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典重读与可靠的研究方法 整理人:王宏根 易华 朱娟 http:/ 扬州大学中文系教授讨论人:扬州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 2001 级研究生吴周文: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 年第一期发表了蒋济永先生的里的“背影”解读(以下简称 解读)以及高远东先生的: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以下简称文本)的评论文章。两位作者试图重新阐释作品的内含。下面就是这两篇文章的某些观点结合我们个人对背影、荷塘月色的理解,展开讨论。一、 关于背影的真实性吴周文:先讨论背影。解读作者在文章中指出,背影中的“背影”不能单纯理解为父亲的背影,而应从“ 作家深层的创作动机去揭示”。他认为背影中的“背影” 表现的是“一个背后的
2、另一面女性或女性特质,将父亲的竟象女性化”。他认为作品表面描写的是父家,抒发的却是对母爱的渴求与赞美,是一种心理反射和转移手法的运用。就他的这些观点,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范红梅:谈到背影的写作动因,朱自清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父亲来信里的那句话(按:指“ 我 举箸投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余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朱闰生回忆当年拿着印有背影的课本回家给爷爷看时,爷爷说:“那是真事父亲对爷爷有感情,才能写出那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如此说来,背影中所描绘的情景确有其事,那抹背影是实存的真与实,又是
3、受其父来函忧伤情调感染所勾起的父子相怜的自我感觉。父亲的举动是真,父子间的感情无疑也是真实的。解读一篇作品,首要的根据是作者的动机。吴周文:解读论据是:“按照传统理解,父亲的形象应该是有责任心、粗心、强壮有力量、大方的,而在背影中通过“背影” 所创造出来的父亲形象却有了女性化特征:事事不放心、缌、不强壮、体贴入微。这样,我们在背影中看到的与其是父亲的形象, 宁是一个母亲的形象”。秦祖辉:我们姑且不论他所提及的有关父亲形象的传统说法的科学性,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慈爱”并不独是母爱的特质,父爱中无疑也包含着“慈爱” ,世上虽多严父但也不乏慈父。显然“慈爱”不能作为区别“父爱”与“母爱” 的标
4、准。更何况解读中关于父亲形象的传统说法的界定依据是又何在呢?“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作为父亲,自然也有舐犊情深的一面。在“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 的情况下,和脚夫讲价,斤斤计较,不够大方的父亲,仍然慷慨的为儿子买橘子,并且不辞辛劳地拖着肥胖的身体过铁道、爬月台。难道这还称不上是一位“有责任心”、“大方”、“慈爱”的父亲吗?范红梅:美国著名医学博士、荣格心理学分析专家阿瑟.科尔曼在其著作父亲:神话与角色的变换中,将父亲的原型分成五种,皇父是其中的一种原型。他指出:“皇父是一个包含了一切功能的完整的实体,其中也包含了传统上要求女性完成的那些功能。传统的中国社会也许是皇父真正占统治地位
