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鉴赏诗歌形象考点分析诗歌的形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象和画面。它常常是抒情诗的抒情主人公,如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李白的形象;也指诗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的隐者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或物象,陆游的咏梅中梅的形象。有时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诗歌塑造的形象是同一的。而这些形象往往是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所以它们往往被叫做“意象” 。有的诗歌有一种意象,如柳宗元的江雪中的渔翁,有的诗歌有多种意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开头为了渲染一种离别前“醉不成欢惨将别”的凄清的意境,分别用了“夜” “秋” “枫叶荻花”等意象。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诗中
2、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 。意与境的交融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情随境生,是诗人生活中遇到某种物境,忽有所悟,产生思绪,于是借对物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达到意与境的交融。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少妇的愁是由陌头柳色触发的,又是与陌头柳色交织在一起的。这是诗中人物的随境生情,诗人自己随境生情,达到意境一体的效果。二是移情入境,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对物境的描写表达出来,客观的物境也带上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杜甫的诗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
3、带着“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一主观感受,看到“花”和“鸟” ,便用它们表达了出来,形成了一种水乳交融的意境。三是物我情融,诗人内心的某种主观感情与所看到的客观事物自身的、人们公认的情意恰相吻合,于是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达到了某种有机的整体的意境。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都是这种“物我情融”例子。了解了以上关于意象与意境的相关知识,再看高考对诗歌形象与意境的考查,就感觉有据可依了。高考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诗歌的形象:分析诗歌中用了什么形象;说出形象的基本特征;形象的意义。【高考金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6 全国 II
4、)南柯子王炎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诗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解题指导这道题考查的是对画面内容的再现,属于“什么形象”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对整首诗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是对画面本身有一个准确而全面的把握;再次是选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作答。这首词咏叹了农民的劳动生活,流露了与之声息相通的质朴而健康的感情。上阕以景语起笔,山色昏暗,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数枝娇花映入眼帘。但接下来却劝人勿惜花、莫惆怅,不同于常笔。
5、下阕又宕开去,将笔触伸向阡陌,写不避风雨劳作的农人,遂引发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农民“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把握画面形象、内容,要准确理解“幽艳”和“湿啼红”这两个要素, “幽艳”指代鲜花,“湿啼红”是露水打湿了鲜花,鲜花红艳、惹人爱怜之意。在理解了形象之后,是否惜春伤怀,就十分清楚了。答案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一是作者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二是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2006 山东)晓上空泠峡王闿运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惯行
6、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注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王闿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解题指导本诗考查鉴赏古体诗歌的形象的主要特征。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内容时要注意题目和注释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其次锁定答题范围情景;然后准确而全面地把要表达的内容说出。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诗。题目是晓上空泠峡 ,是写沿空泠峡溯流而上的所见所感。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表现
7、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卧听” “瀑布滩雷” ,表达的是一种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气度。结合在一起就是情景。答案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4 广东)江 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这是杜甫晚年客居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 、 “孤月” 、 “落日”、 “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解题指导此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意境。诗歌所用的意象在题目设问时已作明显提示, “意境”前加“情景交融”来
8、限定,这样答题的切入点也就非常明晰,只须答出景物特点和所抒发的情感是什么就可以了。诗人客居成都多年,现在又自夔州出峡,流寓江陵一带,难免有漂泊孤独的伤感。 “思归”却又只能作“客” , “乾坤”之大,却没有诗人的安身之所,加上“腐儒”的自嘲,所以, “片云” “孤月”也就是诗人孤独处境和心境的写照。但诗人又是一个心忧天下、自强不息的人,况且现在病体逐渐康复,更是壮心不已。所以“落日” “秋风”表现的不是衰败,相反, “心犹壮” “病欲苏”共同表现出了进取的精神状态。答案“片云” 、 “孤月”意境悲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 、“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
