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1 课敬畏自然导学练测【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内容,掌握文中字词,了解作者观点。2揣摩文章语言,学习本文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方法。3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加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基础知识精讲】一、背景材料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 ,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至少已有 200 亿年, “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 ;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论智慧, “自然的智慧是大海” , “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宣称“征
2、服自然” ,实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二、字词储备1给加粗的字注音。咫尺( ) 蓬蒿( ) 萌芽( ) 鲲鹏( ) 斥 ( ) 相形见绌(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狼( ) 深( ) 幼( ) 混( ) 精巧绝( ) 美味佳( ) 3解释下列词语。高深莫测:_相形见绌:_精巧绝伦:_三、课文剖析1重点精讲(1) “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敬畏” ,从字面上说,是又敬重又畏惧。敬重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课文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 ,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大自然的智慧“深邃、高超” , “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 。这些话都充
3、满敬重的意味。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畏惧这层意思有其特定的含义,现代人之“敬畏自然” ,与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是不同的。敬畏之畏,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
4、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2)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的比较。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第一,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第二,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第三,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第四,作者推断, “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 52智慧就算不得什么。大自然的智慧则是无与伦比的。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大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
5、的生命,人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能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切。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类智慧所不及的。2写法精讲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整体把握了课文内容,就不难看出,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最后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了一层。在层层推进的论述中,人类之所以应该敬畏自然的理由申述完毕,最后水到渠成,引出结论。对比手法的运用使立论充分,文章行文本身也很有特色。其特色有三点:一是总的概括与具体的展开相结合。先总说人类的智慧之
6、于自然的智慧,犹如一滴水之于大海。然后展开,从几个方面议论人类的智慧,又用不少篇幅用具体的例子议论自然的智慧。二是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分说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的智慧,不但两大方面构成对比,而且两个方面的议论又有对比,用自然的眼光看人类的智慧,就包含着对比,论自然的智慧又一再说“人类却不能” “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 ,也是对比。三是视野开阔。用自然的眼光看,用历史的眼光看,用长远的眼光看,用宏观的眼光看,使人不得不承认,人类在自然面前没有理由过分自傲。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内容是议论性的,通篇有论述的理路,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但是它有一个
7、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3难点精讲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为什么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照作者的说法,人,这种智慧生物其本身就是宇宙智慧的创造,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这就是说,作者把宇宙智慧分为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宇宙智慧就分化成两个概念。一个是大概念,既包括低级形态,又包括高级形态的概念;一个是小概念,单指低级形态。所谓“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这里所说的“宇宙智慧”
8、是指低级形态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和宇宙智慧的低级形态当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阶段。照作者的说法,人之于宇宙,有如头脑之于全身,这就容易理解人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了。头脑的认识、头脑的思维当然就是一个人的认识、一个人的思维,这就容易理解这一串话语了。再则,也说明人与宇宙是休戚与共的,例如,公害,破坏宇宙机体是宇宙的痛苦,也令人痛苦,所以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 ,反之亦然。【学习方法指导】比喻修辞的妙用与分类比喻,是语言表达上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它具体形象,鲜明生动。一个恰当的比喻,不但胜过累赘的解说,而且耐人寻味,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在记叙文中,可以用来写人状物,绘形传神,虚实相衬;在说
9、明文中,可以用来揭示事物特征,印象深刻;在议论文中,可以用来说理,深入浅出。比喻有三种类型:明喻,具有本体、喻体和喻词。暗喻,具有本体、喻体,但喻词不出现,往往用判断句形式来表达。借喻,不但不用喻词,连本体都不出现。【知识拓展】一、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说“天人合一”是强调“天道”和“人道” 、 “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最早由战国时子思、孟子提出,他们认为人与天相通,人的善性天赋,尽心知性便能知天,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 。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人与天本来合一,只是人的主观区分才破坏了统一。主张消除一切差别,天人混一。西汉董仲舒强调天与人以类相符, “
10、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 。宋以后思想家则多发挥孟子与中庸的观点,从“理” “性” “命”等方面来论证天人关系的合一。明清之际王夫之说“惟其理本一原,故人心即天” (张子正蒙注太和篇 ) ,但强调要“相天” “造命”“以人道率天道” 。天人合一各说,力图追索天与人的相通之处,以求天人协调、和谐与一致,实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特色之一。 (选自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年版)二、中国古代的天人之辩天人之辩,即关于“天道”和“人道” 、 “自然”和“人为”关系的论争。春秋末至战国时期, “天人之辩”成为哲学争论的中心问题。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但也强调“
11、畏天命”的必要。墨子重视人的“强力而为” ,但又提出“天志”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老子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提出人应当顺从自然。子思、孟子主张天人合一之说,认为人只要扩充“诚”的德性,就“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与天地参矣” (礼记中庸 ) 。庄子则主张“无以人灭天” , “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以为一切人为都是对自然的损害。荀子认为“天”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提出要“明于天人之分” ,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后天人关系一直成为哲学上长期争论问题之一。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思想体系。唐中期, “天人之辩”又出现高潮,
12、柳宗元用元气来解释宇宙起源和宇宙的无限性,刘禹锡对天与人的职能作了区分,并提出“天与人交相胜”的观点。宋代理学家大都从物我合一论证天人合一。 (选自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年版)【问题点拨】一、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本题意在引导我们抓住关键语句,深入思考,以达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思考这些问题,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问题要求,提取要点,简明扼要地回答。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是:“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
13、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 ,是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
14、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二、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并与同学交流看法。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54本题意在引导我们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1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
15、后果,危及人类自身。2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创造。3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三、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
16、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本题结合课文学习反问这种修辞手法,体会反问的表达效果。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陈述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反问句: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陈述句:谁也不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反问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陈述
17、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反问句: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陈述句: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反问句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四、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 ,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本题旨在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培养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鼓励我们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我们与作者平等对话。我们不仅要发表看法,而且应尽量说出根据
18、来。【同步达纲练习】(1)下列加粗字注音、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咫尺(zh) 鲲鹏(kn) 喜形于色 站站自喜B篷蒿(png) 比拟(n) 与众不同 相形见绌C狼藉(j) 混淆(xio) 不自量力 硕大无比D呐喊(n) 深邃(su) 精巧绝纶 美味佳肴(2)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相形见绌:_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硕大无比:_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鷃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咫尺:_(3)找出下面一段话中的错别字,并改正。人类发明了种种公具,挖倔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
19、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旷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行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籍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错字:_改正:_(4)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格。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 )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 )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鷃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 (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 )(5)请把下面的反问句变成陈述句,并比较一下,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20、陈述句:_表达效果:_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陈述句:_表达效果:_(6)简答。说出下面几句话的含义。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7)你认为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应怎样相处才会都拥有美好的未来呢?参考答案(1)C (2) 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形容无比的大。 比喻距离很近。 (3)公 工 倔掘 旷矿 行形 籍藉 (4)比拟 拟人 比喻 比拟 (5)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反问句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6)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