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数字地球的含义。,1.结合我国灾害多发及资源普查的热点事件,综合考查遥感的特点及应用领域的判断,在高考中该部分考查的频率较高。 2.对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是体现在对其功能应用的考查上,其中对定位功能的考查是重点,复习时要注意学会对定位导航仪界面的判读。 3.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复习时应主要从其应用特点上对“3S”进行有效的区分。,各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典例1】(
2、2011北京文综)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2)题。,(1)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2)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思路点拨】解答该题需要把握以下关键点:,第(1)题,遥感技术的优势是获取信息;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主
3、要是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及查询;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的制作主要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对信息的分析、处理等功能,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迅速查询事故的频次、位置,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第(2)题,在一个城市中,中心城区往往是商业区,人员、车辆流动量大,商业网点越密集的地区尤其如此,因而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也就较高,图中显示该中心城区的东部交通事故发生的密度大,故商业网点密度是东部大于西部。 【答案】(1)C (2)D,3S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3S技术既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
4、理、更新、分析等。三者的关系可用简图表示:,(1)图中、表示遥感技术提供影像信息功能,、表示地理信息系统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表示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 (2)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应用的区别:遥感技术获取的常为面状的地理信息,其范围一般较大;全球定位系统获取的为点状的地理信息,非常精确。,3S技术的现实应用 【典例2】(2011山东文综)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思路点拨
5、】解答该题需要把握以下关键点:,对水稻生长状况的实时监测是利用传感器接收该农作物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从而分析其生长特性,监测病虫害灾情,属于遥感技术的应用。水稻病虫害灾情的统计分析,需要将遥感资料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储存管理、模拟预测等处理,这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 【答案】B,3S技术的综合应用,地理研究的数字化手段 【典例3】(2011浙江文综)某市寻找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该厂址要满足两个条件:地形平坦;距河流1km范围内。图1中“空间资料”是该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km2(该区面积共16km2);“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
6、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完成(1)、(2)题。,(1)图2是四幅“河流”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2)根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图3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丙,【思路点拨】解答该题需要把握以下关键点:,第(1)题,根据图中的河流,可以判断出河流流经的方格都为1,而河流经过某些方格的交点处以1km为半径画圆,可以得知某些方格虽然没有河流经过,但是大部分面积距离河流1km范围内,根据文字材料所给这些方格
7、也算1。 第(2)题,模仿第(1)题把地形资料的评估值图画出并与河流评估值图进行叠加,满足两者需求即可。 【答案】(1)B (2)A,地理研究数字化的应用分析科技的发展,为现代地理问题研究提供了便利的科技手段,也拓展了地理问题研究的新领域,人们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对身边的地理环境进行多视角、综合的研究。因此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成为高考命题者关注的焦点,如今的高考题中,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提供的图像资料来命题已成为一种趋势,而且出现了对地理信息数字化判断的命题形式,应值得我们关注。,在实际考查中,往往借助某一要素的图形数据考查对地理信息数字化的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命题的形式比较新颖,具有很大的迷
8、惑性,对图表中的数字或字母的含义理解不清,或对数字与所在网格的关系不能迁移理解,容易导致理解失误,对此类命题,应结合计算机“二进制”的语言表达,注意网格代表的是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等相关信息。总之,对地理信息技术中的各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数据的来源、形成及所表达的含义应充分理解,方能应考自如。,3S图像资料的判读方法3S图像资料在高考命题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主要分为遥感影像图片、GPS仪器界面解读、GIS工作图层示意图等形式,其中遥感影像图片资料由于在考查其他地理知识时也常用到,故出现的频率较高。对3S图像资料的判读可分述如下:,1.遥感影像图片的判读方法 (1)特点:遥感影像图片主要呈现的是
9、面状地物的分布变化特点,在高考命题中常以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图片呈现,通过对比获取相应的信息。 (2)判读方法 首先要明确遥感影像图片的主题内容。这是进行准确判读的前提。如图1中需要我们判读的是格陵兰岛的冰原面积的变化特征。,了解掌握遥感影像图片的基本解译标志、解译过程及注意事项,从而了解影像图片中的各种地物的区别及特征。包括形状、大小、阴影、色调、颜色、纹理、图案、位置和布局等。如在图1中我们可以抓住色调和形状两个要素进行判读,依据色调可确定图中的白色区域为冰原部分,依据其形状的变化可确定冰原面积的变化。 对主题判读地物进行分析、推理,得到我们想要的结论。如对图1中两幅图的对比,可以发现格陵兰岛
10、的冰原面积大大减少了,说明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其冰原面积的减少必然会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2.GPS仪器界面的解读方法 全球定位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因此其仪器的工作界面上往往呈现出的是几个数据信息,故只要明确其主要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就可以准确地判读了。如图2中的界面上显示有四个关键的数据,一是定位的时间为16时59分11秒;二是手持机持有者目前所在的纬度为北纬320323.2;三是手持机持有者目前所在的经度为东经1184554.6;四是手持机持有者目前所在的海拔高度为17米。 注意: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应用的日益普及,人们所持的手持机的应用功能会更加齐全,判读会
11、越来越简单。,3.GIS图层叠加示意图的判读 (1)首先要明确GIS图层是由许多的专题地图组成的,这些专题地图是由许多的具有空间属性的数据在计算机中生成的,它们分别反映了某种专题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如图3中的叠加图层分别有水系分布图、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地形图、居民区分布图和土壤分布图。 (2)其次要明确不同的专题地图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如从水系图中可以找到河流的上游地带,而河流的上游往往是山地,在地形图中则常反映为等高线较为密集,有一定的坡度等特征。,(3)再次要明确图层叠加之后会形成一个可以反映多个地理要素分布特征的新地图,在这幅新地图中的某个位置上,我们就可以综合考虑各个要
12、素进行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场所的选择评价。,遥感影像的解读是比较复杂的,要考虑时间、地物的光谱特性、色彩等,现对一些基本解译标志总结如下。,(2010福建文综)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 应用GIS技术在图甲基础上制作图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C.各行政区的边界 D.各行政区的面积,【思路点拨】解答该题需要把握以下关键点:,本题考查GIS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由于图乙为2000年的人口增长率图,所以需要知道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才可以计算出2000年各行政区增加的人口数量 。 【答案】A,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