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音乐画廊系列禅画.doc

上传人:czsj190 文档编号:4467077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画廊系列禅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音乐画廊系列禅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音乐画廊系列禅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音乐画廊系列禅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音乐画廊系列禅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音乐画廊系列禅画在音乐中,体会禅画的无限与自由,清初四画僧名作音乐展。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名扬千古的山水画作。喜欢八大山人那种怪怪奇奇、变幻有奇气的画风吗?他那跳脱传统束缚的强烈艺术个性,是否也让您欣赏不已?本辑特别精选与八大山人同列为清初四画僧的名家之作,由畅销欧洲的东方新世纪音乐名作曲家史志有以其细腻的情感,谱出与画中禅意相映的旋律。 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都是画者与乐者的心灵相映律动。当音乐随着画作,由充满宁静之美的乐音,慢慢转为明朗亮丽的曲风时,您的生命也将跨越时空的隔阂,与四画僧一同得到心灵的解放,体会“禅” 的无限自由与开阔。01 江上垂钓图髡残古筝流动出一幅江河滔滔的绝

2、美画面:竹笛音色飞扬如山音云气飞动;这是一幅充满灵气的垂钓音画。02 河上花图八大山人滚落荷叶的水滴声伴着蛙声轻鸣,双古筝左右相配的旋律,随浓随淡的勾勒出荷花、挥洒出墨叶姿态;这是一幅姿态万千的墨荷音画。03 诗画册石涛轻柔缥缈的箫声,如云烟水气弥漫在远山、绿树、茅亭之间;这是一幅意境无垠的自然音画。04 仿董北苑山水图八大山人 流水声中,箫声飘逸上场,如画中一片江水蜿蜒而上;这是一幅气势非凡的山水音画。05 雨余柳色图弘仁 淡淡的雷雨声中,鸟语渐出,轻柔的女声与二胡相互应答,如画中细腻的笔触;这是一幅清新动人的雨中音画。此图奥境奇辟,缅邈幽深,峰峦俊逸,水渚错落,林木萧疏,江水辽阔,远山浮动

3、。全幅以山、坡为主,图右缀有几株垂柳,一座小小木桥;图左设有几栋屋宇,远处画一道流水。此画笔墨苍劲整洁,以细笔为主,兼用侧锋,并用乾笔皴擦,有秀逸清幽之气。曲:二胡/姜克美 女声/中国广播乐团合唱团 大自然效果/张颖弘仁的这幅画以细线为主,兼用侧锋,并用干笔墨擦,笔锋苍劲整洁,秀逸清幽,传神的表现雨过柳青的清新感。淡淡的雷雨声中,鸟语渐出,轻柔的女声与柔美的二胡相互应答,如画中清新细腻的笔触,缓缓的点染出画中清新可人的山水柳色。06 巢湖图石涛低沉的鼓音、空远的合成器音色、缥缈的笙音;这是一幅让您流连忘返的巢湖音画。07 竹石风泉图弘仁轻盈的鸟声,引来天真的女声吟唱,展现画中的天真情趣;这是一

4、幅无垠自由、愉快的闲情音画。08 松岩楼阁图髡残女声、男声交互吟唱出轻快、流畅的曲风,如画笔挥洒在山峦间;这是一幅令人开朗自在的松林音画。选自风潮唱片音乐画廊系列禅画。专辑曲目:01 江上垂钓图髡残(中胡/姜克美,竹笛/戴亚,古筝/张晓红)02 河上花图八大山人(双古筝/张晓红,竹笛/戴亚,大自然效果/张颖)03 诗画册石涛(箫/戴亚,古筝/张晓红,女声/中国广播乐团合唱团,大自然效果/张颖)04 仿董北苑山水图八大山人(箫/戴亚,大自然效果/张颖)05 雨余柳色图弘仁(二胡/姜克美,女声/中国广播乐团合唱团,大自然效果/张颖)06 巢湖图石涛(笙/李光陆,女声/小猫熊女声合唱组,大自然效果/