5、文化的最好例子,而代表这种文化的原型象征龙,是一个统一的形象,他代表天,也代表地,是结合成一个整体的天父宙斯和大地女神,他是真正的皇父,将冥界与上苍,女性与男性结合成温柔和保护的绝妙形象”。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父亲,他们往往想统治想个家庭,充当抚养孩子的总机构,即使会把照料孩子的责任委托别人(例如妻子)去照顾,他与妻子也不是同等的抚养伙伴,他对孩子的抚养,还是会自然而然地包含母亲可能已经给予的一面:温情与慈爱。而朱自清的父亲朱小坡是一个带有浓重中国传统色彩的旧式官僚,立身处地总是谨小慎微,也必然具备皇父的一些特征,面对孩子,有男性的威严,也有女性的慈爱。对自小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朱自清来说
6、,他自身就具备皇父的特征,从儿子中可看到一个对子女充满爱,既严又慈的父亲形象,他怎么能体会不到这是一个父亲表现的慈爱呢?解读中因为父亲表现出事事不放心、心细、体贴入微等特征,便认定朱自清其实反抒发的是对母亲的爱,这是毫无根据的。魏宏:不仅如此,阿琵.科尔曼还认为:“父亲的角色是从变成父亲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的。这种学问的一部分直接来自孩子本身,不只是来源于构成父亲养育部分的感情、记忆、责任以及各种事件,而且也来源于父子之间所发生的冲突。”(父亲:神话与角色的变换)1925 年,距离背影中所叙的那一回有八年之久,当年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有了子女,自己担当起父亲的角色,有了这样为人父的切身体验,自然对父爱
7、、对父亲的责任有了更高境界的理解。父母的责任中关于父母责任的“哲思” ,儿女中对于父子关系的感悟,都可以看出朱自清在这方面的成熟与进步。基于对“父亲” 角色的重新领悟,才有了背影中的诸多感人细节。于是才有全文的自责与自悔,进而表现了一个至善至美的君子对自己不能尽孝于父母身边的痛苦和自责。吴周文:引发解读作者怀疑父亲意象的现实原因是“朱自清与父亲曾有过龃龉”。如何正确看待这一事件对作者的影响?朱娟:据有关传记材料表明,朱自清确实与共父有着矛盾,他自己在诗中也曾提到:“在我烦忧着就将降临的败家的凶惨,和一年来骨肉间的仇视,(互以血眼相看着)的时候”(毁灭)。但引起父子矛盾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8、自叙性”小说笑的历史的发表。这篇“非虚构性”的小说,是朱自清以妻子武钟谦为原型创作的,讲述了一个活泼受笑的姑娘在嫁到婆家后,如何被害得成为一个只想哭、不敢笑的少妇。此文发表之后,朱父大怒,认为家丑不可外扬,父子于是失和。然而,至于朱自清从江苏省立八中(今扬州中学)辞职,谋生于南方的原因,固然有经济的因素,更主要的原因是同事间的不睦,是由于作为教导主任的他,为排课一事与一位资深教师之间的矛盾。而这位教师又得到校长的袒护。对辞职之事,朱自清在散文憎中有过具体的描述。后来,余冠英在回忆中也说:“八学以后,教务主任已换了别人,一打听,才知道朱先生因为和校长意见不合辞职走了。”显而易见,朱自清辞职的主要
9、原因并非家庭的矛盾。解读不顾历史事实,随意将责任加在朱父的头上,这不是实事求是做学问的态度与作风。宋丽丽:我们可以肯定朱氏父子的关系,尚达不到解读所谓的那种只可能“恨”决不会“爱”的地步。朱自清终究是一个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的人,他试图把自己所扮演的各种生活中的角色都做好。作为儿子,自己与父亲的关系也是他经常反思的问题。毁灭及笑的历史实际上都是对这一问题反思的结果。两篇作品中都明确的表示了对父亲的体谅,确认家境的衰微引起生活的困难也是引起不和的一个原因。父子二人都希望家庭重归和睦,只是一个由谁捅破这层纸的问题。最终,“ 父亲” 对儿子“终于忘却了我的不好” ,主动伸出“橄榄枝”一句“大约大去之期
10、不远矣”,暗示了对父子和解的渴望。朱自清创作背影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回应父亲的和解的信号,表达对父亲的深深的歉意和浓浓的爱。文末的一名“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想见”即是对父亲渴望和解的回答。与背影同时,作者有一首小诗我的南方:“我的南方,我的南方,那儿是山乡水乡!那儿是醉乡梦乡!五年来的是彷徨,羽毛般地飞扬!”我以为,“五年的彷徨”即是指他与父亲五年的隔膜自己没有勇气去解决,同时又对自己的心理造成了无形的阴影。而“羽毛般地飞扬 ”则指问题的解决。为了向父亲表达这样一种回应,朱自清在背影在文学周刊上发表后,立即将杂志寄回了扬州老家,让老人及时的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冷海鹰:需要缘于缺失。朱自清自小备受家庭的
