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冶镇一中导学案年级 八 科目 语文 课题 老山界 主备人:李艳青 课时: 2 第 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长征的革命传统; 2、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特点;重难点 1、学习观察方法; 2、 、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写法。 过 程 及 内 容一、预习检测:1、读准字音。惊惶( ) 苛( )捐杂税 缴( ) 点缀( ) 酣( )然入梦 蜷( ) 呜 咽( ) 咀嚼( ) 盛饭( ) 落得很远( )2、解释下列词语:惊惶: 苛捐杂税: 攀谈: 酣然入梦:蜷: 呜咽: 二、自主学习:1、整体感知文章,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答:2、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
2、、顺序清楚。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答:3、在文中勾画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填写下列表格。时间 地点 人物 活动下午天黑夜里半夜黎明以后下午4、本文结构是怎样安排的呢?三、合作交流:1、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难” 体现在哪几方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2、面对困难,红军战士以什么态度面对,是如何克服的,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可用文中语句回答)3、归纳主题思想:四、展示反馈:1、答: 山路险峻,悬崖峭壁 走路难 要在一尺多宽的陡峭山路上睡觉 睡觉难 饥饿 吃饭难 伤病员多,敌人追击 处境难2、答:面对走路难,红军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面对睡觉难,红军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3、。面对吃饭难 ,红军鼓着勇气、继续前进。面对处境难,红军毫不畏惧、嘲笑敌机。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中心思想: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五、当堂检测: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点 zhu( ) 矗( )立 png pi( )( ) 蜷( )曲 j ju( )( ) 呜咽( ) 酣( )然入梦 落( )得很远 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 (A 、叹息 B、轰响 C、轰鸣) ,大概是在 (A、哭泣 B、叹息 C、怒吼)自己的命远
4、;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三、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我们顶着天啦! ( ) 2、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 ) 3、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 备注 水冶镇一中导学案年级 八 科目 语文 课题 老山界 主备人:李艳青 课时: 2 第 2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文种重要词语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长征的革命传统.重难点 1、勾画关键语句,揣摩其含义及作用;过 程 及 内 容一、合作交流:1、阅读精彩段落欣赏 :场面描写: “之
5、” 字奇观(1)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一奇观的?(2)这样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2、研读生动描写的段落。学生朗读 “山腰露宿” 两段,回答下面问题。 (1)、“横着心 ”和“酣然入梦”是否矛盾?为什么?(2)、作者半夜醒来“ 见 ”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以什么为序?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这些声音有何特点?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4)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3、体会下面横线的词语的意义,它们有何表达作用?(1) 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答: (2)不知道前面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答: (3)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
6、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答:(4)远远地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身手呢?答:4、作者在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可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又说“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二、展示反馈:1(1)答: 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与星光连接起来,是一种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与星光连接,写山势之高;表现了老山界的险峻,而“许多”一词,既说明山路的曲折和陡峭,又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人、夜色、高山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瑰丽、壮观的景象。(2)答;烘托出红军英勇
7、豪迈的乐观主义英雄气魄。 2、(1)答:不矛盾。“ 横着心 ”是因为四周环境恶劣,露宿条件差,战士们为了明天能够继续前进,服从命令就地休息,表现了红军不畏困难的坚强气概。又说明红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 。 “酣然入梦” 表现了红军太疲劳,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乐观精神,从容镇定、坦然的襟怀。(2)答:星星、山峰、山谷(自上而下);比喻、排比(3)答:“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时连续不断的细微声音,比喻战士们轻细的话语声,说明战士们被冻醒次数之多;“ 野马奔驰 ”写半夜山风之大,又喻寒风刺骨; “山泉呜咽”用拟人化手法喻山泉时断时续又暗指山势崎岖;“波涛澎湃” 形容林木被风刮动的声音。人声和大自
8、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烘托出夜色之深,夜景之美,透露出勃勃生机,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4)答:红军战士镇定豪迈,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3、(1)答:瑶山有三十里高说明老山界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为下文红军的不怕困难作了铺垫。(2) 答:第2、20节是指因山路难走,队伍被堵住了。第29节是因又饿又累,极度疲乏而无力再走。(3) 答: 指红军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这是红军长征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4) 答: 作者用“ 叹息 ”一词,拟人化地讽刺了围追红军的反动军队,又用了反问的手法想象出敌军士兵无可奈何、厌恶内战的情绪,进一步衬托出红军北上抗战,不怕远征难的革命豪情。4、答:突出长征路途的艰难,也更能突出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只要有这种豪迈的精神,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三、课堂检测:讨论完成课后习题二、三 、引导学生归纳中心意思:本文记叙了_实况,通过对老山界_的描写,对红军_的描写,歌颂了红军_和_精神。 布置作业: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参考下列题目写一篇观察日记。望星空 、 在阳台上 窗前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