5、张颖)07 竹石风泉图弘仁(二胡/姜克美,女声/小猫熊女声合唱组,大自然效果/张颖)08 松岩楼阁图髡残(男声/大地合唱组,女声/小猫熊女声合唱组,大自然效果/张颖)在音乐中,体会禅画的无限与自由 清初四画僧名作音乐展喜欢八大山人那种怪怪奇奇、变幻有奇气的画风吗?他那跳脱传统束缚的强烈艺术个性,是否也让您欣赏不已?本辑特别精选与八大山人同列为清初四画僧的名家之作,由畅销欧洲的东方新世纪音乐名作曲家史志有以其细腻的情感,谱出与画中禅意相映的旋律。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都是画者与乐者的心灵相映律动。当音乐随著画作,由充满宁静之美的乐音,慢慢转为明朗亮丽的曲风时,您的生命也将跨越时空的隔邸,与四画

6、僧一同得到心灵的解放,体会禅的无限自由与开阔。1 江上垂钓图-髡残髡残(16121692 后),俗姓刘,出家后名髡残,字介秋(或作介 丘、介邱) ,又字石溪,号白秃、天壤残道者、 石道人等。湖广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县) 人。他的江上垂钓图 轴,图下方作一老者,端坐于江边柳下坡地, 全神执竿垂钓,旁立一童作陪。江水奔流,江的彼岸,则是山壑 纵横,飞瀑流泉,山间云气飞动,古刹隐约可 见,景致宜人。画树错落有致,姿态优美,笔力古健。画水线条 细润流畅,气色清淡,流动而透明。画山多用 干笔皴擦,墨色交融,有浑厚感。图中自题曰: “大江之滨石壁之下, 仰瞻高林, 俯听波涛, 不唯荡涤襟怀, 实亦遗忘尘浊矣

7、。 ” 画与题相得益彰,意趣非凡。髡残(16121692 后),俗姓刘,出家后名髡残,字介秋(或作介丘、介邱),又字石溪,号白秃、天壤残道者、石道人等。湖广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县) 人。他的江上垂钓图轴,图下方作一老者,端坐于江边柳下坡地,全神执竿垂钓,旁立一童作陪。江水奔流,江的彼岸,则是山壑纵横,飞瀑流泉,山间云气飞动,古刹隐约可见,景致宜人。画树错落有致,姿态优美,笔力古健。画水线条细润流畅,气色清淡,流动而透明。画山多用干笔皴擦,墨色交融,有浑厚感。图中自题曰:“大江之滨石壁之下,仰瞻高林,俯听波涛,不唯荡涤襟怀,实亦遗忘尘浊矣。 ”画与题相得益彰,意趣非凡。房间广播 野鸟悠远的叫声,引

8、出了古筝流动如水的音色,气色清淡,充满灵气,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江河滔滔的艳美画面。 凝 烟付丹名曲(86450837)发布房间广播 竹笛悠扬明亮的音色,如画中山间云气飞动,回旋在山壑与飞瀑流泉之间。中湖平和、深远的旋律,点染出画中老翁垂钓时悠然自得的心境 凝 烟付丹名曲(86450837)发布房间广播 幽雅脱俗的音乐风格,听起来就像髡残在画中所题 凝 烟付丹名曲(86450837)发布2 河上花图-八大山人(全图十三幅,局部之一)这是八大山人传世佳作之一。大笔水墨写意,以荷花为主,坂坡小草,溪水潺潺,以寥寥几笔兰竹、柳树点缀其间,画尾为长跋。 八大山人的这幅画,以大卷写河边荷花盛开的情景。墨写