11、宠爱,父亲对他有着望子成龙的关爱和期望,成婚后有着爱他而又任劳任怨的妻子,所以朱自清的创作心态是极富温情的。母亲对他影响较小,在他的作品中提及的也较少;而且在他到北京以前,母亲一直与他住在浙江。如果要谈到情感的缺失,那么并非是母爱的缺失,也无须用父亲的“背影”来隐含、间接地予以表现;缺失的正是父子间的沟通和理解。此间,父子失和是他心灵上最大的痛楚。父亲的来信使他一下子冲破了潜意识的障碍,自由地宣泄了对父亲包违的爱和对生活的无奈。这不需要伪饰、防御和转移,这是作者自我情感的升华和发散。吴周文:解读作者以片面的、静止的眼光来分析问题,这是难以触及事物的真相与本质的。朱自清与其父的确发生过一些误会,
12、但在中国传统家庭观中,家庭的构成是以父子关系为轴心的,即使父子之间有分歧,也只是暂的表象,其轴心是不会断裂的,这才是真相和本质。那么,如何理解朱自清选择背影作为抒情的焦点呢?易华:“背影 ”的歌颂父爱,我们却可找到心理。我们知道,人在受到强刺激时,对于所见的情景会进行瞬间记忆,在大脑中留下一个较为鲜明的画面。画面与事件之间形成一个互为索引的关系。父亲以肥胖不便之躯去为儿子买橘子,儿子自然能够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深爱,以及对自己的厚望,加之当时父亲的压力及家庭的处境等综合因素对于朱自清是一个强烈的刺激。于是,这样一个买橘子的“背影” ,便成为朱自清体味父爱、父亲的期待以及关心父亲、关心家庭的一个索
13、引、一个符号,在他心中挥之不去、磨抹不掉。所以,当他接到父亲的信后从中再次体会到那份关爱之情,而想起“背景” 这一“画面”。这给他抒写 “父亲”提供了一个素材,为倾诉“父爱”找到了一个情感喷口。张迎军:朱自清为什么回避了直面父亲,而以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心态,从背后默默地注视着父亲的一举一动,并选取父亲远去的背影作写意式的勾勒呢?1917 年父亲在火车站送别时孤独而又蹒跚的背影,一直深深地印刻在作者的记忆之中。“背影”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虚拟的。“背影”形象的诗意孕育与作者年少轻狂和当时的心境有关。朱自清当时不懂得父爱究竟是什么,更不懂得如何与父亲沟通。可是朱自清依着一种爱的本能,在父亲离开之
14、后,一直把父亲锁定在自己的视野之内,从而获得了一个从背后审视父亲的期待。而父亲的来信给予朱自清一次审美的发现,父亲那陌生而又熟悉的“背影” 给他一种爱的顿悟。这种顿悟是情绪化的是懵懂的,却又是深刻的永久的。所以说,背影记叙一段真实的回忆,是对爱与被爱的重新审视,是爱的长歌当哭,是骨肉亲情的回归,是父子矛盾消融的见证。王宏根:朱自清提醒人们要从“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去获得“独特的秘密” 。以“背影”写人就是“于人们忽略的地方 ”入手。与梵高同被称为后印象主义派的保尔.高更的作品做神秘的女人吧,也是从这个独特视角出发,创造出雕塑中最美妙的背影。从客观上讲,朱自清习惯了父亲的音容笑貌,于是特殊情景下父
15、亲的背影就成了永恒的记忆,当受到父亲的书信,便自然勾起了对父亲的回忆,背影得以展现。从主观上讲,朱自清曾翻译过挪威作家毕恩生的小说父亲,作为作家的自觉艺术追求,朱自清不会在同一个主题下重复别人的创作方法。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早在 1925 年 9 月 27 日,叶绍钧发表的散文与佩弦,其中一部分就是描写友人在车站送别朱自清时的情景,最后一句写道:“没有一歇功夫,你的米通长衫的背影就消失在站台的黄昏里。”单一的背影形象,在朱自清的文章里被放大而成了感情渲泄的窗口。遗憾的是解读作者未对朱自清的艺术追求和切身感受作充分的了解,借用他批评别人的话说:“并未从作家深层的创作动机去揭示”,从而导致了对作