9、心不已”的乐观旷达。【规律总结】 鉴赏诗歌的形象,要注意以下几个个方面的问题:1、整体把握诗歌。对诗歌地整体把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看作者、时代、注释、大致内容、感情基调、主要写法,以求对诗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正确把握诗歌形象。首先需要知人论世,准确回忆作者的相关情况,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品、政治主张以及创作背景等等。比如看到苏轼,想到豪放旷达;看到辛弃疾,想到有志难伸;看到杜甫,想到凄凉生活和民生疾苦;看到李白,想到傲岸无羁;看到陶渊明,想到田园生活等等。其次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诗歌形象。对于人物形象来说,分析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神情等等,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具体景物
10、的含义以及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感情倾向等等;对于事物形象来说,则要分析物象的具体方面,描写用语的感情色彩以及创作背景等等。、理解形象的意义从意境的角度来来考虑。单从一个形象上看,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多个形象组合在一起,表达的意境就较为明显了。同样是写柳, “两个黄鹂鸣翠柳” ,形象明丽、有生气,传达出内心无比欢快的感情,而“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一种凄凉孤寂。从作者的观点态度上来考虑。诗歌总要使用一些思想倾向性较明显的一些词语来传情达意,鉴赏形象时,要善于抓住这些词语。比如诗中的描写用语、评价用语、反映心情的词语。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一个
11、“愁”字,把作者的主要感情透露出来。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个“孤”字、一个“独”字把清高孤傲、不随流俗者的形象表现了出来。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很多物象已经被人们赋予了一些特殊含义,时间久了,就被固定下来。列举其中的一部分,以供参考:长亭:陆地送别之所,写到长亭,一般就与送别相关。杨柳:由于“柳”与“留”音近,古人常折柳相送,因而“杨柳”与离别相关;又因古人常把柳种在房前屋后,因而也表达对故乡的无限牵挂。芳草:喻离恨,也与美人一起喻美好事物,比如理想等等。梧桐:表示一种凄苦之音,常与凄凉悲伤相联系。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雨打
12、芭蕉往往让人觉得凄怆。梅花:初用于赠别,后为一种坚忍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是身陷逆境却勇往直前为理想而拼搏的勇者,是清高隐逸不随波逐流的孤高智者的象征。松柏:耐寒树木,经冬不凋,象征孤直刚正的品格。菊花:清丽淡雅,芳香袭人,欺霜傲雪,在诗词中常常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莲花、莲子:“莲”与“怜”谐音, “子”为第二人称敬词,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表达爱情。又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故又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竹子: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为“坚贞” “高雅”“气节”的象征。寒蝉:由于它栖于高枝,餐风食露,所以常用来喻指人的高洁人品。又因
13、秋后的蝉命不久长,寒蝉也成为悲凉的同义词。鸿雁:鸿雁是侯鸟,春秋迁徙,常常触动人的故乡之思,所以常用大雁寄托人的浓浓的乡愁。又因它曾为苏武传书,也常比作信使。鹧鸪鸟: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杜鹃鸟:是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蟋蟀:又名“促织” ,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在一起。【限时训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6 广东)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注艭:小船。海幢:即海幢寺。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和“望”两个方面回答。 (分)答:、阅读下面三
14、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2007 浙江)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月圆金吴激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中吕山坡羊燕子元赵善庆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注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的
15、之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广东珠海月质检)淮上渔者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注江浦:河流入海处。诗的第一句是一个特写镜头,表现什么内容?画面的背景、色彩上有什么特点?答:这是一幅渔家生活图。你对这首诗中的渔家生活有什么认识?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6 山东兖州模拟)小 松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山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诗歌写出了小松怎样的特征?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咏 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注涧户
16、:涧边的人家;山楹:就山岩凿成的房屋,指普通人家。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试作具体说明。答:、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总观全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作简要分析。答:7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注:却关:打开门闩。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手法?简要分析小童的形象。诗歌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你是如何评价这种思想的,说说你的理由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瀑布联