9、荷叶、线勾花瓣,刚柔相济。滚落荷叶的水滴声伴着蛙声轻鸣,晕染出荷塘的清雅景致。双古筝左右相配的旋律,如画中以线勾勒的花瓣,与看似随意挥洒的墨叶相映视,墨叶随浓随淡,更显得荷花晶莹洁白、香气自生。音乐在刚柔之间,完美地展示了八大山人用墨浓淡相宜、刚柔并济的纯熟笔锋。朱耷(16261705) ,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明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他的晚年书画均署八大山人四字。这名号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尝持八大人觉经,因号八大”;另说“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者也”。据个山小像八大的自署,少为世袭贵族。天性聪颖,八岁能诗。明亡时为诸生(秀才) 。他二十岁时“遭变,弃家后避贤山中”

10、。二十三岁“ 剃发为僧” ,释名传綮,号刃庵。三十一岁时 “竖拂称宗师,从学者常百余人”。康熙十七年(1678)夏秋之交,病癫。至康熙十九年(1680)还俗。此后住江西南昌,以诗文书画为事,直至去世。八大经历明清之际天翻地覆的变化,自皇室贵胃沦为草野逸民,为避害而出家。但其诗文书画极其出色,颇引人注目,清统治者又千方百计地笼络他, “遂发狂疾” 。他装哑未狂,均因家国之恨使然。其内心之悲怆由此可见。对山人的种种奇行,当时人们都认为“其癫如此”。 河上花图为 1697 年七十二岁作。画尾行书长题河上花歌三十七行。后记:“蕙岩先生属画此卷,自丁丑五月以至六、七、八月荷叶荷花落成。戏作河上花歌仅二百

11、余字呈正”。款署“八大山人” 。这是八大山人传世佳作之一。大笔水墨写意,以荷花为主,坂坡小草,溪水潺潺,以寥寥几笔兰竹、柳树点缀其间,画尾为长跋。3 诗画册-石涛中国历史上著名国画大师-石涛。工诗文书画,自成一家。此诗画册,笔墨淋漓润泽,点染自如,是石涛具代表性的作品。共有八幅山水,分别表现早晨、傍晚、风、雨、晦、明等不同的景色,变化神奇。此幅以蒙蒙的云烟水气,传神的点染出雨打树叶、缓缓滴下的景色,极富生意,可谓佳作。随着流水声及古筝流动的音色,画面呈现的是一幅雨中若隐若现的山水景色。轻柔缥缈的萧声,如云烟水气弥漫在远山、绿树、茅亭之间。竹笛悠扬的音色,如老翁独立亭下的思绪般,飞越山水而去。石

12、涛(1641 一约 1718),原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号大涤子、清湘野人等,晚号瞎尊者,自称苦瓜和尚、济山僧、石道人。石涛是其常用号。祖籍广西桂林(一说安徽凤阳) ,僧籍全州。当和尚后法名超济、原济,亦作元济。朱若极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第二代靖江王朱赞仪的第十世孙。石涛幼年时虽曾有过二段王孙生活的经历,但随着国破家亡,这种好景就很快破灭了。他成了孤儿,悲苦的行脚僧生活随之而来。这种变化,怎能不在他心灵上蒙上很深的阴影!石涛后来的好多绘画创作也是自己身世的写照和对故国家园的眷恋石涛的诗画册共有八幅山水,分别表现早晨、傍晚、风、雨、晦、明等不同的景色,变化神奇。此幅以蒙蒙的云烟水气,传神的点染

13、出雨打树叶、缓缓滴下的景色,极富生意,可谓佳作。4 仿董北苑山水图-八大山人朱耷:仿董北苑山水图 (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艺术博物馆藏)朱耷(16261705) ,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明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他的晚年书画均署八大山人四字。这名号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尝持八大人觉经,因号八大” ;另说“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者也” 。据个山小像八大的自署,少为世袭贵族。天性聪颖,八岁能诗。明亡时为诸生(秀才) 。他二十岁时“遭变,弃家后避贤山中” 。二十三岁“剃发为僧” ,释名传綮,号刃庵。三十一岁时“竖拂称宗师,从学者常百余人” 。康熙十七年(1678)夏秋之交,病癫。