16、家创作目的的误解。吴周文:精神分析理论对文学审美作用缺乏认识,对艺术形式不感兴趣,往往弃绝道德评价、伦理评价、历史评价和社会评价。用此种理论来阐释具有理想人格的朱自清的背影,显然是不相适宜的。二、关于荷塘月色的思想底蕴吴周文:现在讨论荷塘月色。高远东否定荷 塘月色的创作是受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影响,而把朱自清形成于 1923 年前后的中和主义和刹那主义界定为荷塘月色的思想背景。这样的界定是否准确?陈长虹:一个人的思想取向、精神气质、人生观念固然有其内在连续性,但无法证明在这一连续性的过程中,就不会产生思想观念变更的可能性,思想取向就不会有发生位移的可能性。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固然隶属于个体,
17、但它的产生、形成、发展、变更总会受着时代、社会的制约。宋丽丽:朱自清的思想并羊停滞的。如果我们比较一下 1923 年的信三通与 1928 年的那里走,就会发现,虽然两者都试图表达自己要坚持“刹那主义”,但显然所应的是作者完全不同的两种精神状态。是两种不同的精神痛苦,思想也完全在两个境界。陆克寒(师资班学员):是的文本在强调信三通与那里走两者“相同或相近”的同时,把两者差异“ 慷慨地” 撇在一边,而我以为我差异性恰恰是我们理解荷塘月色一文的关键所在。1922、1923 年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三填充残信体现出一种“青春期”的思想、情绪色彩,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和夸饰性。而我要强调指出的是,朱自清此时的
18、刹那主义思想,其精神专注点在于对普通生命的形而上的思考,其内在质地和外在表述均具生命哲学的特点。而随着生活阅历的累积和人生体验的丰厚,朱自清对普通生命存在的思考逐渐获得了深切的现实意指,表现在那里走中,他的刹那主义的选择更多体现为一种社会分析的理发态势,因而具有社会哲学的特点。那里走的情绪状态和思想特质与荷塘月色内在意绪更具有对应关系。也由此,将那里走作为荷塘月色的思想背景更具有时效性、合理性和可信性。在那里走中重要的部分就是:从时代时局剖析,到自身生命选择,再至内在心境剖解,三层意义环环入扣,逻辑严密,而其分析理路由始而终专注于现实人生。朱自清的刹那主义已基本脱去了二十年代初期浓重的抽象、思
19、辩色彩,而具有一种厚实的现实品格,其思想情绪表现出更多的现实关怀。宗海银:我觉得朱自清关注现实的意识是自始至终没有变的,只不过开始采用的“回避”的方式。实际上,对于现实的回避,在本质上是一种带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感觉的关注,我想陆克寒的“现实品格”更多的强调两个时期的 “刹那主义”在理性程度上的差别。这种观念理性的增强,最终表现为在李公朴、闻一多等民主战士被国民党特务所害之后,朱自清对“刹那主义”的放弃。这一事实,从一个侧面表明,朱自清的思想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各个时期的差别是不可以轻易地忽略的。吴周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统摄着荷塘月色全篇。这一“文眼” 历来被解读为奠定了全文的抒情
