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考点跟踪训练 7 名句积累1默写填空。(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 (诗经蒹葭)(2)大漠孤烟直,_。( 王维使至塞上)(3)_,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4)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 “山回路转不见君,_” ,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入川的朋友作别:“_,天涯若比邻” ,尽显洒脱旷达之意。(5)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_,_”的伟大抱负,(岳阳楼记)(6)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
2、己亥杂诗中“_,_”的写照。答案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长河落日圆 (3) 受任于败军之际 (4)雪上空留马行处 海内存知己 (5)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6)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山重水复疑无路,_。( 陆游游山西村)(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_。( 苏轼水调歌头)(3)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4)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 ,_。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5)在我国历代文人中,许多人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 ,范仲淹的“_ ,_”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就是这种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答案 (1)柳暗花明又一村 (2)此事古难全 (3) 黑云压城城欲摧 (4)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5)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山东烟台)A默写。(1)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2)天街小雨润如酥,_。(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_,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 醉花阴)(5)岁寒,_。( (论语)十则)(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_。( 出师表)(7)乃下令:“_,受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8)全石以
4、为底,近岸,_,为坻( 小石潭记)B根据提示,填写句子。(1)曹刿论战中能够体现“取信于民”的句子是:_,_,_。(2)请写出表达送别之情的两句古诗。_,_ 。答案 A(1)万里赴戎机 (2)草色遥看近却无 (3)自古逢秋悲寂寥 (4)人比黄花瘦 (5)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6)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7)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8)卷石底以出B(1)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2)示例: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来源:xYzKw.Com4(山东东营)填空。(5 分)(1)孔子以“_,_,_ ”告诫我们,无论为人做事还是求知治学都应该矜持坦诚,实事求是。来源:xYzkW.Com(2)与
5、朱元思书中的语句“_,_ ”形象凝炼地表现出富春江水疾速奔腾之势。(3)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语句“_,_ ”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语句“_,_ ”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突出了特定位置江岸的特征和江水的态势。(5)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以 “_,_,_”抒发了其作为革命领袖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答案 (1)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2)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3)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4)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5)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来源:学优中考网5(山东济宁)按要求填空。(1)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 论语中的“三人行,_ ”,启
6、发我们虚心取人之长;孟子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 ,劳其筋骨” ,教会我们坦然面对人生。(2)古诗给我们以启迪。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_ ”让我们坚信光明就在前方;陆游“_,柳暗花明又一村”向我们揭示人生虽然波澜曲折,但要乐观自信;龚自珍“_,_”让我们明白人应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3)天净沙秋思 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答案 (1)必有我师焉 必先苦其心志 (2)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重水复疑无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3)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6(四川成都)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六句填写)(1)学而不思则罔,_。( 论语十则)(2)故曰: _,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两章)(3)斯是陋室, _。( 刘禹锡陋室铭)(4)_,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5)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6)人有悲欢离合, _。( 苏轼水调歌头)(7)_ 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8)_,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答案 (1)思而不学则殆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 惟吾德馨 (4)仍怜故乡水 (5)何当共剪西窗烛 (6)月有阴晴圆缺 (7)不畏浮云遮望眼 (8) 无限山河泪7(四川自贡)按要求默写填空。(1)崔颢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_。 ” 说仙人一去不复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陪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8、。(2)李商隐无题中“_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为诗中警句,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新奇而巧妙。(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 李煜相见欢)(4)采菊东篱下,_。( 陶渊明饮酒)(5)安得广厦千万间,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答案 (1)白云千载空悠悠 (2)春蚕到死丝方尽 (3)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4)悠然见南山 (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广东广州)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来源:xYzKw.Com来源: 学优中考网A旦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客路青山外,行
9、舟绿水前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撒,影布石上。D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E人恒过然后能改,衡于虑困于心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F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43国破山河在,_。(杜甫春望)无意苦争春,_。(陆游卜算子 咏梅)牺牲玉帛,_,必以信。(曹刿论战) 来源: 学优中考网 xYzkw今当远离,_,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为
10、必答题,2 分;为附加题,2 分。加分后第 7 小题不能超过 10 分。)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思想才能更加活跃,更加敏锐。这个道理早在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清晰表“_,_。 ”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雄才大略的风云人物不断涌现。他们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人类文明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赵翼在论诗中所说的那样, “_,_” 。答案 (1)DF (2)城春草木深 一任群芳妒 弗敢加也 临表涕零 东风不与周郎便欲渡黄河冰塞川 (3)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9(山西) 默写(1)水何澹澹,_。( 曹操观沧海)(2)采菊东篱下
11、,_。( 陶渊明饮酒)(3)几处早莺争暖树,_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来源:xYzKw.Com(4)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5)人有悲欢离合,_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6)_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7)马作的卢飞快,_ 。( 辛弃疾破阵子)(8)齐王下令进谏初期,描写群臣进谏场景的一个成语是_ 。( 邹忌讽齐王纳谏)(9)论语中使你终身受益的句子是 _。(10)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使你联想到杜牧 赤壁中的一句诗是 _ 。答案 (1)山岛竦峙。 (2) 悠然见南山。 (3) 谁家新燕啄春泥。 (4)无可奈何花落
12、去。(5)月有阴晴圆缺。 (6) 大漠孤烟直。 (7) 弓如霹雳弦惊。 (8) 门庭若市。 (9)任意默写论语中的警句即可。 (10)东风不与周郎便。10(江苏盐城)古诗文名句默写。(1)_ _,在河之洲。( 诗经)(2)_,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问渠哪得清如许?_。( 朱熹观书有感)(4)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5)晴川历历汉阳树,_。( 崔颢黄鹤楼)(6)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7)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高雅庄重,应像爱莲说中的 “莲”那样“_,_。 ”(8)在古诗文中, “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意,如“_ ,洪波涌起” ;“
13、箫”则指一种乐器,如“_,衣冠简仆古风存。 ”答案 (1)关关雎鸠(2) 山回路转不见君 (3)为有源头活水来 (4)无为在歧路(5)芳草萋萋鹦鹉洲(6)不畏浮云遮望眼(7) 出淤泥而不染(8) 秋风萧瑟,箫鼓追随春社近11(安徽芜湖)名句默写。(1)见贤思齐焉,_。( 论语)(2)得道多助,_。( 孟子)(3)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4)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6)大漠孤烟直,_。( 王维使至塞上)(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 中以古人自比,表述自己希望得到朝廷信任、企盼为国效力的诗句是:_,_?(8)古诗文中,许多
14、写花的佳句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怀,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_,_。答案 (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失道者寡助。 (3) 苟全性命于乱世。 (4)海内存知己。 (5)长风破浪会有时。 (6)长河落日圆。 (7)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8) 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2(湖北荆州)(8 分)吟三国华章。阅读下面语段,按编号填写诗文。昔魏武吟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 ,_” ,其志宏阔如宇;武侯临表:“受任于败军之际, _”,其情沛然如注;孙权劝学,蒙曰:“_,即更刮目相待” ,其事芳流千古。太守出猎,狂书“ _,亲射虎,看孙郎” ,托古以言志;英雄梦回,忽作“马作的卢飞快, _”,用典以抒怀;书生论史,偏说“ _,铜雀春深锁二乔” ,借题以讽今。诗仙饯别,且吟“ _,中间小谢又清发” ,激赏建安文风;稼轩登临,笑谈“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 ,总论三国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多少事,都在诗文中!答案 (8 分)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奉命于危难之间 士别三日 为报倾城随太守 弓如霹雳弦惊 东风不与周郎便 蓬莱文章建安骨 生子当如孙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