14、至康熙十九年(1680)还俗。此后住江西南昌,以诗文书画为事,直至去世。八大经历明清之际天翻地覆的变化,自皇室贵胃沦为草野逸民,为避害而出家。但其诗文书画极其出色,颇引人注目,清统治者又千方百计地笼络他, “遂发狂疾” 。他装哑未狂,均因家国之恨使然。其内心之悲怆由此可见。对山人的种种奇行,当时人们都认为“其癫如此” 。 5 雨余柳色图-弘仁弘仁(公元 1610 1664 年) ,清畫家。本姓江,名韜,字六奇,安徽歙縣人。明末生員,明亡後出家為僧,名弘仁,字漸江,卒後,人稱“梅花古衲”。擅畫山水,師法倪瓚,簡約疏曠,清幽冷峻。與查士標,汪之瑞,孫逸合稱“海陽四家”,為“新安畫派”的代表。與朱耷

15、,髡殘,石濤合稱“清初四畫僧”。擅作黄山图,深得写生之妙,新安派黄山画派的代表人之一。弘仁的这幅画以细线为主,兼用侧锋,并用干笔墨擦,笔锋苍劲整洁,秀逸清幽,传神的表现雨过柳青的清新感。此图奥境奇辟,缅邈幽深,峰峦俊逸,水渚错落,林木萧疏,江水辽阔,远山浮动。全幅以山、坡为主,图右缀有几株垂柳,一座小小木桥;图左设有几栋屋宇,远处画一道流水。6 巢湖图-石涛石涛的这幅画呈现出巢湖的一片晚秋景色,并寄托他身世飘零之感。笔墨清润,韵致幽雅,意境深沉。低沉的鼓音、空远的合成器音色、缥缈的笙音,凝聚成巢湖晚秋时波光辽阔的景色。中段轻快无忧的女声吟唱,更衬托出后段旅人思乡情愁的深沉之感。石濤的這幅畫呈現

16、出巢湖的一片晚秋景色,並寄託他身世飄零之感。筆墨清潤,韻致幽雅,意境深沉。此图写“百八巢湖百八愁,游人至此不轻游;天边山色排青影,一派涛声卷白头”和“楼在半空云在茔,橹声如过雁声来”的意景。绘声绘色,亦诗亦画,巢湖的波光云影,岛屿楼台,乔松衰柳,农舍田野,呈现一片晚秋景色。停舟泊岸,逆旅愁肠,画家触景伤情,寄托着他的身世飘零之感。笔墨清润,恣肆雄奇,韵致幽雅,意境深沉。题诗四首,记人、记事、记景、记情,诗画俱佳,相得益彰。7 竹石风泉图-弘仁竹石风泉图-弘仁 曲:二胡/姜克美 女声/小熊猫女声合唱组 大自然效果/张颖 弘仁的这幅画颇得天真幽淡的旨趣。高山平顶耸立,房舍正堂无人,桌上只放一双插花瓶,竹丛绕屋前, 笔意清洁雅秀,可说是弘仁的代表作。轻盈的鸟声,引来天真的女声吟唱,展现画中的天真情趣;这是一幅无垠自由、愉快的闲情音画。弘仁的这幅画颇得天真幽淡 的旨趣。高山平顶耸立,房舍正堂无人,桌上只放一双插花瓶,竹丛绕屋前,笔意清洁雅秀,可说是弘仁的代表作。8 松岩楼阁图-髡残此图绘山岚、松林、楼阁。坡用湿笔挥写,笔墨流畅滋润,山峦显得浑厚;松林、树木则用焦墨勾点,葱郁苍茫,奥境奇辟。画上方有长篇题识,其中论画云:“董华亭(其昌) 谓:画和禅理共旨,不然禅须悟,非工力使然,故元人论品格,宋人论气韵, 品格可力学而至,气韵非妙悟则未能也。 ”反映了石溪的绘画思想,正是追求气韵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音乐美术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