20、基调,为下文营造思想中的月下荷塘、抒发由现实黑暗引发的忧患和不满作好了铺垫。无论是“消极反抗 ”说、 “暂时超然”说,还是“寻觅人格 ”说,都确认“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直接影响着荷塘月色中的作者思想。而文本以“这几天 而非四.一二 以来的这几月 为由,断然否认二者之间的联系”。徐晖:文本作者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的原因,归结为“爱欲骚动” 造成作家的心绪不宁。这样的一个观点充满了主观臆断,无视作品、时空、作家思想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如果对这篇散文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我们的结论并非是文本作者所谓的爱欲骚动与平息的心路历程,而是一个诗人人格理想烛照下心灵世界的心路历程,即:日常家庭生活人格理想
21、的抒发日常家庭生活。高秀川:朱自清“ 这几天” 究意因何而“心里颇不宁静” 呢?这并非不可推测的命题。荷塘月色发表于 1927 年 7 月 10 日。而就在朱自清的拟古诗(7 月 3 日)回车驾言迈中,作者这样抒怀:“盛年无几何,须发忽已皓,岂如涧中石,磊磊常美好。此身不足惜,荣名系怀抱”诗人在现实理想的判逃中产生了惶惶然的失落感、孤独感和漂泊感,感伤于时光的流逝、苦闷于歧路的迷茫,即使如此,那种追寻人格理想的“岂如涧中石,磊磊常美好”的热望和“此身不足惜,荣名系怀抱”的焦虑在此诗中仍显而易见。如若还原文本的历史语境,我们必然能够透视到更深的忧伤和苦闷。如果仔细品味朱自清在这几日所作的旧体诗词
22、,我们会相当透彻地理解荷塘月色的创作动因与真正的内心世界。陆克寒:假如我们认可那里走作为荷塘月色思想背景的时效性、合理性,并且承认体现在那里走中朱自清的刹那主义业已具备了一种深切的现实关注和厚重的现实品格,那么,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说:表达在荷塘月色中的作者意绪具有现实原由、现实依据和现实内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恰恰就是那里走中所言,“我虽定下了自己好走的路,却依旧要虑到“那里走? ”“那里走!”两个问题上去!我也知道这种忧虑没有一点用,但禁不住它时时地袭来;只要有些余暇,它就来盘据心头,挥也挥不去。若许我用一个过了时的名字,这大约就是所谓“烦闷 ”吧。”“颇不宁静”即是作者心头对现实社
23、会和自身命运的 “忧虑”和“烦闷”;大而言之,也是纷乱时代襟怀高洁的知识文人的现实心境。吴周文:“ 满月时分生命的一种没来由的盲动” ,是 文本解释朱自清“ 不宁静”最直接的理由。并据此而得出结论:荷塘月色是“一个安抚自然生命之律动和超越文化生命之凡庸的精神白日梦”,是“一个寄寓了朱自清生命哲学的思想文本 ”,而那一片荷塘月色则是朱自清自己的一片“爱欲”景观。这个新鲜的解释能够令人信服与接受吗?申明秀:当人由于月光等一些外界因素的诱导而进入所谓的“仙境”时,人可以暂时的忘记现实,即理性遭到抑制、自我悄然隐退,这时候,是本我得到某种放纵,还是超我得到活跃呢?我以为,这要看人当时的心境,如果一个处
24、于顺境,那么自我的隐退,很可能导致本我的放纵而求本能欲望的渲泻、满足;相反,就很可能导致超我的活跃而求对自己人生理想的反思、追求。所以,一个春风得意、追求享乐的人面对美妙的荷塘月色,自然会陶醉其中而产生爱欲的骚动,就会如文本中所说的“眼中的景致就被他泛性化了”,于是荷塘月色成了他的爱欲的渲泻对象进而使之得到化解、平息。显然,处于心理危机中异常苦闷的朱自清,不可能有这样的闲情逸致。陈长虹:俞平伯在读 中提到“没来由的盲动”时,其原文是:“约言之,他要拿这种刹那主义观做他自己底防御线,不是拿来饮鸩下渴的。他看人生原来只是一种没来由的盲动,但却积极地肯定她,顺它底猝发的要求,求个段落的满足。”很明显
25、,俞只是在阐释、说明朱自清的“刹那主义 ”哲学的产生,是基于一种人生 “没来由的盲动” ,这种“没来由的盲动”指的就是人生“生活里每段落情意的猝发” ,与“性”毫无关系。吴周文:文本虽然承认朱自清这一人生哲学的内在的积极意义,但却把这一刹那间的意义和价值处理成了诗人借助一片荷 香月色来平息内心的爱欲骚动。这种刹那间的意义和价值,显然与朱自清行政管理刹那主义的初始含义相距甚远了。徐晖:文本作者认为“荷香月色” 这一诗的境界,是一个“爱欲景观” ,是为了表达对异性的爱慕。朱自清在那里走中说,他此时写作是“要了平和的假装,遮住那惶惶然,使自己麻醉着忘记了去” 。这就说明“ 荷香月色”这一平和意旬,是
