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7、劳动者心理9.ppt

上传人:saw518 文档编号:4528711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劳动者心理9.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7、劳动者心理9.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7、劳动者心理9.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7、劳动者心理9.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7、劳动者心理9.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章 劳动者心理,一、劳动者的疲劳心理研究(一)疲劳的概念是指人在劳动和活动过程中由于能量消耗而导致机体疲乏、劳累 以及劳动技能减退等生理心理变化的现象。它是人的肌体为免遭损害而 产生的一种自然保护反应。1。与疲乏的关系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疲乏是疲劳生理现象的心理感受, 疲乏并不仅在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产生,它可能在疲劳之前就已产生;相反, 即使疲劳程度很深也不见得就会产生疲乏。一个是客观的存在,一个是主管的 感受。2。与疲劳过度的关系 疲劳过度是疲劳程度超过极限后的现象。它们的 区别主要表现在疲劳程度及产生疲劳后机能的恢复上。3。疲劳周期 我们把人们由于劳动而机能下降,产生疲劳,然后通过休

2、 息使机能恢复,消除疲劳而又重新劳动的过程,就叫疲劳周期。4。疲劳效应 (1)降低劳动效率,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出现疾病、事故、灾害。(2)引起兴趣的减退,出现厌倦、无聊、甚至出现恼怒,会对人、设备、 工具采取粗暴行为。,第九章 劳动者心理,(二)疲劳产生的因素1。生理因素 心脏、肌肉和其它器官的活动,对能量的消耗。 由生理因素引起的疲劳叫生理疲劳,它包括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1)体力疲劳:由于肌肉持久重复的收缩,能量减少,造成工人 能力下降,甚至消失的现象。 “腰酸腿疼、四肢无力”(2)脑力疲劳:只用脑过度,大脑神经处于抑制状态的想象。脑 力疲劳往往先于体力疲劳。2。心理因素 问题长期得不到解

3、决;优柔寡断;思虑过度;情 绪紧张、恐惧、不安;内心矛盾冲突;心烦意乱;工作不称心;人际关 系不和谐;以及生理疲劳造成的紧张、厌倦、无兴趣或因挫折引起的忧 郁、烦恼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疲劳叫心理疲劳,表现为:注意力不集 中;思想紧张;情绪低落;行动吃力;情绪烦躁、厌倦、忧虑、倦怠、 无聊等。,第九章 劳动者心理,3。影响工作能力的因素(1)作业强度和持续时间(2)作业速度(3)作业环境(4)工作方式(5)作业时刻(工作能力曲线)我们把工作能力在一天的24小时中或者一周的七天中的变 化趋势线就叫做工作能力曲线。,第九章 劳动者心理,(1)工作开始阶段能力较快速提高;疲劳渐 现并有所提高。 (2)

4、最大工作能力阶段能力达到最高;疲劳由缓 慢增强变为迅速提高。 (3)工作能力降低阶段疲劳程度超过工作能力, 能力迅速下降,疲劳提高趋 缓。,时间,能力疲劳,第九章 劳动者心理,(三)疲劳的消除1。实行休息制度(1)休息的效果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下降(2)初期疲劳通过休息恢复很快;过度疲劳恢复很慢,甚至无法恢复。(3)找最佳的休息点;最适宜的休息时间段。(4)休息不是静止不动,要动中休息。,第九章 劳动者心理,2。进行工间操(1)最好在下半个工作日。(2)使得不到运动的部位获得活动。(3)节奏不要过快,体力负担不要过重。(4)要自愿,不要强迫。(5)最好放一些节奏轻快的音乐。3。改善劳动条件(1)

5、色彩和音乐的应用(2)仿生设计(3)表扬和激励(4)改善环境和劳动卫生(5)使劳动丰富化,二、劳动者的心理健康(一)劳动者心理健康的概念和特征人的健康是指人体没有身体疾患、而且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 社会适应能力。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1。心理健康的概念是指一种完整的心理状态,及在此状态支持下个体以社会认可的形 式对所处环境的积极的、高效率的、愉快的适应能力。 镇静的情绪、 较高的智能、充沛的活力、愉快的气质,乐观的、积极的、勇敢的去进 行适应环境的行为。,第九章 劳动者心理,2。心理健康的特征(1)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认识和行动所达到的水平,它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 力、想象

6、力以及实践活动能力所组成。智力正常是人们生活、学习、工 作的最基本的心理基础,是与周围环境取得动态平衡的最重要的心理保 障。它分为智力超常、智力一般和智力落后三种情况。(2)健全的情绪情绪健全的最重要的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情绪稳定说明人 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神经活动协调,人的心理活动协调;心 情愉快表示身心活动的和谐和满意,说明人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第九章 劳动者心理,(3)行为协调一个健康的人在行为方面表现为高度的协调:不同时期行为是一致的、统一的;同一时期思想和行为也是一致的、统一的;行为具有彻底性:做事有条不紊、有始有终。(4)行为反应适度人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友人反应迟

7、缓,友人反应灵敏,但差 别是有限度的。即:反应敏捷但不过敏,反应迟缓但不是不反映。 限度内就是健康,超过限度就是不健康。过敏是情绪不稳定的表现, 过缓是智力落后的表现,二者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第九章 劳动者心理,(二)劳动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1。人际关系紧张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舒畅,容易沟通,可充分体验安全感、温暖感和友情感,有助于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特别是长期处于不良的人际关系 中,使人心情苦闷、烦恼、紧张,降低机体的抵抗力,抑制人的思维,创新的想象力,降低工作效率。2。心理压力适当的心理压力可使人在生活上产生紧迫感,能调动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人的高级神经系统协调工作,不

8、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有助于身心健康。但持续的过重的心理压力,使人的大脑神经系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调节和休息而导致失衡,使机能紊乱,免疫力降低,产生各种疾病。,第九章 劳动者心理,3。忧郁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使人的工作欲望和创造欲望降低,使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功能下降。了解困难和需要,关心爱护,创造条件,排忧解难,给与温暖,使其心胸开阔,消除忧郁。4。长期的应急状态应急是指人在出乎以外、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它使人体处于最充分的动员状态,人的身心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以应付或战胜紧急的局面。应急状态是人适应环境突然的急剧的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机制。但长期的应急,使人高度紧张,消耗大量的经历和体力,损害人的身心健康。特殊环境下工作的职工(高温、高压、高山、深水等),第九章 劳动者心理,5。愤怒是人的意愿活动遭到挫折而发生的一种情绪紧张的反应。(1)正义的愤怒:(2)强烈的愤怒:6。恐惧是在可怕的、危险的情况下产生的紧张的情绪反应。恐惧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短促,身冒冷汗,脸色长白,四肢无力,甚至导致疾病和死亡。恐惧还使人智力下降。心底无私天地宽;艺高人胆大;锻炼毅力。7。多疑对客观事物进行缺乏根据的怀疑的一种心理反应。多疑的人经 常处在不安全、痛苦的状态,关键时刻导致判断失误,丧失良机。,第九章 劳动者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健康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