17、句香严闲禅师 李忱千岩万壑不辞苦,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注:诗的前两句是香严闲禅师写的,后两句是李忱写的。香严闲禅师在一、二句中暗示了李忱当时的生活,试就描写的景物特征作一下分析。李忱写的三、四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颔联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狂歌五柳前” 中“ 五柳”是什么意思?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结合这首诗分析这个特点。10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李商隐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
18、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首联、尾联用对比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试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分析这种手法。颔联脍炙人口,全部用名词描写景物,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仿效这种写法的一句诗是什么?这样写法的好处是什么?1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赠刘司户蕡 李商隐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首联描写的内容是什么?有没有象征意义?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颔联的“已”、 “更”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刘蕡的友情,同时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2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
19、问题:病牛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禾熟孔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两首诗塑造的牛的形象各是什么,有没有不同?试作分析。1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石灰吟于谦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是一样的,试结合诗作分析。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解释
20、首联中“独” 的意思和作用。欧阳修评价颔联说:“前世咏梅者多,未有此句矣。 ”司马光说:“人称其梅花诗,曲尽梅之体态。 ”王十朋说:“ 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 ”试从写作技巧角度分析颔联。说说诗人与梅在品格上的相通之处,你如何评价。诗歌鉴赏答案、 “晚”: “归艭” “钟声” “望”:“江” “远帆” “空” “老鹤” “青山”、燕子 兴亡、表现内容:表现了渔者驾舟淮上劳作的情景。 (或:渔者搏击风浪的雄姿。 )画面特点:背景广阔,色彩明朗和谐。有艰辛的劳动,也有生活的乐趣,随遇而安自由自在。、生长在普通环境中却出类拔萃。、诗人笔下的风是一个不知疲倦、不辞辛苦的奉献者和“有情”人的形
21、象。它使山林清爽,它驱散烟霾,卷走云雾,并且在日落山静的时候,为人们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乐章。、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上阕借景抒情,通过一幅幅画面,展现诗人那种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境;下阕直接写人物的抑郁,结尾点出主题,一个得过且过,是复一日地消磨岁月又无可奈何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闲适、悠然、豁达”是一方面,“得过且过又无可奈何”是另一面)7用白描手法写水中和岸上的场景(生动表现春日河湾景象) , “小童”一句把两种场景连接起来,动静结合,浑然一体,显示水乡的宁静、优美,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从“疑是”、 “急”、 “却关” 可以看出,小童聪明机灵、待人热情。 悠闲自得、恬静闲
22、适的思想。 (山水田园诗多抒发对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的向往。有的诗表现对现实的不满,说明追求闲适是报国无门、壮志未酬。不少诗也宣扬了知足常乐、安于现状的思想。诗人的思想是第一种。 )8 (1) 、第一句写瀑布的出处(“千岩万壑”指经历曲折, “不辞劳”指其性格坚毅) ,含蓄地写出不经磨难,难成大业的哲理,第二句写瀑布气象高远,是对李忱生活的客观描述。(2) 、像瀑布一样,不甘寂寞,想有所作为,表现出作者一往无前的信心和气势9“倚杖柴门外” 表明诗人年事已高, “临风听暮蝉”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之情。陶渊明写有五柳先生传一文,勾画出一个放浪形骸、安贫乐道的知识分子形象,诗人运用“五柳” 的典故,说明自
23、己就像陶渊明一样,隐居乡野,过恬淡的生活。诗人选取景物有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色彩鲜明,并利用色彩的合理搭配,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水墨山水意境,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10首联写早行的典型情景,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悲故乡”很能引起游子的共鸣。尾联写诗人梦回故乡长安杜陵,那里凫雁满塘,已是春回大地,洋溢着喜人的气氛。诗人用尾联的喜景衬托首联的悲情,前呼后应,显示悲伤之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村野小店,鸡鸣声唤起旅客,天空亮着残月,板桥白霜还没消退,留下行人足迹, )诗人用纯名词组合成一幅图画,一个词语表示一种景物,寓情于景,用景物体现悲伤的情感
24、。11用浪打礁石、船下双锚描写大江(湘江)的惊涛骇浪,象征着当时的动荡、险恶的局势。两个虚词有力地将刘司户短时间遇到的事情连接起来,充满同情之心。全诗情景交融,有友谊、有愤怒、有讥讽,既表达了对朋友的友情,又表现出伤时忧国之思。12李诗中的牛是一个耕耘过许多田地,让人收获过千万担谷子的功臣,但在老病时,却遭到冷遇,没有人同情,但牛还是怀着让众生皆饱的美好愿望。李诗的牛是流尽血汗仍奉献到底的形象,是诗人为国为民不惜自身的真实写照。孔诗中的牛是完成自己一年劳作后,从丰收中获得轻松和满足的形象,有着不争不怨、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悠闲自得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切,颂扬了辛勤劳动的农民。13两首诗
25、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用描写的事物表现自己的精神品质。于诗以石灰作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郑诗以竹石自况,表现诗人不论受到多大磨折击打,仍然坚定强劲风骨的精神。14“独”,一个,单独的意思。一个“ 独”,写出了百花凋谢、一梅傲放的情景,同时引出下句“占尽风情向小园”, “占尽”是“独”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发挥。用衬托的手法描写梅。用清水写梅的疏影横斜,虚处着笔,渲染静寂的气氛,富有画面之美;用月色衬托梅的清香。空间的上与下,景物的动与静、描景的虚与实、感觉的色与香巧妙结合,表现出梅花的俊俏姿态和清幽香气,构成一种清雅超逸的意境。通过对梅的描写,写出梅的美而不艳、秀而不俗,清幽雅致的品格,以此表达诗人的高洁的品质。但诗人的清高似乎有一种自我标榜的味道,不太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