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第一节短暂的隋朝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区普底中学 赵延静课题第 1 节 短暂的隋朝授课人 赵延静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课时 授课班级高三(文)知识与能力了解隋的建立和统一;隋统一的原因及意义;隋朝重要的建设项目:兴建两都,广设仓库,开通运河,修筑驰道;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和隋的灭亡等基本知识。通过对隋统一原因的分析,让学生明白魏晋南北朝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已孕育着统一的条件和因素,隋的统一就是客观条件和统一因素作用的结果,以此培养学生联系地发展地看待历史的能力。 通过分析隋朝各项建设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认识隋朝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是建立在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之上的
2、,以此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探求历史本质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运用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再现历史,进行情感体验。引导活动,现实参与,进行自我教育。分组合作,自主学习,进行探究实践。-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它不仅开创了隋朝的繁荣局面,而且为唐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隋朝既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又是我国历史上极为短暂的朝代。隋朝速亡,如秦朝一样是由于暴政。隋末农民战争一举推翻了隋朝的残暴统
3、治,充分显示出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巨大作用。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 教学重点 隋的统一及意义,隋炀帝的暴政教学难点 隋朝国力强盛,为什么很快灭亡?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本课为新授课,学生生活在现代社会,缺乏对古代历史的体验。因而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自我体验。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 。学法指导 情感体验,分组合作,探究实践。教学用具和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及学法指导 学生活动及能力培养、导入新课 1 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先让学生翻阅目录,认识隋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的地位.2 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长
4、期分裂的局面,开创国家再度统一的新局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大屏幕上展示隋文帝、隋炀帝图像、大兴城、洛阳城,大运河等一系学生对本课在中国古代史的地位有一个整体认识。由直观资料激发感情,自我体验,进入角色。- 3 -列图片组合。4、引言: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几百年的分裂局面,加上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南北经济的发展,人民已经厌倦战乱,那么,历史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呢?随教师的引言进行思考,带着问题走进隋朝历史。、新课处理一、隋的建立二、隋朝的统一过渡:从隋代周讲起。原因:杨坚之父杨忠是北周开国功臣,杨坚本人掌握北周的军政大权,为夺取帝位创造了条件。隋的统一。通过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的朝代
5、更替表,形象地说明这段历史是一个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隋的建立和统一。隋统一的原因,这是本节的重点之一。从四个方面分析:(1) 联系所学魏晋南北朝内容,说明分裂时期孕育着统一的条件和因素:从人民愿望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 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 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这些都为隋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2)隋文帝即位后, “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这是统一的重要条件之一。(3)隋
6、朝的强大与此时南方陈朝的腐朽形成明显对比,隋灭陈是历史的必然。 .统一的意义。这是本节的重点之一。请学生回答隋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重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并为隋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隋的繁荣正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条件的,也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观看展示的有关资料,阅读教材,寻找有效信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进入角色进行自我体验。按要求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的朝代更替表。培养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学生发表自己的表格。既掌握了基本史实,又培养了实践能力。分组讨论,组内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对比自己的观点,加深印象。-
7、4 -三、隋朝的建设”多媒体展示:隋朝大兴城和洛阳城;洛口仓;隋朝大运河;隋朝驰道。 1.兴建两都。教材说明两都是隋文帝时修建的大兴城和隋炀帝时营建的东京洛阳。说明三点:(1)两都的兴建是隋朝在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力量的前提下,以此来从事营建工作的。(2)大兴城的兴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它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影响,堪称“世界第一城”。而东京洛阳不仅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更是经济的重心。尤其是运河开通后,洛阳成为两段运河的衔接点,成为南北经济交流和物资集中的枢纽。(3)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历史名城唐代
8、长安和洛阳,实际营建的朝代在隋朝,唐朝进一步修建。 2.广设仓库。那时,仓库粮食储量之大,令人惊叹。这反映了在人民的辛勤劳动下,隋朝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封建经济日益发达,另一方面又是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农民的见证,是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3.开通运河。讲述时悬挂“隋朝大运河”图,然后讲清以下问题:(1)首先了解开通运河的时间。(2)看图认识运河的起止地点及中心,并且掌握运河由哪几段组成。(3)阅读皮日休的诗歌汴河怀古 ,启发学生思考“运河为什么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a.运河南起余杭,中经洛阳,北到涿郡,贯通南北,因此有利于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b.
9、 运河各水路交汇处商业日益繁荣,成为繁盛的都会,也是物资和人文荟萃的地方。c.运河对后世乃至今天都发挥着重大作用。 4.修筑驰道。教师应讲清下列三个问题:(1)首先看图了解隋炀帝时修筑看屏幕,听讲解,形成直观认识。聆听、思考、感悟。欣赏诗词,扩展知识,培养情操,激发学习热情。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发挥合理想像,以评论的形式评价历史。体验大运河的伟大意义。- 5 -四、隋炀帝的暴政和隋的灭的两条重要驰道。(2)隋炀帝虽为巡游而修驰道,但客观上改善了北方的交通状况。(3)修整道路,交通便利,促使沿途经济繁荣,而繁荣的经济又促使交通的发展,彼此互为影响,相得益彰。 讲完以上内容,启发学生思考:“隋朝的建
10、设项目所产生的影响对你有什么启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1)这些建设项目无疑巩固了统一,繁荣了经济。(2)隋朝统治者进行的发展经济的建设,是通过压榨人民的方式进行的,所以在经济发展繁荣之际,阶级矛盾也日趋激烈了。 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后,先启发学生讨论“隋炀帝暴政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出最突出的表现在于:隋炀帝对内大兴土木,对外穷兵黩武,繁重的无休止的兵役和徭役,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大量的劳动力用于非生产上,导致劳动力空前缺乏,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其结果必然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农民起义的爆发。关于“隋的灭亡”,讲述时悬挂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应讲清:1.隋末农
11、民起义是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由局部到全国,最终形成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2.611 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举起大旗,揭开了全国农民起义的序幕,各地纷纷响应。封建史籍所谓“群盗蜂起,不可胜数”,说明农民起义的烽火已遍地燃烧。3.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是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农民军队伍,在中原消灭了大量隋军,切断江都与洛阳的联系,隋炀帝被困于江都,不能控制全国,给隋朝以沉重打击。以瓦岗军为中坚,加上全国各地起义军的配合,隋朝的灭亡已不可避免。4.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历时三十八年的隋朝统治到此便告结束了。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聆听并感悟。分组讨论,组内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分组讨
12、论,组内交流,组际辩论,质疑辨析。培养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学会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看屏幕,听讲解,形成直观认识。分组讨论隋朝灭亡的原因,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认识人民是历史的主人。- 6 -、板书:、布置作业1.隋的建立 2.隋统一的原因和影响 二、隋朝的建设1.兴建两都 2.广设仓库3.开通运河 4.修筑驰道 三、隋炀帝暴政和隋的灭亡1.炀帝的暴政:滥用民力;征伐高丽;奢侈腐化;严刑峻法2.隋的灭亡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隋的灭亡 1、评价隋朝大运河的价值。2、简述隋朝统一的原因。课堂小结隋的建立和实现全国统一,是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隋建立后采取的各项措施,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至于隋的短暂,其根源在于隋的暴政,这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唐朝的统治者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学生思考,形成整体感知。知识整合 根据板书,要求学生快速回忆。指导学生利用板书掌握问题。 整合知识,培养归纳总结能力。课下实践 请同学课下思考如何评价隋炀帝? 学生课下实践。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