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商鞅南门立木说课稿一、说教材商鞅南门立木一课选自 S 版语文实验教科书十二册第 6 课。它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显示了他 变法的决心和意志。二、说学情这篇课文比较短小,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心体会人物情感与认识,从而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三、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目标(1)指导学生根据课后第 3 题的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2)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在生活中要做到言而有信。 (
2、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大意。 (2)文道结合,联系实际,使学生受到诚信教育。 (3)抓住商鞅的言行,体会其胆识与魄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懂得要言而有信。 (2)体会商鞅的胆识与魄力。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使学生受到诚信教育。难点是通过文章对人物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四、说教法学法2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的阅读训练重点,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对话为主线的教学思想。通过“ 抓细节之美,品言语之情,悟人生之道 ”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3、在读中品、品中读,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谈话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你还记得他是谁吗?那课文分了几部分写?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2、这节课让我们结合课文和上节课滞留的问题继续感悟商鞅变法的决心和坚定的意志。二、研读课文上节课,我们一起针对课文提出了几个问题,谁还记得这些问题?(学生回答)1、出示自学导航(1)商鞅为什么要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2)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遇到了哪些困难?(3)商鞅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商鞅是怎么做的?(4)商鞅南门立
4、木有什么影响和作用?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点拨引导。(1)交流、体会商鞅变法的决心。1、阅读第一部分,解决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改革家 ”“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争取国家富强”“主持变法”等,了解商鞅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 说服秦孝公变革旧法。 】2、阅读第二部分,通 过理解重点句,解决第二、三个问题,教师指导阅3读。【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一方面另一方面” 来了解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 】过渡: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让学生画出商鞅在南门立木时出示两个告示及人们看告示后议论的句子,如:七嘴八舌 议论纷纷 耍人玩 了解
5、人们对商鞅南门木的看法。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写法。“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 ”(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人们围在大木柱的四周议论的一句话。把大木柱从南门扛到北门,就赏十两黄金,天底下不会有这么便宜的事,恐怕是耍弄人。人们的这种想法,表示对 商鞅变法的怀疑。这样写为体现商鞅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埋下伏笔。 )从围观 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 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 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小伙子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从这段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是小伙子在商鞅第二天下令“谁能把这根大木
6、柱扛到北门,就赏给他五十两”之后,一边走一边嘟囔的一句话。他 认为事情不会是那样,有反说的语气。左庶长说话算不算数,试试看吧。从小伙子的动作、语言表明他对商鞅下的令持怀疑的态度。这段描写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南门立木” 的言而有信会对变法的实施有深远的影响。 )过渡:当小伙子真的把木头从南门扛到北门后,商鞅是怎么做的?画出相关的句子。 【引导学生抓住“商鞅立即大声宣布 ”和“郑重地对大家说” 的具体内容,理解商鞅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严格 执法的精神和意志。 】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 (小伙子仅仅是因为得到了赏金而高兴吗?这时小伙子心里会想些什么
7、?旁观的人又会说些什么?)4(小伙子“喜笑 颜开” 不 仅仅是因为他得到了黄澄澄的 赏金,还因为他亲眼看到了这位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说话算数、有效。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阅读第三部分,解决第四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不但而且”理解商鞅南门立木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三、课堂小结1、 学过了课文,你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2、教师小结:商鞅的南门立木之举,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取得了老百姓对朝廷的信任,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实,诚信是一个人,也是一个民族的美德,它是做人的准则,是得到他人信任的基础。四、小练笔学了本文,结合生活实际,请谈谈你对“言而有信、 说到做到”的理解。附:板书设计6、商鞅南门立木受权变法 言而有信商鞅 立木取信 说到做到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