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预测阅读题】中考语文阅读专题冲刺30天晚练19.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12367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测阅读题】中考语文阅读专题冲刺30天晚练1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预测阅读题】中考语文阅读专题冲刺30天晚练1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预测阅读题】中考语文阅读专题冲刺30天晚练1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预测阅读题】中考语文阅读专题冲刺30天晚练1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 中考语文阅读专题:晨读晚练 19晨读美文活着是一种美丽高辉当夏季来临的时候,太阳点燃了大地的热情,也点燃了一颗年轻跳动的心。去年的夏初时节,是我失意与无奈交加的日子。那天傍晚,病中的我心似浮云,百无依从,甚至还滋生出几许隐隐的痛楚。为了服药,我无可奈何地从病榻上爬起来,缓缓地穿上拖鞋,懒懒地走近西窗前的书桌取药时,竞望见了一幅动人的图画。隔着玻璃,在我的视线里,这是一幅极自然的风景画。天色渐暗,西边的天幕上映出一大片橙红色的晚霞,勾勒着周围楼宇的轮廓,渐渐地幻化出一大片诱人的朦胧蓦然问,觉得眼前的景色无限美好,那不是陨落的美,那是出自自然的生机,一股热力,吸引了我的视线,更吸引了我的

2、心!我的心陶醉在窗外的风景里,我的精神与图画的精神紧紧地相拥在一起,水乳般地交融在一起!橙红色的晚霞映染的天空就像是涂满了橙红色的幸福。我知道,晚霞最终会消失的,幸福也不会永远地停留。我安静地伫立在窗前,守望着这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的恩泽,欣赏它、享受它和感受它,一任那片圣洁的光芒,化解渗浸在我心底深处的那抹惶然无措不着边际的痛楚。胸中震撼的,是一片跃动的脉息,一片澎湃的灵潮。直到暮色挥别,灯光从近邻或遥远的窗口升起。这样自然的隐喻,是比任何语言或文字的诠释都更为有力地撞击着我的心灵,我委实受到了极大的感动。顿觉好了一些,轻松多了,就像新年之初墙上挂的日历掀起了元月一日,有一种一切从头开始的清

3、新感,觉得一切都春意盎然,充满欢快的信念。面对生活秩序中周而复始的一幕,我想不到自己会有如此甜蜜的感受,这不经意的点破,让我在感动和感激的顿悟后,扪心自问,为什么在过去的 H 子里竟不曾对此有过如此深刻的欣赏?为什么会轻弃了伴随我们生命过程的许多细小的美丽与幸福?对此,我不禁要说:是形式的秩序在作怪!难道不是吗?形式的秩序之于我们有何益处?日子仿佛变成了一种模子,无数个明天复印着同一个“今天” ,而缺乏了欢乐的味道;生活方式在豪华装修、生猛海鲜、卡拉 OK、皮尔卡丹、下海炒股中变得单调与乏味。形式的秩序在人们的脑海里的根深蒂固,不仅束缚着我们的手脚,而且封闭了我们的心灵与情感,我们在感叹世风不

4、古,渴望活得真实与轻松的同时,却为了物质上的享受,抑或是维护某种心理上的平衡,而轻弃了生命中许许多多原本很美好的事物,让自己的心灵与情感在拥挤狭隘的天地里承受煎熬。于不知与不变中,越来越远离了精神与自然的情趣,为什么呢?也许就因为那种诱惑会使人处于一种非常狂热的追逐状态下,才沉溺而不想自拔,或明知故犯,或泥古不化,或掩耳不理,未能从实际的生活形态里,领悟出一种生存的弹性。正如有时候,平凡比伟大更难得,朴素比华贵更美丽,恪守个性比谦顺圆滑更可贵。繁复的生活总是一觅无余地展现于我们的眼前。也许我们这一生中都无法获得很大的成就,也无法拥有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但在生命的每一天里,我们都能给生活以不朽的春

5、心,放飞自己的思想,就像一树之根,虽深埋在土里,心却向往着春天一样,去汲取生活中许多细小的欢乐,微小的启迪,我们的生活内容便会多一些盈盈的微笑,轻松的脚步,倾心的交谈;多一些田园风光,荷塘月色;多一份真诚,注满人生历程的每一个足迹,牵手走过生命的四季。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一种美丽?活着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美丽。这种美丽不是都市生活里的病态的美,不是空虚与痛苦呻吟出来的美,也不是虚荣与浮华伪饰成的美,而是属于人们自己的,在名利与荣辱之外,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永存的东西,犹如采撷到开放在夏日里的最后的那朵玫瑰,弥久难忘。点评:情由景生,心由境生。卧病的“我”偶然间领略到一幅美丽的初夏傍晚的风景画,为什

6、么这种极为平常、自然的风景使“我”如此的陶醉?作者以犀利的眼光剖析了现代人的生活处在“模式”之中,过着单调、乏味、重复的生活,慢慢地丧失了发现生活中美的能力,也越来越远离了精神与自然的情趣,活着成了一种程序、累赘。这些议论不是凭空而起,而是触景生情,是在对初夏傍晚美景描绘的基础上产生的对生活的看法。大自然的美景与现实中没有情趣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 “活着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美丽”这一观点也油然而生了。晚练金题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人体中

7、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 2 厘米、直径约 1 / 7000 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 37 、pH 为 7.2 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

8、器。 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 50 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 2500 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

9、,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1 、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 3 分)答: 2 、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3 分)答:3 、选文第 段加点字“约”有什么作用?( 3 分)答: 4 、选文第 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答: 5 、请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拟一则富有文采的宣传用语。 (2 分)1、利用化学能发电:利用重力势能发电;利用热能发电。2、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3、 “约”宇表示估计,数目不确定(具体答更好),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4、举例子;具体说明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5、示例:水龙头旁的宣传用语:请不要让我伤心流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