26、作家在中和主义思想的主导下,在对生命意趣“段落的满足 ”的刹那求得安宁心境而创设的。其目的是为了暂时忘却社会现实造成的“惶惶然”,并在“平和”的诗的境界中寻觅圣洁的理想人格。所以在朱自清的散文中以花拟人、以景拟人是很常见的。申明秀:处于政治风云激荡的大革命时代,奉行中和主义哲学显然不是积极的,但对当时的朱自清来说,却是无可奈何的唯一选择,所以他只能以洁身自好作为自己理想的人格追求了。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如周敦颐爱莲说中所写的那样,荷是圣洁人格的象征。月亮也是高洁的代名词,这可以理解内心苦闷的朱自清为什么在满月的夜晚会“忽然”想到荷塘,而不是别的地方。这“忽然 ”其实不是心血来潮,也不仅仅是满月
27、的提示和诱导,而且是来自于朱自清内在的圣洁人格的追求。宋丽丽:是的,诗人在作品中用了这样的话,“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总该”一词表明诗人在前往荷塘之前,实际上已经对“荷塘月色”有了某种预期。中国自屈原起就有以“香草美人”来比喻高洁人格的传统。朱自清对自己的前途、社会的前途是迷茫的。因而对自己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难于选择,只有逃避一法。屈原的死于朱自清的回避在本质上有相似之处,其目的是要保证自己完善的、圣洁的人格。所以,在前往荷塘之前,那象征圣洁的“荷”与“月” 已在诗人的心中存在,之后所见只是这种预设情境的对象化而已。吴周文:至于由写月下荷塘转而写文化习俗,对于本为江南人又是文化客
28、的朱自清而言,更是顺理成章了。诗人由眼前荷联想到了中国文化表述中的荷,当属情理之中。作者联想有关江南采莲的两首古诗,完全是为了完成结构的跌宕与过渡,是为了点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这隐性的“文眼”(点出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两首古诗的引用固然是承续着作者以美人比况个人人格理想的抒情逻辑,同时更深刻地抒写着个人内心灵魂的痛苦于挣扎,而且把这种痛苦与挣扎的诗情推向高潮。如果从这方面看,荷塘月色确实是有关诗人的一个精神文本,但不是文本用精神分析学视角解读出来的一个包含着爱欲骚动的精神文本;而是一个挣扎在时代重压下的作者,不弃不屈寻求自我人格的精神文本。三、 关于文学评论的方法与学风吴周
29、文:显然解读与文本都是用“性” 的精神分析学说,对朱自清的两篇经进行重读。如何正确运用西方现代主义理论,值得我们认真讨论。 高秀川:有些批评者在瑕瑜互见的西方理论面前丧失独立的立场和应有的判断,却热衷于声音的尖锐和姿态的另类,这些故作惊人之语的所谓批评根本经不下次推敲。朱娟:对,以解读一文中使用的“女性意识” 为例,“女性意识” 这一概念属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范畴,对此评价界一直存在争论,并无准确的界定。但从主要的两种说法“主要体现为女性通过感觉等各种心理过程对自身和外在世界的全部认识的总和”以及“带有社会性和时代性、民族性,它包括与男性共存,与社会、时期、民族共有的意识和独属女性自己的意识”
30、中,可知女性意识应该为女性所独有。令人疑惑的是,并不缺乏理论知识的蒋、高两位评论家却视而不见。秦祖辉:解读作者依据朱自清部分伤口中以女性形象来比喻自然风物这一特点,借用精神精神分析理论,得出朱自清潜意识里存在女性情结,这实在令人难以接受。我认为,首先,女性化意旬主要体现在描写自然景物的作品中,不能以偏概全。解读提到的议论性散文女人,表现了朱自清对女人的态度。他追求的是“艺术的女人”,“是女人中最为艺术的,是女人的艺术的一面,是我们以艺术的眼去看女人”。这是一种对女性美的鉴赏与尊敬之情,而绝非解读所认为的“ 直接、大胆地袒露对“ 女性”的爱恋情怀” 。阿河叙述了一个名叫阿河的年轻女佣为争取自身幸
