,促进了_的交流,影响最大的是意大利传教士 。6李白成起义军于_年建立政权,国号_。同年 3 月,攻入北京,_在万岁山吊死,明朝统治被推翻。7永乐初年,明成祖令大臣_等主持编纂一部大型综合性类书_。这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

38、类书。8 _时期,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_,城中心_内的皇宫建筑群,金碧辉煌,是我国也是世界_之林的瑰宝。三、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 苏州城里的机工有几千人,没有固定的工作,每天清晨聚集在一些桥头港口,等待雇佣他们一天没有活干,就得挨饿。他们是“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请回答:“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说明机工处在怎样的悲惨境况?机户与机工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种生产关系是属于什么性质的?我国出现这种生产关系是在何时?2阅读材料:“民者,国之本也凡为治必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民窘于衣食或迫于苛政则逃,使衣食给足,官司无忧,虽驱之使去,岂肯轻远其乡土?”明太祖实录请回答:根据上述材料看,明太祖实行休

39、养生息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四、简答题1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的措施有哪些?2简述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答案:一、1C 2D 3C 4C 5A 6B 7B 8C 9D 10C 11B 12C 13B 14D 15D二、1朱棣 削藩 2科举制度 四书五经 八 八股文 3双季稻 三季稻 4努尔哈赤 八旗 1616 金 后金 5中西文化 利玛窦 61644 大顺 崇祯帝 7解缙 永乐大典 8明成祖 北京城 紫禁城 建筑三、1机工一无所有,被迫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雇佣工人进行生产。机工出卖劳动力,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维持贫困的生活。他们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明朝中后期。2为了安定社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四、1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央;在中央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2明朝后期,土地集中达到惊人程度,政府还加派田赋,明朝末年又遇到天灾,加之宦官专权,政治极端腐败,导致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