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推荐】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1 与朱元思书(练习4).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08624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1 与朱元思书(练习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推荐】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1 与朱元思书(练习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推荐】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1 与朱元思书(练习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与朱元思书一、阅读(4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一)与朱元思书(11 分)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来源:学优高考网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B ) (2 分)A风烟俱净(都)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2下列句中加粗

2、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C )A天下独绝 B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 猿则百叫无绝C风烟俱净 D在昼犹昏皆生寒树 有时见日3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风烟俱净 消散干净 负势竞上争着,竞争 互相轩邈:比远窥谷忘反:看,看到 负势竞上(凭依(或:凭借、依仗) ) 好鸟相鸣(美丽)从流飘荡 顺着;顺;随 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 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窥谷忘反 通“返” ,归、还。4写出文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3 分)句子: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翻译: 翻译: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或: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 争高直指,干百成峰”。(2 分)

3、 (群山) 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来源:学优高考网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或: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为名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不再想望功名利禄。或: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5、 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 虽乘奔御风, , 不以疾也 。 (4 分)6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天下独绝 (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 ,并且重点从 山

4、 和 水 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3 分)来源:gkstk.Com7、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用课文原句填空)8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 清澈 、 湍急 。9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10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寒 。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 远上寒山石径斜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

5、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12文章理解。 (5 分)来源:学优高考网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 从容出游,怡然自得 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 千丈见底 ”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幽静(或:寂静、静等) 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 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 来源:gkstk.C

6、om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 皆生寒树 ”一句相照应。13 “鸢飞戾天者” 与“ 经纶世务者 ”分别指什么人?(2 分)答 “鸢飞戾天者与“ 经纶世务者” 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14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 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2 分)答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或“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 15本文是从视觉和 听(听觉) 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用原文回答)的特点。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

7、正确的一项是(B )(3 分)A、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 、 “直视无碍” 、 “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二)理解(12 分)甲与朱元思书乙林尽水原,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

8、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 (2 分)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连接B水皆缥碧:青白色 望峰息心:平和的心态 窥谷忘反:同“反” ,返回C有时见日:同“现” 互相轩邈:高大 横柯上蔽:树木D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负势竞上:凭依 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2选文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 田园生活(乡村生活) 的思想,他的诗饮酒 (之五)中“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两句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3 分)3选文甲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山 奇异(高、险) 水 清急 的特点,反映出作者 寄情山水,热爱自然 的生活情趣;选文乙通过描绘桃源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表现桃源人 安宁、闲适 的生活,反映出作者的社会理想。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