31、福而抗争的故事。朱自清对阿河的貌美与命运所持的是欣赏、同情的态度,而绝非解读所认为的“爱恋和需要” 。张迎军:在朱自清的散文中之所以会出现较多的女性意象,我认为不外乎出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五四以后中国文坛兴起了一股旨在表现自己、表现人性的创作思潮。朱自清提出“艺术女人观”符合当时“人的文学”的发展趋势。二是朱自清自学借鉴英式随笔“ 自我表现”的审美观念,特别注重真实地表现自己。这里所说的“真实的表现” ,包括作家的生活体验和审美心理活动两个方面,而它具体体现则在作品的选材和意境的营造方面。在论无话可说一文中,朱自清也曾说要注意分析“ 背上的经验” ,这里的经验自然包括个人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以
32、及情感经验。而在基于此类经验的审美创造中,作者也就不可避免的渗入了自己的美学理想。吴周文:朱自清在早期作品中,之所以大量使用种种不同形态的女性意象来比喻自然风物,其实主要与两个方面的审美心理因素有关。第一,朱自清在女人中就曾明白的说过:他是“以艺术的眼去看女人 ”,把女性当作是艺术的,是天地间灵气的精华。这是朱自清有别于其他作家的独特的审美情趣。所以当朱自清带着这样一种情趣去观赏自然时,自然风物便会触发他与“艺术的女人”相通的审美体验,一旦付诸文字,便创造出了以艺术化的女性意象来比喻自然风物的独特的艺术表现。第二,朱自清的家庭中妻子温柔贤淑,女儿活泼可爱,他在家庭生活切实地感受到了女性世界的魅
33、力。这种个人生活的体验,使得他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或多或少地对妻子女儿产生联觉,并将这种联觉溶进笔下的女性意旬中,生成了对自然景物描写的特殊的心理定势。徐晖:文本作者由于偏执而导致论点的错误,尚可理解,然而文中所述,“用俞平伯话说就是满月时分生命的一种“ 没来由的盲动” ,是使作家心绪不宁的真正原因,这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必须指出,“ 满月时分生命” 的修饰限制词,是文本作者自己的话,是他故意强加在俞平伯头上的。如此一改,就变成高先生自己执意要说的性冲动了。这种误导读者的圈套,是学风不正的表现。冷海鹰:解读作者没能深入朱自清的审美世界,就表面文字得出朱自清的整体创作的女性化倾向,并使用了“ 女性
34、意识和需要” 、“异性的爱恋情节” 、“对女性之依偎之情怀”、“女性化创作”、“女性情结”、“女性化叙述”等众多概念混淆视听。这种学风同样也是很不严谨的。张迎军:两篇评论文章所依赖的精神分析理论有其适用的范围,而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种根植于弗洛伊德“ 泛性” 论的批评,完全混淆了生理与心理、快感与美感的界限。于是那种有着社会要素、理性因子、超越个体生物性的审美愉悦被人为地降格为纯粹的感官的刺激兴奋。事实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流布中国新文学的初期阶段,朱光潜就曾给以中肯的评价,他说“弗洛伊德心理学会把一切审美经验从人类生活中排除掉。无论多么高尚和崇高的艺术,都会成为仅仅满足低等需要的手段
35、。”。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泛性化的、不限对象文本的精神分析批评,对传统的审美解读体系而言是一种消极的、倒退的、颠覆性的解构。魏宏:解读还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剖析作家的创作心理,认为背影将父亲的意象女性化,充分体现了作家潜意识里的女性意识和需要,并以背影之前的一些写景美文中关于女性的描写作为佐证。弗洛伊德是视创作为被压抑的性欲的无意识的升华过程,作家的欲望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满足,便在复杂的内在精神机制的自动调节下,向新的对象活动转移。然而现实中的朱自清并未遭遇欲寻母爱而不得的被压抑的境况,那么何需转借父亲的形象来“转移”这份渴求与赞美呢?!宗海银:即使使用精神分析理论,我们亦可发现解读的矛盾之处。从
