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二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来源 :学优高考网来源:gkstk.Com题号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一来源:gkstk.Com来源 :学优高考网gkstk(一) (二) (三) (四)三来源:学优高考网 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6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2 分)A玉帛(b) 昳丽(y) 窈窕(tio) 高万仞(rn)B窥镜(ku) 穷匮(ku) 荇菜(xng) 登轼而望(sh )C旗靡(m) 期年(q) 溯洄(hu) 孀妻(shung)D进谏(jin) 曹刿(gu) 弗如(f) 蒹葭(jinji)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
2、一项是( B )(2 分)A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朝服衣冠(穿戴)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视、小看)且焉置土石(哪里)C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使听到)惩山北之塞(苦于)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美)聚室而谋(家)3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2 分)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B甚矣,汝之不惠C入则无法家拂士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 分)A既克,公问其故 望其旗靡,故克之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惧其不已也 ,告之于帝C虽不能察,必以情 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D弗敢加也,必以信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
3、父之丘5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2 分)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小的监狱,虽不能明察 ,但必定判得合乎情理。)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现在齐国这个地方有千里之广,城池有一百二十多座。)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顺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 艰难又漫长。)6下面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2 分)A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 ,原名左氏春秋 。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B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此书由西汉末年的刘向校录编订。C列子,名寇,又名
4、御寇, 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物,郑国人。D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 350 篇。 诗经共分赋、比、兴三部分。7填空。(8 分)(1)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2)别云间中“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一句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和爱国之情。(3)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以及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4)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 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 ,选自列子 。8(2015,资阳)综合性学习。(8 分)阅读下列材料答题
5、。印刷术的发明开创了广告的新纪元。我国毕昇最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最早的工商业印刷是北宋时期(公元 960 年1127 年)济南刘家针铺的广告 铜版,现存于上海博物馆。这是至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印刷广告物。印刷术从中国传到西方后,使西方广告进入了新的阶段。1473 年英国第一个出版人威廉坎克斯印刷了许多宣传宗教内容的印刷广告,张贴在伦敦街头,这是西方最早的印刷广告,比我国北宋刘家针铺印刷广告晚三四百年。1622 年英国尼古拉斯布朗和托 马斯 珂切尔创办的第一份英 文报纸每周新闻在伦敦出版。在这一年中,有一则书籍广告。1650 年在有关“国会的几则诉讼程序”一栏里,登出某家 12 匹马被盗的寻马悬赏
6、启事。此后,在 1710 年阿迪逊和斯提尔又在观察家杂志中刊登了有关推销茶叶、咖啡、巧克力、书刊、房产、成药拍卖物品以及转让物品的广告。到 1830 年,美国已有 1200 种报纸,其中 65 种是日报。许多报纸第一版大部或整版都是广告。从 1830 年1850 年间是便士报时代,因为每份售价一便士,价格低廉,销路增加,对广告的效力,也相应提高。在报纸广告盛行的同时,杂志广告也不断增加,并出现了广告代理商和广告公司。【话广告】(1)阅读这则材料后,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2 分)示例:印刷术的发明开创了广告的新纪元;我国印刷广告比西方印刷广告早三四百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业越来越发达。(2)
7、在广告业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些商家一味追求经济效益 ,夸大产品效应,甚至作虚假广告,坑害消费者。请你以消费者的名义,写几句话规劝那些作虚假广告的商家。(2 分)示例:尊敬的各位商家,广告是宣传你们产品的好途径,请你们在策划、宣传的时候讲法规、守诚信,不要误导消费者。【品广告】下面这条广告收到了很好的公益效果。说说它具有怎样的妙处。(2 分)水龙头在哭泣,请擦干他们的眼泪吧!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简洁而形象生动地告诉人们要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写广告】请以“推广普通话”为主题拟写一则广告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在 20 字内)(2 分)示例一:普通话是沟通你我他的桥梁。示例二:推广普
8、通话,靠你靠我靠大家。示例三:说好普通话, “知音”遍华夏。二、阅读理解(44 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3 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9、:“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2 分)A忌不自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B朝服衣冠 有时朝发白帝C闻寡人之耳者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D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
10、谋之 ,又何间焉10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 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由此看来,大王你受蒙蔽很深了。(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11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批注。(3 分)示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批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邹忌进谏的结果。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有善于劝谏的忠臣,有广开言路的君主,何愁不能“战胜于朝廷”?(1)暮寝而思之。提示:围绕“有自知之明”或“善于思考”来批注。示例: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
11、考,真是一个善于自省的君子。(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我选第_句,批注:_提示:围绕“进谏的人多”和“齐国的积弊多”批注。示例:进谏的人真多,齐国的积弊也真多!君主只要广开言路,官吏百姓就敢于说真话,国家政治就会清明。12邹忌进谏齐王, 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对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4 分)邹忌采用了以事设喻委婉规劝的方法,诸葛亮采用了直言劝谏的方法。启示:说话时要看对象;要讲究说话的方式。(二)(2015 ,荆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0 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12、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乙】濠州定远县 一弓手 ,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 ”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 ,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 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 ”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注】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弓手:又
13、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村步:村埠头。步,通“埠” ,码头。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1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2 分)A公与之乘 弓手应声刺之B远近皆服其能 其真无马邪C学而不思则罔 遂曳矛而斗D见必与之决生死 轻寡人与1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2 分)A齐人三鼓(鼓:击鼓) B公将驰之(驰:奔跑)C远近皆服其能(服:佩服) D适值偷在市饮酒(适:恰好)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 分)A甲文“公将鼓之” “公将驰之 ”,说明了鲁庄公的急躁冒进;两个“未可” 、两个“可矣” ,则表现了曹刿的深谋远虑,胸有成竹。B乙文“弓手应声刺之/一举
14、而毙/盖乘隙也”这句话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C甲、乙两文主人公都善于把握战机,从而一举取得胜利。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来表现主人公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16翻译下列句子。(4 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振奋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衰竭了。(2)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你敢和我在县尉的马前决一生死吗?(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3 分)【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
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乙】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从施欤?1
16、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1)惩山北之塞 苦于(2)以残年余力 凭(3)甚矣,汝之不惠 通“慧” ,聪明(4)虎亦卒去 终于18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2 分)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19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 分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老虎把孩子看了很久,甚至用脑袋去碰他们,希望其中有一个害怕。20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B )(2 分)A甲文体现了愚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世世代代不放弃、锲而不舍的精神。B乙文小儿胆子
17、非常大,根本不害怕老虎。C甲、乙两文均用了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D乙文妇人的“仓皇”有力地反衬了小儿的 “自若”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9 分)陶公性检厉陶公 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 ,值积雪始晴,听事 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 ,积之如山。后桓宣武 伐蜀,装船,悉以作钉。【注】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正会:元旦集会。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2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 分)(1)咸不解其意。
18、 咸:全,都(2)值积雪始晴。 值:遇到,碰上的时候2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 一点也不受妨碍。2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5 分)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三、作文(50 分)24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这是一种怎样的执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洒脱!“剪不断,理还乱” ,这究竟又是怎样的一种离愁!古代诗词,常常能触动我们多愁善感的心灵,也常常带给我们生活和智慧的启迪。请以“怎样的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文中至少引用一句曾经触动过你心灵或带给你某种启发的诗句。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要少于 600 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