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现代素质理论,现代心理学家认为领导是一种动态的过程,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可通过训练和培养来造就。 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必须具备以下五项主要学习习惯: 善于利用时间; 注重贡献,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 善于发现和用人之所长; 分清主次,集中精力; 作有效的决策。,日本企业界要求领导者具有十项品德和能力: 十项品德为:使命感;责任感;信赖感;积极性;忠诚老实;进取心;忍耐性;公平;热情;勇气。 十项能力为:思维决定能力;规划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洞察能力;劝说能力;理解人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下级的能力;调动积极性的能力。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鲍
2、莫尔(WJBandmal)认为一个企业家应具备10项条件:合作精神、决策才能、组织能力、精于授权、善于应变、勇于负责、敢于求新、敢担风险、尊重他人、品德超人。,苏联学者认为企业与组织的领导人应具备如下10个条件:政治成熟,精通业务,道德品质优良,组织领导能力,工作得力,敢负责任,创造精神,联系群众,适应现代化要求,对新事物敏感,有实际工作成就,精力旺盛。 毫斯在归因理论以及对领导和人类动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魅力型理论(1977)。包括了领导特质、行为、影响过程及情景变量,有融合行为领导和权变领导理论的特点。,(三)当代胜任特征理论,该理论不仅认为领导者的特性可以通过训练和特性来造就,更强调那些深
3、层次的动机、自我角色认知等特征,及任何可以区分优秀与一般领导者的个人特征;同时胜任特征理论不强调通用的纯粹的领导特质,而是结合了具体工作情境、具体职业提出了不同的领导者胜任特征模型。 这一理论由哈佛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提出,斯班塞和巴雷特等进行了发展,美国情商理论提出者戈尔曼(1995)也深受其影响。,斯班塞的六大类领导特征: 1、成就特征:成就欲,主动性,关注秩序和质量; 2、助人/服务特征:人际洞察力,客户服务意识; 3、影响特征:个人影响力,权限意识,公关能力; 4、管理特征:指挥,团队,培养下属,团队领导; 5、认知特征:技术专长,综合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信息寻求; 6、个人特征:自信
4、,自控,灵活性,组织承诺。,二、领导者行为理论,行为理论是从领导行为角度来研究最佳领导模式的理论,具体来说就是考察领导者实际上做了些什么和怎么做的。认为领导者是后天培养、发展的,可以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培训项目把有效的领导行为模式移植到其他人身上。 两个主要的研究项目:第一个是任瑟司和他的助手主持下密执安大学进行的。第二个是拉尔夫斯托格迪尔等主持下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中进行的。,(一)密执安大学的领导研究,密执安大学调查研究中心提出两种领导行为方式:一为员工导向,二为生产导向。 1、定义:员工导向领导重视人际关系和下属需要;生产导向领导强调工作的技术或任务完成。 2、不同导向领导方式对生产效率各有不
5、同影响: 3、密执安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制定了一个领导行为评价量表LBDQ。,(二)俄亥俄领导行为四分图,结构维度:是领导者更愿意界定和建构自己与下属的角色差异,以达成组织目标。包括设定工作、工体关系和目标等行为。结构维度又称为关心组织。 关怀维度:是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与情感,更愿意同下属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关怀维度又称为关心人。,四种组合: 1、“低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行为; 2、“高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行为; 3、“低组织、高关心人”的领导行为; 4、“高组织、高关心人”的领导行为。 研究者认为:第4种组合效果最好,这是对人、对组织都比较关心的类型;第1型对人、对组织的关心都低,领
6、导效果较差;第2型是关心组织的任务型领导;第3型是关心人的人际关系型领导。,(三)管理方格理论,1、在四分图的基础上,布莱克和莫顿于1964年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 2、提出了以员工为中心和以工作为中心领导两个维度,每个维度分3个等级,分别用横与纵坐标表示,列举五种典型的管理模式,即: 1、1型(“贫乏管理”); 9、1型(“任务管理”); 1、9型(“俱乐部式管理”): 9、9型(“战斗集体管理”): 5、5型(“中间式管理“)。,(四)PM领导类型分析理论,卡特赖和詹德在团体动力学一书中指出,所有团体的组成,其目的可以归入下列两种:P维度是指解决问题、实现组织目标;M维度表示保持组织稳定、强
7、化团体机能。 PM领导类型分析将领导的方式分成四种形态:PM、P、M、pm。,(五)四分圆弧模型,领导有两个纬度,即系统取向和个人取向。系统取向包括6种刺激行为,实际是组织结构取向、工作取向;个人取向也包括6种刺激行为,实际是关怀纬度、人情取向。 关于分类(见书)。,三、领导作风理论 (一)勒温领导作风理论,1、作风理论的出现是从事领导特性研究的心理学家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的结果。 2、该理论的创始人是勒温。他以“权力”为基础,把领导作风分专制、民主和放任三种。,(二)利克特的领导系统图,1961年利克特发表了管理新模式一书,介绍了四种领导作风方式: 极端专制的领导系统 仁慈专制领导 民主协
8、商式领导 参与民主式领导,(三)领导“连续统一体“模式,领导作风与领导者运用权威的程度和下属在制定决策时的自由度有关。 1、领导作决策,宣布并执行; 2、领导者说服下级,执行决定; 3、领导者提出观点,征求意见; 4、领导者提出可作修改的决策草案; 5、领导者提出问题,征求意见作决策; 6、领导者明确范围,请集体作决策; 7、领导者允许下级在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四、领导情境理论,所谓情势理论就是研究被领导者的特征、环境因素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影响领导行为效率的理论,特别是各种领导方式如何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 权变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分离出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情境因素。,(一)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9、,在生命周期理论中,成熟度指被领导者的年龄、成就感、经验、技术与能力、教育程度、自控能力等,其中心理成熟尤为重要。成熟度水平不同,领导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从不成熟到成熟领导行为应按下列顺序逐渐变化:高工作,低关系命令式高工作、高关系说服式高关系、低工作参与式低工作、低关系授权式。,(二)费德勒权变理论,理论特点:把人格测验与情景分类结合起来。 1、情境因素分类: (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是否良好; (2)任务结构是否明确; (3)领导者的地位与权力强弱。,2、“你最难共事的同事”即LPC问卷。 若某领导对其最难共事的同事仍给以好评,则其LPC得高分(即73分以上),是关心人的支持型领导
10、;相反,那些对其难以共事的同事给以低评价的领导者,LPC得低分(即64分以下)是任务型、指令型领导;若领导LPC得分在64分与73分之间,则为中间型领导。,3、费德勒的权变理论对于怎样补缺与选择领导人员;怎样进行领导者的轮职与调职;怎样操作领导情势因素(调整主管与下级的关系、调整工作结构、调整职权等);怎样使领导方式与情势因素有效匹配,提高领导效能等都有重要意义。,(三)目标一路径理论,1、四种领导方式(行为)(1)指挥式 (2)支持式(3)参与式 (4)成就导向式2、任务类型 (1)高常规任务,支持性领导对员工有高满意感; (2)高常规任务,指令性领导对员工有低满意感; (3)多变化任务,指令性领导更有成效; (4)多变化任务,支持性领导员工满意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