36、精神分析角度讲,“只有当本能直接或间接地施加压力于自我时,自我才会转而趋归于这一本能的对立面”。朱自清对母亲的爱并未受到任何压力,大可直抒胸臆,何需转借父亲的形象呢?又何必“转借”这份渴求的赞美呢?解读作者这种“想当然” 的推理显然不能成立。申明秀:文本的作者也认为,所谓“梦中”“ 午后”“ 疯狂时”是“理性遭受压抑后意欲的某种解放”,“超我”退位后“本我”的基本某种解放。然而一个处于逆境且信奉中和主义哲学的人的隐退,导致超我活跃的只能是对人生的反思,而非陶醉于爱欲的骚动。陈长虹:文本在引用弗洛伊德“白日梦” 这一概念时,冠之以“精神” 的修饰,偷换概念,这样便将“白日梦 ”解释为“性幻想”。
37、而实际上,在弗氏的 作家与白日梦一文中,“白日梦”只是“幻想”的代名词,并没有将 “白日梦”与“性” 联系起来。易华:所以我们必须强调学术研究是一种社会科学活动,任何观点的获得都应该基于恰当的理论、充分的论据与严密的论证。否则,观点将丧失其自身的价值。李广田在一篇纪念朱自清的文章最完美的人格中说:“佩弦先生是一个有至情的人。正由于他这样的至情,才产生他的至文。假如他不是至情人,他就写不出毁灭那样的长诗。假如他不是至情人,他更写不出像背影那样的散文”。朱自清本质上是一个至情的诗人,他始终遵循着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他有着宽以待人和严于律己的君子风范,他始终追求自自我人格的完善。我们能从扬州的夏日、
38、看花、冬天等一系列回忆性散文中看到他童年的“薄薄的影”,体味“甜蜜蜜而又酸溜溜的” 惆怅的滋味,同时感受朱自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养育他的这方水土的款款深情。还可以从春、匆匆等文中看到一个如此珍惜生命的人,一个如此感叹时间“匆匆”的人,一个信奉着“刹那主义 ”的学者形象。从 给亡妇、儿女等散文中,可以读懂朱自清对亲人的爱,他用深切的自责自悔来表达对妻儿的深深眷念,朴实的话语给人一种心灵的震颤。朱自清和他的文章就是这样的至情至性。解讯作者若对朱自清作客观的了解,就不会作出毫无根据的判断。王宏根:从解读的文章论证过程来看,也有明显缺陷。文章从对“语言界和评论界的见解”思考入手,展开“ 进一步追问” ,
39、然而作者始终并未就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非传统”的父亲形象进行发难,牵强到“ 母亲的形象”,却提供不出朱自清抒发“ 母亲般亲爱情怀”的内在动因;视朱自清谈自己的真实写作动因而不顾,却扯出“父子龃龉”这一不合朱自清创作心理的事件为佐证;累叙朱自清散文的“意象女性化” 风格,却视而不见朱自清将“女人做为艺术而鉴赏”的真正含意;不是根据作家自己的言行去推断他的创作心理,却是机械地套用精神分析理论。由此可见,执拗的偏见导致了解读作者理论上的盲视,从而对“背影”这一意象产生了误读,模糊了“背影”这一感人形象。所以我们必须强调学术研究是一种社会科学活动,任何观点的获得都应该基于恰当的理论、充分的论据与严密的论证。否则,观点将失其自身的价值。吴周文: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时,一定要紧扣作者本人的情感世界,理解其人其文。在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解上务必要做到科学、准确,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严谨的研究学风。对于西方现代哲学、现代美学、现代心理学以及形式方义批评理论,我们应该学习、消化、吸收,通过中西整合成为我们从事学术研究的理论支撑。要防止一种偏向,如果不加批判不加选择地“ 拿来” ,必然要造成对文本的误读与曲解。(整理人:王宏根 易 华 朱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