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核舟记》同步精品练习:7页.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89434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核舟记》同步精品练习: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核舟记》同步精品练习: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核舟记》同步精品练习:7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核舟记》同步精品练习:7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核舟记》同步精品练习:7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核舟记同步精品练习一、文学常识1、 核舟记作者_,字子敬,_末嘉善人,著有_ 。 2、 核舟记出自_代的_(人名)所编写的_ 。 二、读准下列加红色的字音罔不( )轩敞( )峨冠( )多髯( )衣褶( )矫首( )壬戌( )八分有奇( )水波不兴( )石青糁之( )袒胸露乳( )卧右膝( )诎右臂( )椎髻仰面( )三、解释加红色的字径寸之木( )为宫室( )罔不( ) 因势象形( )尝贻余( ) ( )盖大苏( )泛赤壁( )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 ) ( )轩敞者( )石青糁之( )峨冠多髯( ) ( )佛印居右( )两膝相比者( )绝类弥勒( ) ( )矫首昂视( )与苏黄不属( )

2、诎右臂( )历历( )横卧一楫( ) 椎髻仰面( ) 倚一衡木( )若听茶声然 ( )其船背稍夷( )文曰( ) 了了( )其色丹( ) 曾不盈寸( ) ( )盈寸( ) 盖简桃核( )桃核修狭者( )四、找出本文的通假字五、翻译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6、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8、嘻,技亦灵怪矣哉!六、用课文中原句回答。作者对核舟上人物的神态、动作的细腻描写,照应了第一段中的哪一语句?核舟雕刻的主

3、题:最能反映雕刻者技艺精湛的一句:七、翻译句子并合作探究。(一)翻译句子,说明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苏、黄共阅一手卷。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说明:(二)翻译句子,说明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又用篆章一。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说明:(三)翻译句子,说明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为字共三十又四。说明:八、对对子练习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下联:上联:美髯公怡情泛赤壁下联:九、活动表演。本文方位交代得特别清楚,人物动作、神态既生动又具体,读之历历在目。请根据课文现场表演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人的位置、动作和神态。核舟记同步精品练习答案一、文学常识1、 核舟记作者_,

4、字子敬,_末嘉善人,著有_ 。 2、 核舟记出自_代的_(人名)所编写的_ 。 答案:1、魏学洢;明;茅檐集。2、清;张潮;虞初新志。二、读准下列加红色的字音罔不 wng轩敞 xun峨冠 多髯 rn衣褶 zh矫首 jio壬戌 x八分有奇 j水波不兴 xng石青糁之 sn袒胸露乳 l卧右膝 x诎右臂 q椎髻仰面 chuj三、解释加红色的字径寸之木直径为宫室雕刻罔不无 因势象形顺着,就着尝贻余曾经 赠送盖大苏原来是泛赤壁坐船游览八分有奇零数高可二黍许大约 上下轩敞者高起石青糁之涂抹峨冠多髯高 胡须佛印居右坐在 处在两膝相比者靠近绝类弥勒极 像矫首昂视举与苏黄不属类似诎右臂同“屈” ,弯曲历历分明可

5、数的样子横卧一楫船桨 椎髻仰面发髻 倚一衡木同“横” ,与“坚”相对。若听茶声然 的样子其船背稍夷平文曰字 了了清楚明白其色丹红 曾不盈寸尚 还 盈寸满 盖简桃核同“拣” ,挑选桃核修狭者长四、找出本文的通假字诎屈,弯曲衡横,与“坚”相对。简拣,挑选有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五、翻译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的小船,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

6、褶中。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 ,神色平静,好象在倾听茶水开了没有的样子。6、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对联、题名以及篆字图章,刻的字共有三十四个。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可是量量核舟的长度,竟然还不满一寸。原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成的。8、嘻,技亦灵怪矣哉!啊,技艺也真是神奇啊!六、用课文中原句回答。作者对核舟上人物的神态、动作的细腻描写,照应了第一段中的哪一语句?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雕刻的主题:盖大苏泛赤壁云。最能反映雕刻者技艺精湛的一句:嘻,技艺灵怪矣哉!七、翻译句子并合作

7、探究。(一)翻译句子,说明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苏、黄共阅一手卷。苏、黄两人正在共看一幅手卷。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撤去屏风一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1、古汉语中,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不用量词。现代汉语则是“数词+量词+名词” 。(二)翻译句子,说明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又用篆章一。又用了一个篆字图章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总计这只船上,刻有五个人,刻了八扇窗2、古汉语中,数词可以在名词前,也可以在数词后。而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在名词前,只有列统计数字时才在数词后。(三)翻译句子,说明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为字共三十又四。刻字共三十四个。3、古汉语中,整数和零数之间往往加“又”或“有” 。而现代汉语中只有分数才这样表示。八、对对子练习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下联:摹泛舟人悠闲神情上联:美髯公怡情泛赤壁下联:奇巧人神技雕核舟九、活动表演。本文方位交代得特别清楚,人物动作、神态既生动又具体,读之历历在目。请根据课文现场表演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人的位置、动作和神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