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专题复习,答案:质量总和 种类 数目 质量 质量比 个数比 客观事实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比,本单元是从量的方面研究化学变化的。质量守恒定律是最基本的化学规律,这部分内容的命题多与“量”有关;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主要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两方面内容。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主要命题规律如下: (1)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物质所含元素种类的判断,化学式的推导,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及反应类型的判断。 (2)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和验证。 (4)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
2、题一,专题二,专题三,专题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图表题 例1 (2015贵州黔东南中考)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此图示变化中共有四种物质 B.该图示变化中的分子没有变化 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D.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解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图示中的四种分子构成不同,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A说法正确;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B说法错误;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C说法正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D说法正确。 答案:B,专
3、题一,专题二,专题三,解题总结 解答微观示意图的题目时要牢牢抓住以下几点: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个数可能改变,而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改变。,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专题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 例2 (2015四川广安中考)常温下,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氯化氢,其中次氯酸能杀菌消毒。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成氯化氢和一种单质气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的物理性质是(只写2点) 。 (2)写出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3)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4)写出次氯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解析:(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这些性质都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2)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确定某元素的化合价。HClO中H为+1价,O为-2价,则Cl为+1价。(3)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次氯酸分解生成HCl和O2,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写、二配、三注明、四等号”,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解题总结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首先要掌握书写原则,在分
5、析题意的基础上,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然后再根据书写步骤和要求进行书写。要注意在一些关键点上(如化学式的书写、配平、条件、生成物中的“”“”符号等)不要出现错误。,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专题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3 (2015四川南充中考)实验室有不纯的氯酸钾样品12.5 g,把该样品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混合物质量变化如下所示:(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氯酸钾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先求出氧气的质量为13.5 g-8.7 g=4.8 g,根据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找氧气与氯酸钾的质量关系,由氧气的质量可以求出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进一步可以求出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解题总结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中考的必考点,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未知数时要指明物理量,不要带单位。 (2)化学方程式是计算的依据,因此,化学方程式必须书写正确,特别是注意配平,否则不能正确反映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计算准确,特别是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不能漏乘。 (4)化学方程式中各个量都是纯物质的质量,有杂质要减掉。,